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52篇
  免费   1136篇
  国内免费   623篇
耳鼻咽喉   85篇
儿科学   400篇
妇产科学   245篇
基础医学   2617篇
口腔科学   237篇
临床医学   1513篇
内科学   3156篇
皮肤病学   158篇
神经病学   1092篇
特种医学   504篇
外科学   1337篇
综合类   2462篇
预防医学   1137篇
眼科学   103篇
药学   2915篇
  6篇
中国医学   658篇
肿瘤学   686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337篇
  2021年   517篇
  2020年   522篇
  2019年   390篇
  2018年   472篇
  2017年   441篇
  2016年   534篇
  2015年   533篇
  2014年   1052篇
  2013年   1281篇
  2012年   1025篇
  2011年   1115篇
  2010年   868篇
  2009年   786篇
  2008年   852篇
  2007年   823篇
  2006年   753篇
  2005年   665篇
  2004年   602篇
  2003年   519篇
  2002年   469篇
  2001年   395篇
  2000年   379篇
  1999年   365篇
  1998年   290篇
  1997年   305篇
  1996年   256篇
  1995年   231篇
  1994年   235篇
  1993年   199篇
  1992年   204篇
  1991年   178篇
  1990年   170篇
  1989年   158篇
  1988年   148篇
  1987年   145篇
  1986年   115篇
  1985年   125篇
  1984年   137篇
  1983年   76篇
  1982年   92篇
  1981年   72篇
  1980年   66篇
  1979年   50篇
  1978年   39篇
  1977年   41篇
  1976年   38篇
  1975年   20篇
  1974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观察大剂量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9例慢性肾病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单盲法分成2组,贝那普利组完成观察35例,对照组完成观察32例,2组患者均给予激素或激素加环磷酰胺,或仅用潘生丁、保肾康等一般治疗。贝那普利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开始以10mg/d,1周后加至20mg/d,2周后加至30~40mg/d,分2次口服,疗程24周。结果贝那普利组完全缓解19例,部分缓解10例,部分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对照组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9例,部分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2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贝那普利组治疗前24h尿蛋白定量(2.67±1.32)g,治疗后为(0.67±0.58)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24h尿蛋白定量(2.74±1.29)g,治疗后为(0.94±0.73)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贝那普利组与对照组血压、血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剂量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病有降低尿蛋白的作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长期经口暴露铜绿对大鼠健康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80只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铜绿染毒剂量分别为0、7.3、24.4和73.2mg/kg。每周大鼠经口灌胃染毒6天,第7天称重,连续13周,记录动物的外观体征、行为活动等。13周末处死动物,观察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和尿液指标;取脑、心、肝、肾、胃和脾等脏器称重并对脏器进行病理学检查,同时测定组织匀浆中的丙二醛(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大鼠的行为活动、摄食饮水、粪便尿液、组织超微结构正常,动物体重增加。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雄性大鼠体重显著增加(P<0.05);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大鼠肝脏、脑、心脏SOD活力增加,心脏GSH-Px活性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大鼠胃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增高(P<0.05)。结论在一定的暴露剂量下,铜绿可明显增加大鼠体重,提高大鼠肝、心和脑的抗氧化酶的活性,但是过量的铜绿会对胃组织产生一定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993.
The wrinkle-fruited leaf flower (Phyllanthus urinaria L.) (Euphorbiaceae) is widely used as a traditional folk medicine for inflammatory relief. Geraniin, the hydrolysable tannin, was purified by a series of chromatographic processes from the 70% aqueous acetone extracts of P. urinaria and identified by NMR [1H (500 MHz) and 13C NMR (126 MHz)] spectra and mass spectroscopy. The scavenging activities of geraniin against DPPH radicals (half-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IC50, were 0.92 and 1.27 microM, respectively, for pH 4.5 and pH 7.9), hydroxyl radicals (IC50 was 0.11 microM by deoxyribose method and 1.44 microM by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method), and superoxide radicals (IC50 were 2.65 microM) were determined in comparison with positive controls. The inhibitory activities against xanthine oxidase (IC50 were 30.49 microM) were measured. Geraniin also showed dose-dependent inhibitory activities against semicarbazide-sensitive amine oxidase (SSAO, IC50 were 6.58 microM) and against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CE, IC50 were 13.22microM). For kinetic property determinations, geraniin showed competitive inhibitions against SSAO (the apparent inhibition constant, Ki, was 0.70microM) and mixed noncompetitive inhibitions against ACE.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SHR, 10-week age) were orally administered to once (5 mg geraniin/kg SHR), and changes of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 were measured over 24 h and compared with the positive control of captopril (2 mg/kg SHR). The geraniin showed antihypertensive activity in lowering SBP and DBP and show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rom the blank (distilled water) at 2, 4, 6, 8, and 24 h. Healthy food products could use geraniin for antioxidant protection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994.
