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0篇
  免费   577篇
  国内免费   81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84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1177篇
预防医学   8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504篇
中国医学   3878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241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278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420篇
  2013年   387篇
  2012年   523篇
  2011年   582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312篇
  2007年   355篇
  2006年   344篇
  2005年   287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探讨酒大黄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兔血脂、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主动脉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新西兰兔32只随机分为4组(n=8):空白对照组(N组)、AS模型组(M组)、酒大黄低剂量组(L组)和酒大黄高剂量组(H组),常规高脂饮食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治疗给药12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脂蛋白的表达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家兔血清NO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主动脉组织iNOS蛋白表达,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兔主动脉组织iNOS mRNA的表达。结果:12周末与模型组相比,酒大黄低、高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NO含量明显下降(P<0.01或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升高(P<0.01),酒大黄高剂量组甘油三脂(TG)水平显著降低(P<0.01)。主动脉组织iNOS组化染色及iNOS mRNA的表达均明显减弱(P<0.01或P<0.05)。结论:酒大黄干预能抑制AS兔主动脉iNOS及其mRNA的过度表达,减少NO的产生,降低血脂,有利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72.
比较了桂枝汤和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的实验药理作用差别,发现四方均能抑制流感病毒性肺炎、提高感染小鼠的网状内皮系统廓清能力,抑制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作用均以桂枝汤最强,其次为桂枝加桂汤。桂枝汤、桂枝加桂和桂枝加芍药汤具有镇静作用,以桂枝加桂汤最强。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桂汤和桂枝汤依次有镇痛作用。四方对正常肠蠕动功能无明显有规律的影响,但均能使亢进的肠蠕动抑制。实验结果与《伤寒论》对四方所述解表、调和营卫,治胸满、脉促,奔豚气和腹满时痛的主证大体吻合。  相似文献   
73.
应用体外抗血小板聚集生物活性检测方法,并结合化学指纹图谱进行谱效相关分析,探索何首乌抗血小板聚集的活性物质。采用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法进行检测,何首乌50%乙醇提取物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强于10%或90%的乙醇提取物,超声提取优于回流提取。对正交试验的不同提取物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评价,抑制率在32.03%~74.56%。谱效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反式二苯乙烯苷、顺式二苯乙烯苷、儿茶素与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相关系数较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963(P0.01),0.902(P0.01)和0.656(P0.05);进一步对上述3种与活性相关系数较高化合物的单体进行活性验证,均有较好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最后根据3种单体化合物在何首乌中的含量差异计算相对活性贡献度可知,反式二苯乙烯苷是何首乌体外抗血小板聚集的主要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74.
用附子、干姜、肉桂复方及小复方喂大鼠,研究其对交感神经系统,肾上腺皮质素,垂体TSH、LH合成及释放的影响以选择有效组方,简化热证动物模型用药。结果证明各复方均使心率略为加快,动情周期略有缩短,肾上腺皮质素合成增多,垂体TSH,LH的合成和释放均增多。其中附子和干姜组与大复方的作用一致,可用作虚热证动物模型的复方。  相似文献   
75.
吴娟  谢晋  张群林  林竹霞  谢荷  孙备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3):2428-2434
该文梳理了中药引经理论的历史沿革,总结了各种引经药(冰片、牛膝、柴胡、桔梗)对其他药物体内过程和药效的影响。引经药通过促进其他药物的吸收和靶向分布,引导其他药物到达与疾病相关的经络或病变部位,增强被引药物作用于靶部位的药效。引经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影响细胞膜组成,抑制P-gp外排,开放生理屏障,调节生化物质水平,改善微循环和改变靶组织p H等有关。引经化学成分是引经药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引经成分的研究有利于寻找天然的靶向给药体系。目前,引经领域的研究正处于积极探索期,研究方法和思路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6.
RP-HPLC测定不同产地青木香和细辛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 :测定不同地区市售青木香、细辛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 ,用于指导临床用药和相关研究。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选用AlltechC18色谱柱 (4.6mm× 250mm ,5 μm) ,甲醇 水 醋酸 (68∶32∶1)为流动相 ,流速为 1.0mL·min-1,柱温为 35℃ ,紫外检测波长为 390nm。结果 :马兜铃酸A在 0.119~ 1.89μg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101.8% ,RSD为 2.09%。不同产地青木香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在 0.916 9~ 1.907 6mg·g-1,其中以河北安国产青木香的含量较高 (1.90 76mg·g-1) ;细辛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在 0~ 35 1g·g-1,其中以吉林市售品含量较高。结论 :本方法精密度高 ,重现性好 ,可用来含马兜铃酸类中药材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测定 ;含马兜铃酸的中药中以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最高 ,青木香中的含量约为关木通中的含量的 1/3,细辛的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不同批次当归、枳壳药材经CO2超临界混合萃取的挥发油的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和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为伊利特ODS 2 C18(4.6 mm ×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25 nm.结果:建立了11个不同批次的当归、枳壳混合提取挥发油的指纹图谱,以蒿本内酯峰为参照峰,共标定了13个共有峰,利用化学对照品指认了其中2个色谱峰;该指纹图谱可鉴别当归、枳壳经水蒸汽蒸馏法得的挥发油.结论: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控制淫藤骨痹康方中的挥发油的质量.  相似文献   
78.
何首乌和首乌藤分别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和藤茎,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为传统药用植物,且在我国分布广泛。然而,近年来关于何首乌及首乌藤所引起的肝损伤风险已经引起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高度关注。目前,何首乌和首乌藤的肝毒性成分尚不明确。文献报道何首乌中首次分离得到的二蒽酮类成分具有潜在的肝毒性,因此从该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在线鉴别、毒性评价和含量测定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为该类成分与何首乌肝毒性的相关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包旭宏  王继龙  魏舒畅  高建德  范凌云 《中草药》2014,45(18):2641-2646
目的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优化黄芪中毛蕊异黄酮苷和芒柄花素的酶解提取工艺。方法在确定酶比例的基础上,选定复合酶用量、酶解时间、加水量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素提取量为指标,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优化黄芪酶解提取工艺。结果优化所得黄芪酶解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复合酶用量340 mg,酶解时间110min,加水量19倍,提取时间150 min,在此条件下,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素提取量分别为0.25 mg/g、67.95μg/g。结论优化所得黄芪酶解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四叶参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灌胃给予四叶参多糖(0.1,0.5 g·kg-1),于治疗0,7,14,21 d取大鼠尾血,用酶化学方法检测空腹血糖;分离胸腺、脾脏,计算胸腺指数和脾指数;MTT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计算刺激指数(SI).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显著升高,3周后,胸腺极度萎缩(P<0.01),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明显下降(P<0.01).四叶参多糖治疗2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大鼠空腹血糖显著降低(P<0.05),连续治疗3周,胸腺指数显著提高(P<0.05,P<0.01);高剂量组大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增强,刺激指数明显升高(P<0.05).结论:四叶参多糖可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并能改善其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