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89篇 |
免费 | 152篇 |
国内免费 | 25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篇 |
儿科学 | 46篇 |
妇产科学 | 69篇 |
基础医学 | 544篇 |
口腔科学 | 43篇 |
临床医学 | 587篇 |
内科学 | 458篇 |
皮肤病学 | 45篇 |
神经病学 | 33篇 |
特种医学 | 18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258篇 |
综合类 | 1286篇 |
预防医学 | 381篇 |
眼科学 | 9篇 |
药学 | 216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97篇 |
肿瘤学 | 2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33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69篇 |
2020年 | 53篇 |
2019年 | 51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45篇 |
2016年 | 68篇 |
2015年 | 67篇 |
2014年 | 125篇 |
2013年 | 136篇 |
2012年 | 146篇 |
2011年 | 229篇 |
2010年 | 182篇 |
2009年 | 205篇 |
2008年 | 184篇 |
2007年 | 179篇 |
2006年 | 221篇 |
2005年 | 280篇 |
2004年 | 242篇 |
2003年 | 228篇 |
2002年 | 218篇 |
2001年 | 233篇 |
2000年 | 151篇 |
1999年 | 100篇 |
1998年 | 103篇 |
1997年 | 132篇 |
1996年 | 110篇 |
1995年 | 96篇 |
1994年 | 139篇 |
1993年 | 80篇 |
1992年 | 87篇 |
1991年 | 63篇 |
1990年 | 70篇 |
1989年 | 56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5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反向点杂交快速检测流感嗜血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以分子杂交为基础的流感嗜血杆菌 (Hi)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将Hi探针固定在尼龙膜上 ;用标记有地高辛的细菌通用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不同细菌DNA ,产物分别与点有探针的膜条杂交。结果 8种细菌均扩增出 4 6 8bp目的带 ,而人白细胞及轮状病毒DNA扩增均阴性。 6株Hi杂交阳性 ,7株其他临床常见菌杂交结果阴性。结论 反向点杂交法简便、快速、准确 ,是检测Hi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2.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22,(3)
目的探讨杂交手术在治疗累及弓部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描述性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21年9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确诊为累及弓部的TBAD患者。其中男16例, 女5例;年龄32~81(59.7±12.9)岁。患者均采用外科转流术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相结合设计的新的杂交手术治疗。观察指标: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转流血管通畅情况、有无Ⅰ型内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死亡等指标。术后随访观察有无支架移位、再干预、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内再狭窄、移植物感染、各型内漏, 转流血管通畅情况及真腔通畅情况。结果患者手术均成功, 术中均未出现Ⅰ型内漏。手术时间为(156.5±19.7)min, 术中出血量为(70.2±25.6)mL, 术后卧床时间为(4.3±1.7)d。11例患者使用人工血管行转流术, 术后住院时间为(9.6±3.1)d, 住院费用为(16.6±3.8)万元;另外10例使用自体大隐静脉, 术后住院时间为(14.1±6.3)d, 住院费用(剔除2例左颈总动脉植入支架病例)为(13.0... 相似文献
23.
目的对1例27岁的智力障碍患者及其家系进行临床表现和遗传学分析, 为家系提供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方法采用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G显带和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aCGH)技术分析先证者(Ⅲ-1)及家系成员的染色体核型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 CNV), 并指导家系中孕妇(先证者之妹, Ⅲ-2)进行产前诊断。结果 G显带结果显示, 该家系成员染色体核型均未见异常。aCGH结果显示先证者(Ⅲ-1)及先证者母亲(Ⅱ-3)、二舅(Ⅱ-2)、妹妹(Ⅲ-2)的X染色体q25区域存在1 533 kb重复, CNV为致病性。Ⅲ-1与Ⅱ-2临床表型为智力障碍、言语不清、特殊面容;Ⅱ-3与Ⅲ-2无异常表型。Ⅲ-2羊水核型和aCGH未见异常, 选择继续妊娠, 足月阴道分娩1男性新生儿(Ⅳ-1)。随访至2022年2月, Ⅳ-1已3岁10个月, 于幼儿园就学, 体格、智力发育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Xq25微重复可能是该家系中先证者出现智力障碍的原因, STAG2可能为Xq25区域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24.
