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70篇
  免费   1843篇
  国内免费   1238篇
耳鼻咽喉   121篇
儿科学   161篇
妇产科学   257篇
基础医学   4189篇
口腔科学   480篇
临床医学   1585篇
内科学   3943篇
皮肤病学   382篇
神经病学   924篇
特种医学   3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1329篇
综合类   2777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预防医学   710篇
眼科学   285篇
药学   1879篇
  3篇
中国医学   268篇
肿瘤学   2330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480篇
  2022年   946篇
  2021年   1307篇
  2020年   845篇
  2019年   762篇
  2018年   641篇
  2017年   585篇
  2016年   688篇
  2015年   851篇
  2014年   1137篇
  2013年   1245篇
  2012年   1153篇
  2011年   1322篇
  2010年   1138篇
  2009年   1175篇
  2008年   1119篇
  2007年   1014篇
  2006年   890篇
  2005年   700篇
  2004年   500篇
  2003年   375篇
  2002年   266篇
  2001年   305篇
  2000年   248篇
  1999年   216篇
  1998年   222篇
  1997年   203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82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57篇
  1980年   59篇
  1979年   30篇
  1978年   38篇
  1977年   18篇
  1976年   30篇
  1973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ITS序列鉴定真菌性鼻窦炎病原的方法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ITS(包括ITSI-5.8 rRNA-ITS2)测序鉴定真菌性鼻窦炎病原的方法.方法 收集北京同仁医院2006-2008年,经临床与CT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并行鼻内镜手术切除的组织标本270份.所有标本分别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压片直接镜检、真菌培养鉴定和核糖体RNA转录间隔区测序分析,通过方法比较,评价序列分析直接鉴定病原真菌的可行性,同时分析真菌性鼻窦炎病原学特征.结果 在270份标本中,组织病理阳性率为80.0%(216/270),压片阳性率为80.0%(216/270),真菌培养阳性率为53.0%(143/270),ITS测序阳性率为63.0%(170/270).经培养得到22个种,6个属.ITS测序鉴定32个种.培养与ITS序列种水平符合率为76.1%(102/143).结论 ITS测序可成为真菌鉴定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评价短发夹RNA(shorthairpinRNA,shRNA)靶向肺癌细胞A549环氧化酶-2(COX-2)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并观察对肺癌细胞A。生长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将抑制COX-2基因的shRNADNA模板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Genesil-1的U6启动子下游,构建靶向抑制COX-2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pshRNA-COX-2。将试验分为3组:未转染肺癌细胞A549组、阴性对照HK组和pshRNA-COX-2转染组。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肺癌细胞A549逆转录(RT)-PCR和免疫印迹法(Wb)分别检测COX-2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计数检测细胞生长变化。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shRNA-COX-2重组表达载体抑制COX-2mRNA及蛋白表达的抑制率分别为72.2%和48.6%;G0-G1期细胞由63.7%上升为71.0%,S期细胞由26.5%下降为20.0%;细胞生长明显减慢。结论pshRNA-COX-2重组表达载体能显著抑制肺癌细胞COX-2表达,引起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从而抑制肺癌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993.
唐氏综合征是常见且严重的染色体异常类出生缺陷,迄今无有效治疗方法,在产前进行筛查与诊断,减少和避免患儿出生是唯一预防措施.目前常用的侵入性诊断方式因存在诸多弊端而被部分孕妇拒绝接受,因此寻找并建立准确且无创的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方法是亟待解决的重要临床问题.利用存在于母体外周血中的胎儿遗传物质是近年来开展的无创性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994.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沉默SUV39H1基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G-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将SUV39HIsiRNA经Lipofectamine…2000转染至KG-1细胞,应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率,观察sUV39111siRNA对KG-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SUV39H1siRNA作用后P15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procaspase-9、procaspase-3、C-MYC的表达。结果表明,沉默SUV39H1基因可抑制细胞增殖,SUV39H1siRNA浓度为30、60、120、240nmol/L作用48h后,KG-1细胞的增殖率分别为(76.43±1.98)%、(51.31±1.84)%、(37.31±1.61)%、(18.94±3.22)%,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SUV39HIsiRNA可上调P15基因的表达;SUV39H1siRNA可诱导细胞凋亡,30、60、120nmoL/LSUV39H1siRNA作用48h后,KG-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0.2±5.1)%、(56.8±4.8)%、(71.6±5.6)%,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抗凋亡相关蛋白BCL-2、procaspase-9、procaspase-3、C-MYC的表达减少。结论:SUV39H1siRNA能抑制KG-1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有望成为白血病治疗的-个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995.