我院实行单病种收费的做法与成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从2005年底开始选择72个病种实行单病种收费。采取成立领导小组、进行全院思想发动、认真筛选病种、精确测算费用、加强运行督导等措施,使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测量葛根及其种植土壤中钼含量的方法.方法 于2005年11月,在江西省上饶横峰葛基地种植区采集葛根及其所在地区的土壤,采用微波消解单扫描极谱法测定葛根及其种植土壤中钼元素的含量,并与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该方法钼的一阶导数电流与钼的浓度的关系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0.004 1 000x;线性范围为0.010-1.0μg/ml,r=0.999 0,其检出限为6.0x10-3μg/ml.加标回收率为98.0%-106.0%,RSD为2.2%-4.8%.该法与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比较,经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单扫描极谱法测量土壤及葛根钼含量,具有结果准确可靠,方法简便快速等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紫外线C致DNA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用254 nm紫外线不同照射剂量(10,20,40,80 J/m2)照射槲皮素(quercetin)抑制HSP70表达的A549细胞株(A549/quercetin),用Western-blot检测HSP70的水平,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用彗星细胞率和Olive尾矩评价DNA损伤情况。A549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DMSO处理作为溶剂对照组(A549/DMSO)。结果无论在A549组、A549/DMSO组,还是在A549/quercetin组,DNA损伤的彗星细胞率随着紫外照射的剂量增加而逐渐增加,在10 J/m2时,未观察到HSP70的保护作用,3组的彗星细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20 J/m2照射时,可以观察到HSP70的保护作用,但不明显;40 J/m2照射时,观察到HSP70对DNA有很明显的保护作用;80 J/m2照射时,HSP70的保护作用又逐渐地消失了。进一步分析40 J/m2照射的Olive尾矩显示,与A549组或A549/DMSO组相比,A549/quercetin组Olive尾矩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SP70能保护细胞免受一定剂量范围内的紫外线C照射引起的DNA损伤。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STK15基因Phe31Ile(91T→A)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河北省涉县人群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发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了涉县296例ESCC患者和302例健康对照STK15 Phe31Ile(91T→A)SNP的基因型。结果吸烟及上消化道肿瘤(UGIC)阳性家族史均能显著增加ESCC的患病风险(OR值分别为1.68和1.77,95%CI分别为1.34~2.10和1.44~2.19)。STK15 Phe31Ile三种基因型(Phe/Phe、Phe/Ile、Ile/Ile)频率在ESCC患者组中分别为11.5%、34.8%和53.7%,与健康对照组(11.9%、36.8%和51.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5,P=0.84)。以Phe/Phe基因型作参照,Phe/Ile基因型及IIe/Ile基因型分别与其相比,均未增加ESCC的发病风险(OR值分别为0.98和1.09,95%CI分别为0.57~1.69和0.65~1.82)。根据性别、吸烟状况及上消化道肿瘤(UGIC)家族史进行分层分析,也未发现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TK15基因Phe31Ile(91T→A)SNP可能与河北涉县人群ESCC的患病风险无关。  相似文献   
998.
近年来,关于GNB3基因825C/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原发性高血压(EHT)关系研究所得到的结论不一,因此两者的关系尚未确定;已进行的研究多局限于单纯地分析SNP与高血压的关系方面,没有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及混杂因素的控制。本研究从遗传学和流行病学两方面入手,在考虑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基础上来分析GNB3基因825C/T SNP与EHT的发生是否有关。  相似文献   
999.
DNA损伤检测—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又称为彗星实验,是一种可以在单个细胞水平上检测DNA断裂的技术。近年来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特定的DNA损伤、DNA特异性染色、DNA修复、遗传毒理、环境生物监测等方面的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该实验方法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使改进后的方法更加快速简捷、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三硝基甲苯(TNT)染毒致大鼠肝损伤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谷氨酸氨基移换酶(ALT)、天门冬酸氨基移换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力变化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以50、100和200mg/kg体重剂量的TNT对大鼠每天一次经口染毒,分别于染毒2、4、6和8周后处死,测定血和肝组织TNT代谢产物2,6-二硝基-4-氨基甲苯(DNAT)水平、血靛青绿(ICG)10min滞留率(ICG_(R10))和血清LDH、ALT、AST、ALP的变化情况。[结果]TNT染毒大鼠血和肝组织DNAT均比对照组有明显升高,TNT染毒剂量与大鼠血清或肝组织DNAT呈显著性相关(P<0.01),血清与肝组织DNAT呈显著性相关(P<0.01);各TNT染毒组大鼠血清ICG_(R10)明显高于对照组。TNT高剂量染毒组大鼠血清LDH、ALT、AST和ALP活力有所降低,其他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显著性变化;血清或肝组织DNAT与血清LDH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或0.01),与ALT、AST和ALP均负相关,但未见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LDH、ALT、AST和ALP指标对TNT染毒诱导的大鼠肝损伤的反应并不敏感,似与TNT代谢产物DNAT对血清4种酶活力可能具有的一定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