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4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203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149篇
口腔科学   149篇
临床医学   137篇
内科学   203篇
皮肤病学   34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1245篇
综合类   531篇
预防医学   102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37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161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716篇
  2021年   579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265篇
  2018年   234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14篇
  1974年   11篇
  1973年   1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改性壳聚糖基导电复合材料神经导管的体内降解及组织相容性,以期为组织工程神经构建提供新的支架材料。方法采用微乳液聚合法合成纳米聚吡咯(polypyrrole,PPy),与壳聚糖共混后注入定制的成管模型,冷冻干燥及脱酸后,制成改性纳米 PPy/壳聚糖复合材料导管(记作 CP 导管);再经不同程度乙酰化(乙酰化反应时间分别为 30、60、90 min)改性,制备不同乙酰度的 CP 导管(记作 CAP1、CAP2、CAP3 导管)。各导管予红外光谱、扫描电镜进行表征,使用四探针电导仪测定电导率。取 30 只雌性 SD 大鼠,于背部左、右侧各制备 4 个皮下筋膜隧道,分别植入上述导管。术后 2、4、6、8、10、12 周取材,大体观察导管形态及完整性、扫描电镜观察导管微观结构、测量导管降解率,以观察导管体内降解性能;行 HE 染色及抗巨噬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导管体内组织相容性。结果经表征证实乙酰化改性后的各导管 1 562 cm–1左右的酰胺Ⅱ谱带增强,表示壳聚糖乙酰化改性成功。各导管均具备导电性能,组间电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示各导管表面相对光滑、结构致密,无明显差异。导管植入体内后,随时间延长均出现一定程度塌陷,其中 CAP3 导管尤为明显;亦出现不同程度质量丢失,且乙酰化度越高,质量变化越大(P<0.05)。扫描电镜观察示植入 12 周后材料出现较多孔隙,且随着乙酰化度增加,孔隙呈增大趋势。组织学观察显示术后早期各导管均有较多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浸润,随着植入时间延长,淋巴细胞有所减少、成纤维细胞增多、胶原纤维增生明显。 结论不同乙酰度的改性壳聚糖基导电复合材料神经导管均有较好的体内生物相容性、可导电、可降解,且降解性与乙酰度相关,有望为组织工程神经构建提供一种新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综述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展。方法广泛查阅 CFD 应用于组织工程的相关文献,主要对 CFD 用于生物反应器设计改良或优化、模拟体外组织再生过程中的流体动力学和细胞生长动力学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CFD 的模拟预测能力可为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优化和体外组织工程组织培养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且结合实验研究能进一步提高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结论CFD 作为新兴和有效的研究工具,已在组织工程中展现出独特优势并取得显著进展,但更全面、准确地模拟组织再生全过程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在脊柱肿瘤切除术后采用 3D 打印假体重建的近期疗效。方法2019 年 6 月—2020 年6 月,对 5 例脊柱肿瘤患者行肿瘤彻底切除后,采用 3D 打印假体植入辅助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男 4 例,女 1 例;年龄 27~71 岁,平均 50.4 岁。病程 3~24 个月,平均 9.5 个月。原发肿瘤 3 例,转移瘤 2 例。肿瘤侵犯 C5 1 例、T6 2 例、T12 1 例、L2 1 例。术前 Frankel 分级均为 E 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5.0±2.0)分,Karnofsky 功能状态评分为(64.0±15.2)分。术后给予对应放化疗、激素等辅助治疗。 结果手术时间为 180~525 min,平均 348 min;术中出血量 200~2 800 mL,平均 1 380 mL。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5~14 个月,平均 10.6 个月。术后除 1 例出现右侧 C5 神经根麻痹外,其余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VAS 评分为(0.8±0.8)分,Karnofsky 功能状态评分为(86.0±15.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无明显变化;影像学复查示患者均无局部复发,内固定物及假体位置良好,假体与骨界面融合。 结论脊柱肿瘤切除术后采用 3D 打印假体重建脊柱稳定性安全可行,可获得较好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分析脐带挤压与延迟断脐对胎龄<34周早产儿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数据库从建库到2021年11月发表的胎龄<34周早产儿脐带挤压与延迟断脐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和质量评价,并提取数据,采用Review Manger 5.4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共1 621例早产儿,其中脐带挤压组809例,延迟断脐组81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延迟断脐相比,脐带挤压提高了早产儿出生后平均血压(WMD=3.61,95%CI:0.73~6.50,P=0.01),但增加了早产儿严重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RR=1.83,95%CI:1.08~3.09,P=0.02),两者在早产儿出生后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压积、输血率、光疗率、血清胆红素峰值及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延迟断脐相比,脐带挤压可能增加胎龄<34周早产儿严重脑室内出血的风险,但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制胎龄24~42周单胎新生儿出生体重曲线,并探讨其地区差异特征。方法在中国11市(海口、广州、深圳、柳州、桂林、泉州、重庆、成都、长沙、宁波、连云港)选择年分娩量7 000例以上的11家妇幼保健院,纳入其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分娩的全部活产单胎新生儿进行出生体重曲线研制。结果纳入了11市合计93 720例胎龄24~42周单胎新生儿进行研究。