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311篇 |
免费 | 515篇 |
国内免费 | 13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4篇 |
儿科学 | 89篇 |
妇产科学 | 15篇 |
基础医学 | 605篇 |
口腔科学 | 479篇 |
临床医学 | 678篇 |
内科学 | 198篇 |
皮肤病学 | 13篇 |
神经病学 | 84篇 |
特种医学 | 723篇 |
外科学 | 5965篇 |
综合类 | 1621篇 |
预防医学 | 307篇 |
眼科学 | 26篇 |
药学 | 751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300篇 |
肿瘤学 | 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108篇 |
2022年 | 244篇 |
2021年 | 322篇 |
2020年 | 280篇 |
2019年 | 267篇 |
2018年 | 234篇 |
2017年 | 258篇 |
2016年 | 321篇 |
2015年 | 385篇 |
2014年 | 672篇 |
2013年 | 709篇 |
2012年 | 704篇 |
2011年 | 832篇 |
2010年 | 714篇 |
2009年 | 752篇 |
2008年 | 708篇 |
2007年 | 696篇 |
2006年 | 630篇 |
2005年 | 598篇 |
2004年 | 614篇 |
2003年 | 394篇 |
2002年 | 347篇 |
2001年 | 261篇 |
2000年 | 193篇 |
1999年 | 125篇 |
1998年 | 106篇 |
1997年 | 72篇 |
1996年 | 71篇 |
1995年 | 74篇 |
1994年 | 60篇 |
1993年 | 39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10篇 |
1974年 | 2篇 |
196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相关问题与效果。方法 :应用AF系统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 3 6例 ,合并脊髓损伤 3 2例 ,同时行椎板减压 2 8例 ,植骨 6例。结果 :3 3例椎体高度完全恢复 ,神经功能按ASIA标准 2 5例有 1~ 3级恢复。结论 :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 ,椎体复位好 ,固定安全可靠 ,术中正确掌握椎弓根螺钉植入、椎管减压和复位技巧等环节 ,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2.
对AF系统整复压缩爆裂骨折椎体高度及椎管横截面的观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量化评价AF系统恢复胸腰段压缩爆裂椎体高度椎管截面积的效果。方法 :测量AF系统治疗的 72例胸腰段压缩爆裂骨折术前后影像。统计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椎管截面积资料。结果 :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恢复至 ( 96.5± 2 .3 ) %后缘高度恢复至 ( 98.2± 0 .9) % ,Cobb角恢复至 ( 5 .4± 1.5 )° ,椎管截面积恢复至 ( 97.2± 2 .1% ) ,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术后随访 0 .5~ 3 .5年 ,神经功能按Frankel评定 :60例提高 1~ 3级。结论 :AF系统能恢复或基本恢复胸腰段压缩爆裂骨折椎体的前后缘高度、Cobb角、椎管容积 ,为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是治疗脊柱胸腰段压缩爆裂骨折较好的内固定器。 相似文献
93.
动力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骨折的并发症分析与对策(附11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探讨动力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骨折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对动力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骨折出现并发症患者1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17~48岁,平均27.2岁,使用动力外固定支架固定时问为1.5~13个月,平均5.4个月。其中出现感染8例;骨延迟愈合5例,骨不愈合1例,外支架断裂3例,畸形愈合2例。入院后不同的并发症予以相应处理。结果:固定过程中严格的生物力学操作可以避免固定系统因应力干扰出现螺钉松动、断裂和主体断裂;早期钉孔感染一般比较局限,通过适当的处理能够避免加重扩大;适当的动力化可以避免骨延迟愈合或骨不连。结论:外固定支架是一种具备“生物学固定”理念的骨折固定器具,如果在胫骨骨折的固定过程中由于对外支架设计理念的理解不足,会导致感染、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等多种并发症,可以通过术中及术后的适当处理加以避免。 相似文献
94.
95.
96.
髋臼骨折57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髋臼骨折是较为严重的骨盆骨折,多为严重暴力,致伤速度快而造成,治疗难度大,如处理不当,常导致创伤性关节炎。本院自1994年12月2002年12月治疗髋臼骨折57例,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97.
98.
骶髂关节螺钉固定应用及CT与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CT扫描测量髂骨翼后外侧面至第 1骶椎 (S1)的距离和S1椎弓根宽 ,为临床上经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后骨盆环不稳定提供参考。方法 :对 2 2例中国成人的骨盆标本共 4 4侧骶髂关节进行CT和解剖学研究 ,测量S1椎弓根宽 ,髂骨翼后外侧面的进针点至S1椎弓根中心距离 ,进针点至S1椎体对侧前皮质距离 ,并对解剖测量值和CT测量值进行比较。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 ,对 11例垂直不稳定后骨盆环骨折进行骶髂螺钉固定。结果 :髂骨翼后外侧面的进针点至椎弓根中心距离解剖和CT测量值分别为 4 9 5± 4 0mm和 4 9 2± 3 9mm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进针点至S1椎体对侧前皮质距离解剖和CT测量值分别为 86 9± 4 6mm和 86 4± 4 4mm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S1椎弓根宽解剖和CT测量值分别为 2 7 7± 2 0mm和 2 0 7± 2 5mm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临床 11例共 13枚骶髂螺钉均准确置入 ,无骨皮质穿破或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术前CT扫描可准确地推算骶髂螺钉长度 ,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新鲜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本组78例,平均34.4岁(20~48岁)。其中头下型24例,经颈型34例,基底型20例,均用3根折断加压螺纹钉固定。同时分别联合应用股方肌、缝匠肌肌骨瓣或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瓣。术后制动12周。平均随访3年4个月。结果:6例复位不良,其中5例出现骨折不愈合,共14例发生股骨头坏死。结论: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原则应力求早期解剖复位,牢固固定。带肌蒂或血管蒂的髂骨瓣植入可以改善局部的血运,良好的骨折复位、早活动晚负重.有利于降低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骨折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00.
1987年2月-2002年2月,我院采用经皮鳞纹针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112例,并对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