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697篇 |
免费 | 1486篇 |
国内免费 | 82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8篇 |
儿科学 | 140篇 |
妇产科学 | 31篇 |
基础医学 | 927篇 |
口腔科学 | 196篇 |
临床医学 | 2253篇 |
内科学 | 3410篇 |
皮肤病学 | 444篇 |
神经病学 | 67篇 |
特种医学 | 675篇 |
外科学 | 3562篇 |
综合类 | 3488篇 |
预防医学 | 723篇 |
眼科学 | 367篇 |
药学 | 2020篇 |
22篇 | |
中国医学 | 1479篇 |
肿瘤学 | 114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2篇 |
2023年 | 312篇 |
2022年 | 461篇 |
2021年 | 580篇 |
2020年 | 555篇 |
2019年 | 417篇 |
2018年 | 369篇 |
2017年 | 488篇 |
2016年 | 525篇 |
2015年 | 537篇 |
2014年 | 1154篇 |
2013年 | 1367篇 |
2012年 | 1216篇 |
2011年 | 1277篇 |
2010年 | 1077篇 |
2009年 | 971篇 |
2008年 | 973篇 |
2007年 | 956篇 |
2006年 | 941篇 |
2005年 | 880篇 |
2004年 | 676篇 |
2003年 | 591篇 |
2002年 | 522篇 |
2001年 | 555篇 |
2000年 | 475篇 |
1999年 | 387篇 |
1998年 | 346篇 |
1997年 | 330篇 |
1996年 | 262篇 |
1995年 | 221篇 |
1994年 | 210篇 |
1993年 | 161篇 |
1992年 | 156篇 |
1991年 | 131篇 |
1990年 | 127篇 |
1989年 | 103篇 |
1988年 | 111篇 |
1987年 | 84篇 |
1986年 | 62篇 |
1985年 | 63篇 |
1984年 | 43篇 |
1983年 | 29篇 |
1982年 | 25篇 |
1981年 | 27篇 |
1980年 | 28篇 |
1979年 | 24篇 |
1978年 | 26篇 |
1977年 | 23篇 |
1976年 | 19篇 |
1975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对胃癌患者临床表现的观察,提出胃癌本虚标实辨证分型。并探讨其病理生理学基础。结果表明: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主要是 LCT、CD_3、CD_4下降,CD_8升高,CD_4/CD_8比值降低;体液免疫升高趋势,主要是 IgA、补体 C_3、C_4和 B 因子,而 IgM下降。内分泌激素皮质醇升高为主,T_3都下降,脾肾阳虚同时伴 T_4下降。胃肠吸收功能都下降。癌标记物都升高。在此结果的基础上,提出胃癌中医健脾益气,补肾温阳,理气活血,祛痰清热的治法。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索幽门螺杆菌(Hp)的分型以及Hp分型在消化性溃疡中的构成比,评价Hp分型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89例确诊消化性溃疡(胃镜确诊)且伴有Hp感染患者血清中与Hp感染相关的抗体.根据检测到的细胞毒素(CagA)、空泡毒素(VacA)、尿素酶(Urease)等其他Hp抗体,将患者分为Ⅰ型或Ⅱ型Hp感染.结果:在89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Ⅰ型感染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率显著高于Ⅱ型感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69例HpⅠ型感染者中,CagA+VacA双阳性率显著高于单个CagA/VacA抗体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免疫印迹法对消化性溃疡进行分型,有利于病情的判断,对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了解消化性溃疡患者患病行为状况,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选择消化性溃疡患者79例为溃疡组,选择健康体检人员89例为对照组。两组均使用《患病行为问卷》进行测评和比较分析。结果溃疡组患者中疑病指数(WI)〉6分占23%,患者一般疑病(GH),疾病信念(DC)、疑病指数(WI)和疾病确信(DA)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心理取向(P/S)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感压抑(AI)、否认心因(D)因子在不同职业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以农民、家庭妇女为最高;D因子得分各年龄段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30~50岁患者得分最高。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病感”明显,故治疗开始应尽快控制症状以诱导患者自觉接受正规的治疗方案,同时应加强心理护理和有效的护理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4.