建立了中国11市合计及各市单胎儿出生体重3rd~97th百分位数参考值,并绘制了出生体重百分位曲线图。深圳市和泉州市单胎儿出生体重曲线水平与中国11市合计单胎儿水平基本相同;海口市、广州市、桂林市、柳州市单胎儿出生体重曲线水平略低于中国11市合计单胎儿水平;重庆市、成都市、长沙市单胎儿出生体重曲线水平略高于中国11市合计单胎儿水平;宁波市和连云港市单胎儿出生体重曲线高于中国11市合计单胎儿水平。中国11市合计单胎儿出生体重曲线与中国协作网2011~2014年单胎儿出生体重曲线非常接近。结论制定了中国11市合计及各市单胎新生儿出生体重3rd~97th百分位数参考值,可作为该区域新生儿宫内生长评价的参考标准。部分地区新生儿宫内生长水平与全国水平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早产儿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BPD不仅威胁早产儿生命,还可能留有严重后遗症,比如喂养困难、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气道高反应性疾病、生长发育迟缓及神经发育迟缓等。为了进一步规范BPD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新生儿学专业委员会新生儿循证医学学组基于国内外临床证据,结合临床实践经验,主要从BPD早产儿出院后呼吸系统疾病、生长发育、肺动脉高压、神经发育不良、代谢性骨病及疫苗接种的随访与管理等方面制定了该专家共识。 用格式:引用格式: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5):455-46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经一氧化氮吸入(inhaled nitric oxide,iNO)治疗的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患儿死亡的早期影响因素,以便于早期识别高危儿。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7月至2021年3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医疗中心接受iNO治疗的105例PPHN患儿(胎龄≥34周、入院日龄<7 d)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根据出院时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n=79)和死亡组(n=26)。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经iNO治疗的PPHN患儿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独立影响因素预测患儿死亡的截断值。结果105例经iNO治疗的PPHN患儿,其中死亡26例(26/105,24.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iNO治疗非早期反应(HR=8.500,95%CI:3.024~23.887,P<0.001)、1 min Apgar评分≤3分(HR=10.094,95%CI:2.577~39.534,P=0.001)、入院12 h内最低PaO2/FiO2值较低(HR=0.067,95%CI:0.009~0.481,P=0.007)及最低pH值较低(HR=0.049,95%CI:0.004~0.545,P=0.014)是PPHN患儿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ROC分析显示,入院12 h内最低PaO2/FiO2值及最低pH值预测PPHN患儿死亡的截断值分别为50、7.2,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6%、73.4%及76.9%、65.8%,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3、0.746。结论需iNO治疗的PPHN患儿病死率高,iNO治疗非早期反应、1 min Apgar评分≤3分、入院12 h内最低PaO2/FiO2值<50及最低pH值<7.2为此类患儿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监测及评估上述指标,将有助于早期识别高危儿,制定治疗策略,以改善PPHN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探讨性别对超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preterm infant/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PI/ELBWI)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住院的731例EPI或ELBWI的临床资料,将731例EPI/ELBWI分成男婴组与女婴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1∶1匹配,匹配变量包括:胎龄、出生体重、放弃积极治疗比例、小于胎龄儿比例、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比例、1 min Apgar评分≤3分比例、机械通气比例、机械通气时间、产前使用疗程不足糖皮质激素比例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比例,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出院存活率。结果匹配前,男婴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重度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女婴组(P<0.05);匹配后,男婴组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女婴组(P<0.05)。匹配前后,两组患儿的出院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婴EPI/ELBWI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风险高于女婴,但男婴和女婴EPI/ELBWI的转归相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不同部位中心静脉置管在婴幼儿休克中应用的临床特点,探讨在婴幼儿休克中应如何快速选择中心静脉置管部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12例诊断为休克并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婴幼儿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置管分为超声组(70例)及体表定位组(42例),总结分析患儿在超声引导下不同部位置管的应用情况,对各部位置管的一针成功率、总成功率、置管时间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与体表定位组相比,超声组颈内静脉及股静脉置管的一针成功率增高,置管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率减少(P<0.05)。超声组中,行颈内静脉置管比例最高(51%,36/70),其次为股静脉(33%,23/70),锁骨下静脉最少(16%,11/70)。超声引导下不同置管部位比较,颈内静脉成功置管时间最短[5.5(5.0,6.5)min](P<0.05);不同置管部位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婴幼儿休克状态下,应用超声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置管可作为临床医生优先选择的置管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