背景:氧等离子处理可有效改善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人工晶状体材料表面的亲水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但等离子体聚合形成的薄膜可能产生卷曲和破裂或因与基质是非共价键结合而产生剥离,影响材料本身的理化性能和光学性能.目的:初步评价优选氧等离子处理表面改性后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人工晶状体材料的体外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氧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技术修饰疏水性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人工晶状体材料的表面,处理功率及时间分别为:20 W、50 W、100 W和30 s、1 min、3 min、10 min.应用视频光学接触角测定仪、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材料表面亲水性和表面化学元素组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材料表面形貌.通过人晶状体上皮细胞黏附实验观察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表面改性前后细胞的数量及形态改变.结果与结论:最佳改性条件为100 W,30 s,20 mL/min,40 Pa.此条件改善了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人工晶状体材料表面的亲水性,对材料表面无刻蚀作用,改善了人晶体上皮细胞在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人工晶状体材料表面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构建核干细胞因子基因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对其在白血病细胞株中的干扰效果进行鉴定,为后期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针对核干细胞因子基因的序列设计RNAi有效靶点,合成含RNA干扰序列、Loop环、Age I和EcoR I酶切位点,以及终止信号的单链DNA oligo,经退火形成双链DNA,与双酶切线性化的带有GFP荧光标记和嘌呤霉素抗性标记的GV248慢病毒空载体进行连接产生重组慢病毒载体,转化感受态细菌,挑取重组阳性转化子进行菌落PCR反应,并对PCR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将重组慢病毒载体及其两种辅助包装原件载体质粒pHelper1.0和pHelper2.0共转染293T细胞进行病毒的包装,收集、浓缩病毒液后测定其滴度,并转染HL-60、NB4以及K562等三种人白血病细胞株,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转染效率,real-time PCR检测核干细胞因子基因的敲减效率.结果 经测序证实正确构建出了核干细胞因子基因的RNAi重组慢病毒载体,包装、浓缩后其滴度为4×108 TU/ml,荧光显微镜下显示其能有效转染进入HL-60、NB4及K562等白血病细胞株中,转染效率均在80%以上;real-time PCR显示转染后核干细胞因子基因mRNA表达水平较阴性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在HL-60、NB4和K562细胞中核干细胞因子基因的抑制效率分别为52.3%、80.5%、62.3%.结论 成功构建出了核干细胞因子基因的RNAi慢病毒载体,其能有效干扰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NB4及K562中的核干细胞因子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997.
背景:成熟树突细胞可通过其表面抗原CD80/CD86来启动Th细胞活化,促使Th细胞向Th1细胞分化减少、向Th2细胞方向分化增多。〈br〉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抑制哮喘小鼠成熟树突细胞表面抗原CD80/CD86表达后对Th1及Th2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分泌的影响。方法: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分离哮喘小鼠骨髓成熟树突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面标记物 CD11c、CD80、CD86的阳性表达率;设计合成CD80/CD86相关小干扰RNA转染哮喘小鼠成熟树突细胞,荧光定量PCR、流式细胞术检测干扰前后成熟树突细胞中CD80/CD86 mRNA和相应蛋白的表达,将干扰组、未干扰组、转染试剂对照组的成熟树突细胞分别与小鼠T淋巴细胞共培养,ELISA检测上清液中Th1及Th2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分泌水平。结果与结论:①正常组成熟树突细胞的CD80/CD86的表达与哮喘组相比均明显降低(均P<0.05)。②小干扰RNA转染哮喘小鼠成熟树突细胞后,干扰组CD80/CD86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较其他组均明显降低(均P<0.05)。③小干扰RNA转染后干扰组共培养体系中干扰素γ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均P<0.05),白细胞介素4水平则明显低于其他组(均P <0.05)。提示哮喘小鼠成熟树突细胞高表达CD80/CD86,小干扰RNA特异性抑制哮喘小鼠成熟树突细胞中CD80/CD86的表达,能增加干扰素γ并减少白细胞介素4的分泌,从而纠正Th1/Th2失衡。  相似文献   
998.
背景:应用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过程中仍有许多的争议及未知因素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目的:比较分析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过程中股骨端分别使用Endo-Button系统和可吸收界面螺钉两种不同固定方式的疗效。方法:选择45例在关节镜下使用4股自体腘绳肌腱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实验组25例股骨端使用Endo-Button钢板固定,对照组20例使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重建后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康复锻炼。结果与结论:经过6-21个月的随访,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均达正常范围。Lachman试验中实验组Ⅰ度阳性2例,对照组Ⅰ度阳性3例;轴移试验均阴性。两组重建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随访早期均有较高的骨道扩大发生率,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对照组骨道增宽程度强于实验组(P〈0.05)。说明两组早期总体临床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999.
背景:缺血缺氧的心肌微环境导致植入的细胞存活率低。目的:观察沉默caspase-3基因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体外缺血缺氧环境下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caspase-3的shRNA重组慢病毒并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转基因组,以正常细胞组和空载体组做对照,采用MTS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建立缺血缺氧模型,real-timePCR和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检测缺血缺氧环境各组细胞的caspase-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缺血缺氧时间点(0,6,12,24,48h)各组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与结论:重组慢病毒成功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且细胞增殖活性升高(P〈0.05)。缺血缺氧环境下,转基因组细胞caspase-3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相比对照组下降(P〈0.05)。沉默caspase-3能显著降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凋亡率(P〈0.05),且随着缺血缺氧时间的延长凋亡率缓慢升高。结果提示,沉默caspase-3能加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速度和提高在体外缺血缺氧环境下的抗凋亡能力。  相似文献   
1000.
《Annals of medicine》2013,45(6):397-408
Abstract

Breast cancer is the most commonly diagnosed cancer and the second leading cause of cancer death among women in the United States. Recently, interest has grown in the role of epigenetics in breast cancer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Epigenetic changes such as DNA methylation, histone modifications, and abnormal expression of non-coding RNAs emerged as novel biomarkers in breast cancer diagnosis, therapy, and prevention.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most recent mechanistic findings underlying epigenetic changes in breast cancer development and their role as predictors of breast cancer risk. The rapid progress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epigenetic findings in breast cancer has opened new avenues for potential therapeutic approaches via identification of epigenetic targets. We highlight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epigenetically targeted drugs, relevant clinical trial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nd recent approaches combining epigenetic agents with chemotherapy and/or endocrine therapy that may incrementally improve long-term outcomes in appropriately selected breast cancer patients. Biomarkers of response are needed, however, to identify patient subsets that are most likely to benefit from epigenetic treatment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