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眼科学   144篇
药学   20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目的 对比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 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40例(40眼),分为雷珠单抗组与康柏西普组各20例,分别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0.1 ml、康柏西普0.1 ml.注射前及注射1周、1个月及3个月后检测两组患者裸眼视力,光学相关断层扫描仪检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注射1个月、3个月后眼底荧光造影检测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CNV)渗漏.结果 治疗后各时间点雷珠单抗组的视力均高于康柏西普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薄于康柏西普组(P<0.05),但视力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时间与分组无交互效应(P>0.05).注射1个月、3个月后,两组CNV渗漏治疗均有效,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雷珠单抗相比,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减轻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的CNV渗漏的效果相当,而对视力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改善稍差,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应可以达到相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2.
目的 评价雷珠单抗(Lucentic)在复发性翼状胬肉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6只翼状胬肉眼的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20只眼,采用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中结膜下注射雷珠单抗(0.5mg/0.05ml).对照组26只眼,单纯采用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结果 随访6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平均视力均较术前提高,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眼压、角膜内皮细胞数量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无复发,对照组有3例复发,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部分患者术后一天出现局部组织缺血现象,但术后2周自愈.两组均无角膜上皮缺失、糜烂、角膜变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雷珠单抗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可有效抑制复发性翼状胬肉的复发,未见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3.
目的 评价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山东省立医院眼科收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4例(24眼), 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 比较手术前后患者视力、眼压, 观察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成功率。结果 随访8.6±1.7个月, 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眼压分别为10.9±2.7 mmHg、13.3±3.2 mmHg、14.0±3.4 mmHg、15.4±5.1 mmHg, 与术前相比, 眼压均明显下降(P<0.01);患者应用抗青光眼药物数量分别为(0.2±0.5)种、(0.4±0.7)种、(0.4±0.8)种、(0.5±1.0)种, 与术前相比, 用药数量明显下降(P<0.01)。随访结束时, 14例患者视力稳定, 8例患者视力提高, 2例患者视力下降。术后6个月时的手术成功率为91.7%。 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4.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ranibizumab(商品名Lucentis)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CNV)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经临床检查确诊的ICNV患者54例54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4例24只眼,女性30例30只眼;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32.57±7.06)岁;病程6 d~3个月.采用Snellen视力表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研究(EDTRS)视力表行EDTRS视力检查,同时行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等检查.患眼治疗前BCVA眼前手动~0.6,EDTRS视力平均字母数为(32.00±16.41)个.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RT)平均值为(337.31±76.91) μm.玻璃体腔注射10 mg/ml的ranibizumab 0.05 ml(含ranibizumab 0.5 mg).治疗后平均随访时间(15.56±6.54)个月.首次治疗后第1个月随访检查时如发现CNV病灶扩大或有新发CNV病灶,则行再次注射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BCVA、ETDRS视力、CRT及CNV病灶渗漏变化情况.结果 首次治疗后1个月,ETDRS视力平均字母数为(48.81±16.96)个,较治疗前平均字母数增加16.81个字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91,P<0.01).视力增加>15个字母者25只眼,占46.30%;视力减少≥1个字母者2只眼,占3.70%.OCT检查显示,CRT平均值为(227.67±91.41)μm,与治疗前CRT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21,P<0.01).末次随访检查时,患眼注射次数1~4次,平均注射次数(1.59±0.71)次.ETDRS视力平均字母数为(49.20±16.60)个,较治疗前平均字母数增加17.20个字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90,P<0.01).视力增加>15个字母者27只眼,占50.00%;视力减少≥1个字母者3只眼,占5.56%.OCT检查显示,CRT平均值为(227.69±89.30) μm,与治疗前CRT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72,P<0.01).CNV渗漏完全停止者35只眼,占64.81%;渗漏范围减少者11只眼,占20.37%;渗漏无明显变化或范围扩大者6只眼,占11.11%;出现新病灶者2只眼,占3.70%.随访中未见与注射及药物有关的眼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治疗ICNV安全有效,可提高患眼视力,减轻黄斑水肿;其远期疗效及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5.