寻找差异表达基因成为目前基因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寻找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分为消减杂交和差异显示。本文综述代表性差异分析法、抑制消减杂交、差异显示逆转录PCR法、基因表达的序列分析、表达序列标签、cDNA微阵列、半定量PCR、定量PCR方法的原理、方法过程、优缺点及其在眼科的运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辰对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会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核酸提取方法在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检测中的应用,为实验室选择相应的核酸提取方法来获得有效的HPV结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5例浸润性宫颈癌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FPE)组织标本,采用粗提法和纯化法两种核酸提取方法提取DNA标本,并通过检测DNA浓度、纯度及内参β-Globin来评估DNA质量。将提取的DNA经PCR扩增后,应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HPV亚型,分析两种提取方法HPV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及一致性。结果 两种提取方法均能获得适量的DNA用于HPV检测,粗提法较纯化法可获得较高的DNA浓度(P<0.05),但存有一定有机物及蛋白质污染。纯化法较粗提法获得的DNA纯度更高(P<0.05)。将粗提法和纯化法提取的DNA用于检测HPV感染,总HPV阳性率分别为92%和96%。采用粗提法提取的DNA标本高危型HPV(HR-HPV)阳性率低于纯化法(92%vs. 96%),但单一型HPV16阳性率高于纯化法(44%vs. 36%);与纯化法相比,粗提法提取的DNA无法检测出更多型别的混合感染,而FFPE组织标本经纯化法分离后可检测出HPV33、HPV... 相似文献
27.
目的对性质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进行规范诊疗,观察电环术后TCT和Hc2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对ASCUS及Hc2阳性患者,以小电环(手术组)及活检钳(非手术组)进行分组活检,术后定期复查TCT和Hc2。结果术后3~6月复查TCT和Hc2,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分别为49.12、29.01,P均<0.01);术后1年复查,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差异无显著性χ2(χ2为0.41、0.04,P均>0.05);术后2年复查,两组无显著性差异(χ2为、1.32,P>0.05)。患者可根据治疗的依从性任选方案。ASCUS发病人群中,婚育史:孕次>3次以上,占43.3%,孕次2次,占21.6%,孕次1次占20.6%,未孕者占14.5%;性行为史:初次性行为<20岁者,占34.2%,初次性行为>20岁者,占65.8%;避孕史:未避孕占71.5%,工具避孕占23.2%,药物避孕占4.2%;绝育占1.1%。结论两组TCT及Hc2在术后3~6月差异显著,术后1年及2年无显著差异。ASCUS中未避孕、初次性行为>20岁、多孕及未孕者是值得重视的人群。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16/18型感染的关系,为探索膀胱癌新的治疗预防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Ⅱ)对6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和30例正常膀胱组织进行HPV感染检测,分析高危HPV16/18感染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关系.结果 65例膀胱癌组织中高危型HPV 16/18检测阳性有42例,阳性率为64.6%,3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高危型HPV16/18检测阳性有2例,阳性率为6.7%;膀胱癌组织中高危型HPV16/18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5);T2-T4、G3、淋巴结转移组高危型HPV16/18检测阳性率分别明显低于Tis-T1、G1-G2和淋巴结未转移组(P<0.05).结论 HPV16/18感染可能参与了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病,并对膀胱癌的恶性程度与疾病的进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目的:筛选高温致金黄地鼠神经管畸形的上调表达基因,探讨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通过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获得消减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构建高温致金黄地鼠胚胎神经管畸形的消减cDNA文库;联合蓝白斑和菌落PCR方法筛选含插入片段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和同源性分析,并经Northern杂交技术检测基因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高温致金黄地鼠胚胎神经管畸形的消减cDNA文库,其中2个克隆插入片段的基因序列与小鼠磷酸甘油酸酯激酶(Pgk-1)同源。Northern杂交证实该基因在高温致畸胚胎神经管的表达较其在同龄正常胚胎神经管明显升高。结论:Pgk-1的上调表达可能与高温致神经管畸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牛视网膜提取物对人-鼠杂合细胞抗体产生的影响。方法:在PRMI1640完全培养基(CM)中加入20mg/L牛视网膜提取蛋白,配成牛视网膜培养基(BREM)。用MTT测定、细胞克隆技术、夹心ELISA方法和染色体分析,比较人-鼠杂合细胞G12在两种培养条件下的细胞活力、克隆效率、人IgM分泌和人染色体阳性细胞比率之间的差异。结果:用BREM培养的G12细胞活力高于用CM培养(P<005)。用BREM培养的G12细胞克隆中分泌人IgM者占12/24,用CM培养的克隆只占2/47。G12细胞传代培养3个月后,用BREM培养的上清人IgM水平A490为0335±0050,用CM培养的上清为0070±0027(P<005)。前者含人染色体阳性的细胞为20%,后者25%,两者间没有差异(P>005)。结论:添加牛视网膜提取物的培养基可以提高人-鼠杂合细胞的活力和人IgM抗体的分泌能力。维持人源性IgM持续分泌的条件不仅取决于杂合细胞中人染色体的存在和稳定,还有其它未知因素在起作用,牛视网提取蛋白可以提供这方面的需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