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68篇
基础医学   5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5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54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68篇
中国医学   73篇
肿瘤学   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541.
背景:已知前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鄄8在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H.pylori诱导胃上皮细胞表达、分泌IL鄄8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目的:通过体外实验了解H.pylori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表达、分泌IL鄄8的影响,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在H.pylori诱导SGC7901细胞IL鄄8mRNA表达和IL鄄8蛋白分泌中的作用。方法:SGC7901细胞经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预作用2h,再加入H.pylori标准菌株CCUG17874共培养。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鄄PCR)检测IL鄄8mRNA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IL鄄8蛋白的分泌,观察SB203580对H.pylori诱导SGC7901细胞表达、分泌IL鄄8的影响。结果:H.pylori能诱导SGC7901细胞表达、分泌IL鄄8。SB203580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H.pylori诱导的SGC7901细胞IL鄄8蛋白分泌,经终浓度为0.3、1、3和10μmol/L的SB203580预作用2h,SGC7901细胞的IL鄄8蛋白分泌与未经SB203580预作用组相比分别减少了26%、51%、64%和73%(P<0.05);SB203580也能使H.pylori诱导的IL鄄8mRNA表达显著减弱。结论:H.pylori能诱导胃上皮细胞表达、分泌IL鄄8,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MAPK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542.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COX)-2、核因子(NF)-kB 在胃癌及异型增生中的表达,并研究尼美舒利对人胃癌 SGC-7901细胞增殖及 COX-2、NF-kB 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Power vi-sionTM 两步法对84例胃癌和54例胃异型增生组织中 COX-2、NF-kB 的表达进行检测;在体外实验中对人胃癌 SGC-7901细胞采用细胞培养,MTT 法检测不同浓度尼美舒利对人胃癌 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药物对 COX-2、NF-kB 表达的影响。结果 COX-2、NF-kB 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59.52%,均高于异型增生(P<0.05),COX-2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淋巴转移呈正相关(P<0.05),并与 NF-kB 的表达相关(P<0.05),COX-2与肿瘤浸润深度正相关(P<0.05)。体外实验中结果显示尼美舒利可以抑制人胃癌 SGC-7901细胞生长并具有浓度、时间依赖性;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药物作用48 h 后尼美舒利100、200μmol/L 组 COX-2、NF-kB 蛋白表达明显减弱并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COX-2、NF-kB 之间正相关(P<0.05)。结论 COX-2、NF-kB与胃癌的发生转移相关,并且 NF-kB 蛋白作为上游调控因子调节 COX-2的表达。尼美舒利可以抑制人胃癌 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 COX-2、NF-kB 的表达在其抑制肿瘤机制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43.
尼美舒利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体外研究尼美舒利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流式细胞仪(FCM)、电镜等技术,体外研究尼美舒利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和影响及可能的机制.结果:MTT显示尼美舒利(12.5~400μmol/L)呈时间-剂量依赖方式抑制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FCM显示,DNA直方图上出现典型的亚二倍体"凋亡峰".S期、G2/M期细胞比例升高,G1期细胞比例下降,阻止细胞周期的进展.电镜下见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特征:细胞核染色质致密浓缩,凋亡小体形成等.结论:尼美舒利体外能显著抑制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生长,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阻止细胞周期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544.
目的:探讨水飞蓟素对人胃癌SGC 7901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和促凋亡作用,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胃癌SGC 7901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水蓟素组(分别给予15、30和60 mg·L-1水飞蓟素),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表现,MTT法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水飞蓟素作用SGC 7901细胞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30和60mg·L-1水飞蓟素组细胞贴壁密度变小,细胞形态不规则、体积变小,产生大量细胞碎片。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水飞蓟素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G1期细胞百分率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细胞迁移距离明显缩短(P<0.05),穿膜细胞数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水飞蓟素对人胃癌SGC 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G1期细胞阻滞和早期凋亡引起的。  相似文献   
545.
目的探讨松萝烟酰胺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GC-7901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的松萝烟酰胺实验组,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MTT法测定SGC-7901细胞增殖;AnnexinV/PI双染和DAPI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结果松萝烟酰胺处理SGC-7901细胞后,细胞发生皱缩、变形,贴壁细胞脱落;MTT结果显示,松萝烟酰胺对SGC-7901增殖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AnnexinV/PI双染结果显示,松萝烟酰胺使SGC-7901细胞的晚期凋亡率增加,且DAPI染色可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凋亡的核浓缩、核碎裂;流式结果显示,松萝烟酰胺使SGC-7901细胞周期停滞在S期;划痕实验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浓度的增加,松萝烟酰胺使SGC-7901细胞迁移率下降越明显。结论松萝烟酰胺对SGC-7901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于S期,从而抑制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546.