目的评估采用一点红对经口气管插管(oral endotracheal tube,OETT)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OETT患者按气管插管的时间先后编号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一点红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复方硼砂液进行口腔护理。观察两组在插管后7d内口腔溃疡发生率、发生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口腔护理后口腔溃疡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试验组口腔溃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发生口腔溃疡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口腔溃疡发生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晚。结论采用一点红口腔护理明显优于复方硼砂液,对防止和控制OETF患者口腔感染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5.
66.
67.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I/R)后小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肝I/R组,牛磺酸预处理+肝I/R组;采用阻断肝动脉、门静脉30min后再灌注的方法,制作肝I/R模型。各组于再灌注3,6,24h分别采血,测定二胺氧化酶(DAO)数值,检测小肠功能;同步切取小肠,测定肠道组织中的SOD及MDA含量,评价肠道自由基损伤程度;切片后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测定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测定caspase-3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肝I/R组SOD水平明显降低(P<0.05),MDA和DAO水平明显升高(P<0.05),小肠病理损伤严重,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5),caspase-3阳性率明显增加(P<0.05)。与I/R组同时间点比较,牛磺酸预处理+I/R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牛磺酸对肝I/R后小肠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联合腹腔镜手术对于胃癌患者术后肠道生物屏障稳定性、免疫功能及应激反应的临床研究。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胃癌患者88例资料,患者均进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按照治疗干预方案不同分为ERAS组和传统组。ERAS组42例患者采用ERAS干预,传统组46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术后各临床指标、肠道菌属数目等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病理分级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ERAS组患者术后肛门通气时间、发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传统组(P<0.05);术后ERAS组患者粪便各菌属数量明显多于传统组(P<0.05);术后3 d ERAS组患者血清CD4+、CD4+/CD8+ 、IgG、IgM、IgA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术后ERAS组患者应激反应较传统组低,血清IL-6、CRP、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加速康复外科联合腹腔镜手术对于胃癌患者术后肠道生物屏障、术后免疫功能、应激反应等具有重大意义,且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9.
保留幽门和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手术对早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保留幽门和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手术(PPG)对早期胃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8月至2005年12月对52例早期胃癌患者行保留幽门和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术(PPG组)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并与同期行远端胃切除术伴淋巴结清除的159例早期胃癌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PPG组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9.6%,对照组淋巴结转移率为17.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G组淋巴结清除范围D1为25%,D1+α(α=No.7)为25%,D1+β(β=No.8a和No.9)为34.6%,D2为15.3%;对照组121例(76.1%)D2以下,33例(20.7%)D2,5例(3.1%)D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累计5年生存率PPG组为92.3%,对照组93.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1).其中淋巴结不同清除程度的累计5年生存率PPG组:D1为100%,D1+α为92.3%,D1+β为88.9%,D2为87.5%;对照组:D1为92.3%,D1+α为93.3%,D1+β为91.7%,D2为9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G组术后的复发率为5.7%,对照组则为5.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G对于早期胃癌的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0.
颈交感神经干离断对应激大鼠NO及胃粘膜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颈交感神经干离断(TCST)对浸水大鼠胃粘膜血流量(GMBF)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Ⅰ组为正常对照组;Ⅱ组为浸水对照组;Ⅲ组为TCST后浸水组。Ⅰ组、Ⅱ组将大鼠颈交感神经干暴露、分离,不离断;Ⅲ组TCST并将断端结扎。将Ⅱ、Ⅲ组大鼠垂直浸水[水温(23±1)℃]至剑突水平,6 h后取出,测定各组GMBF,评价粘膜损伤程度。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及胃粘膜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Ⅱ组胃粘膜见出血及糜烂,Ⅲ组粘膜损伤程度显著轻于Ⅱ组;Ⅲ组与Ⅱ组比较,GMBF显著升高,两者分别为(130.0±14.5)和(68.9±12.7)pu(P<0.01);Ⅱ组和Ⅲ组的溃疡指数(UI)分别为50.1±12.3和26.6±9.4(P<0.01);Ⅱ组大鼠的血清及胃粘膜的NO值显著高于Ⅰ组(P<0.01);Ⅲ组的血清NO值与Ⅱ组比较显著减少(P<0.01)。结论TCST可增加浸水应激大鼠的GMBF,对胃粘膜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有NO的参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