韩菲 《眼科研究》2011,29(10):941-945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可导致严重的视力丧失,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是其主要的致盲原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CNV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anibizumab是一种重组的人源化抗VEGF单克隆抗体片段,能够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减少血管渗漏。国内外多项研究证实玻璃体腔内注射ranibizumab治疗湿性AMD具有一定的疗效,为ranibizumab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高等级的临床试验证据。Ranibizumab治疗湿性AMD的最佳时机为治疗的起始阶段,其最佳治疗方案为每月注射1次,连续3个月,之后每月注射1次进行维持治疗。维持期的治疗应每月监测病情的动态变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视力等是主要的检测指标,对调整治疗方案起指导作用。维持阶段也可采取个体化治疗或与光动力疗法(PDT)的联合疗法,以适当减少注射次数和频率。系统检索和总结ranibizumab治疗湿性AMD的文献资料.可从循证医学的角度为ranibizumab的临床应用提供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6.
目的:探讨反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与阿柏西普对黄斑水肿患者角膜神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06/2022-06在我院进行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的患者64例64眼,其中糖尿病性黄斑水肿20例20眼,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19例19眼,视网膜静脉阻塞25例25眼。采取3+PRN治疗方案,注药前和每次玻璃体腔注药后1mo时采用共聚焦显微镜采集角膜上皮基底膜下神经丛图像,测量角膜神经纤维长度和密度。结果: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的患者注药前后术眼角膜神经纤维密度无显著变化(P>0.05),但第2、3次注药后角膜神经纤维长度均低于注药前(均P<0.01);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患者注药前后术眼角膜神经纤维密度和长度均无显著变化(均P>0.05)。第3次注药后,两组患者术眼角膜神经纤维长度和密度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反复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会一定程度影响角膜神经,对多次注射抗VEGF药物的患者需关注角膜神经变化。  相似文献   
157.
目的 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Ranibizumab(Lucentis)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分析以糖尿病早期治疗研究(ETDRS)视力表、彩色眼底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或)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 )、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等检查确诊的渗出型AMD 56只眼,采用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 ab 0.5 mg的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随访资料。治疗前56只患眼ETDRS视力表字母数为25.1个 ,FFA和(或)ICGA检查均有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渗漏,OCT检查视网膜厚度平均为303.45 μm。Ranibizumab注射治疗次数2~8次,平均治疗次数为3.1次。治疗后随诊时间6~12个月,平均随诊时间8.7个月。回顾分析时,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3、6、9、12个月的视力 (ETDRS字母数)、视网膜厚度、CNV病灶渗漏情况以及手术并发症。 结果 56只眼治疗后末次随诊检查时,ETDRS视力表字母数平均为38.5个,字母数较治疗前提高13.4个(t=-3.193,P<0.01)。其中,视力提高≥15个字母数者22只眼,占39.3%;视力下降>15个字母数者2只眼,占3.6% 。 视网膜厚度平均为191.35 μm,较治疗前下降112.1 μm (t=5.193,P<0.01)。 CNV渗漏停止者12只眼,占21.4%;渗漏减少者33只眼,占58.9%;无明显改变者9只眼,占16.1%;新发生病灶1只眼,占1.8%。治疗后5只眼有短暂视物模糊,3只眼有轻度眼压升高等不良反应 ,均在1周内消失。 结论 Ranibizumab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渗出型AMD可使视力提高,视网膜水肿明显减轻,CNV病灶渗漏停止或减少,安全性高。 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8,24:160-163)  相似文献   
158.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IVB)和雷珠单抗(IVR)治疗1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疗效。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QVIP、CBM、OVID、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04-01。纳入所有比较IVB和IVR治疗ROP疗效的研究。由两位研究员进行独立的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估。使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观察的主要结局指标为再治疗率,次要结局指标包括:完全血管化比例和等效球镜度。结果:共纳入了8篇病例对照研究,共885眼。与IVB治疗组相比,IVR治疗组有更高的再治疗率(OR=0.55,95%CI:0.34~0.88,P<0.05)及更低的等效球镜度数(WMD=-1.44,95%CI:-2.28~-0.00,P<0.05),对于完全血管化比例,两组比较无差异(OR=2.15,95%CI:0.80~0.576,P>0.05)。结论:IVR和IVB治疗1型ROP均可以完成视网膜的完全血管化,但两种治疗方法各有优势,IVR对于儿童屈光的影响较小,但在降低再发率方面其作用较IVB差。  相似文献   
159.
A 21-year-old man was seen for follow-up of optic nerve head drusen (ONHD) in the ophthalmology department. Funduscopy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choroidal neovascularisation (CNV) in the papillomacular bundle of his right eye (RE). The patient was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two intravitreal injections of 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ti-VEGF). Peri-papillary choroidal neovascularisation in papillomacular bundle is a rare compl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ONHD. These forms of CNV show a good response to anti-VEGF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