目的研究小分子干扰RNA(siRNA)逆转胃癌多药耐药细胞亚系SGC7901/VCR mdr1介导的多药耐药效应。方法根据mdr1cDNA已知序列,设计并体外转录2条含21个核苷酸的siRNA(mdr1si2631和mdr1si3071),转染SGC7901/VCR细胞,用RT-PCR检测mdr1基因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gp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阿霉素在细胞内的蓄积,MTT法检测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结果siRNA转染SGC7901/VCR细胞48h后,mdr1基因mRNA和P-gp的表达水平下降,细胞内阿霉素积累量增加,对阿霉素敏感性的相对逆转率各达79.59%及59.98%。结论siRNA可逆转SGC7901/VCR细胞mdr1介导的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547.
目的观察顺铂诱导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和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凋亡的细胞形态学的异同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经顺铂处理后的形态学改变。采用流式细胞术研究CDDP对两株肿瘤细胞诱导凋亡中DNA含量的影响。结果经顺铂处理后,两株肿瘤细胞均表现出一些共同的凋亡形态学特征,如细胞及细胞核皱缩,微绒毛消失,细胞膜皱缩但完整,细胞内荧光强度增强。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如线粒体肿胀,胞质空泡化。但两者在细胞核形态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SGC7901表现为核染色质呈团块状或环状,聚集于核膜下;而HepG2主要表现为核碎裂、核膜崩解,核染色质呈梅花状散落在细胞中和一些细胞器通过细胞出芽裂解成由细胞膜包绕的凋亡小体并被周围细胞吞噬。在两者的流式细胞DNA的直方图上均检测到了亚二倍体峰。结论顺铂可诱导SGC7901和HepG2产生不同形态的细胞凋亡,其中SGC7901主要表现为核固缩,HepG2表现为核碎裂。这种差异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548.
目的:探讨胃上皮永生细胞、胃腺癌细胞和胃腺癌淋巴结转移细胞中多耐药基因1(mdr1)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方法:常规培养胃上皮永生细胞系(GES-1)、胃腺癌细胞系(BGC823)和胃腺癌淋巴结转移细胞系(SGC7901)细胞,用RT-PCR和原位杂交检测此3种细胞的mdr1 mRNA表达,用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它们的P-gp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阿霉素在细胞内的蓄积以判断它们的P-gp功能状态.结果:在原位杂交的标本上,杂交信号呈紫蓝色颗粒,分布于胞质.GES-1细胞颗粒数量少,BGC823颗粒数量多,细胞轮廓十分明显;SGC7901颗粒细小而少,少数细胞杂交信号丰富.免疫印迹显示GES-1 P-gp的表达较BGC823和SGC7901弱;GES-1 P-gp积分光密度为46.36±19.24,BGC823为61.32±28.46,SGC7901为50.45±21.36,BGC823的P-gp表达强于SGC7901和GES-1(P<0.05),SGC7901和GES-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S-1阿霉素特异荧光强度为10.12±4.18,BGC823为27.44±7.06,SGC7901为35.88±14.55,3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细胞对抗肿瘤药的反应性不同,随着细胞恶性变,P-gp介导的耐药性增加.  相似文献   
549.
目的探讨葎草酮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N-乙酰基转移酶1(NAT1)酶动力学常数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以NAT1酶特异性底物对氨基苯甲酸(PABA)为底物,以SGC-7901完整细胞及细胞质内PABA被NAT1乙酰化为Ac-PABA的速度为NAT1酶的反应速率,采用双倒数作图法,以底物PABA浓度的倒数对NAT1反应速率的倒数进行直线回归,得出回归方程,计算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率(Vmax)。结果酶动力学研究表明,以PABA为底物,对于SGC-7901完整细胞,阴性对照组的Km和Vmax分别为(3.910±0.087)μmol/L、(0.306 0±0.006 7)pmol(1×106个细胞),葎草酮组的Km和Vmax分别为(3.830±0.123)μmol/L、(0.275 0±0.005 8)pmol(1×106个细胞),对于SGC-7901细胞质,阴性对照组的Km和Vmax分别为(760.2±210.2)μmol/L、(0.191 0±0.043 7)pmol/(mg.min),葎草酮组的Km和Vmax分别为(449.0±72.9)μmol/L和(0.094 0±0.010 4)pmol/(mg.min),数据经统计学处理表明对SGC-7901完整细胞或细胞质中的NAT1酶,阴性对照组和葎草酮组的Km没有统计学差异,而Vmax有显著差异。结论葎草酮是SGC-7901人胃癌细胞NAT1酶PABA底物的非竞争性抑制剂。  相似文献   
550.
目的 观察冬凌草甲素(Ori)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ADR多药耐药性的逆转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MTT法检测Ori的非细胞毒浓度及对SGC7901/ADR细胞株阿霉素敏感性的影响;免疫荧光法检测Ori对SGC7901/ADR细胞p-糖蛋白(P-gp)活性及表达的影响;RT-PCR法检测Ori对细胞MDR1基因转录的影响.结果 用Ori无毒剂量处理细胞后,细胞对阿霉素的逆转倍数为4.53,MDR1基因的转录降低了0.78,P-gp的表达率降低了18.83%.结论 Ori能逆转SGC7901/ADR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其机制为降低MDR1基因的转录和下调P-gp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