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18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113篇
内科学   101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150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81篇
  1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摘要】 目的 分析青斑样血管病网状青斑和紫癜性皮损的特点、分布规律。方法 回顾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2017年7月至2020年10月诊治的64例青斑样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4例中男23例,女41例;年龄13 ~ 54岁,发病年龄7 ~ 51岁,48例25岁前发病;病程6个月至10年。49例夏季发病或病情加重,皮损基本表现为坏死性不规则紫癜、紫癜性皮病样红斑、不规则溃疡、网状青斑、毛细血管扩张、不规则的白色萎缩性瘢痕和色素沉着。64例溃疡和坏死性紫癜多为不规则形,发生于足背和踝关节周围。40例有紫癜性皮病样的皮损表现,其中32例表现为色素性紫癜,8例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性紫癜。4例出现麻木刺痛等神经末梢受损的症状。结论 青斑样血管病的皮损表现多样,对于出现广泛网状青斑、紫癜样皮病样皮损、麻木等症状的患者,需做好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2.
龚启英  黄建国 《临床医学》2008,28(11):27-28
目的联合应用参三七伤药片治疗过敏性紫癜,并与对照组相比较,探讨参三七伤药片的疗效,提高过敏性紫癜的治愈率。方法全部病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治疗组)36例,采用口服参三七伤药片1.04 g,3次/d;西替利嗪分散片10 mg,每晚睡前服用;氯雷他啶分散片10 mg,每日1次,对重型、严重型则加用静脉点滴地塞米松10 mg,静脉推注西咪替丁针0.4 g,腹痛者肌肉注射胃复安针10 mg,每日1次;出血显著者静脉点滴止血敏针。B组(对照组)31例,西替利嗪分散片10 mg,每晚睡前服用;氯雷他啶分散片10 mg,每日1次;对重型,严重型则加用静脉点滴地塞米松10 mg,静脉推注西咪替丁针0.4 g;腹痛者肌肉注射胃复安针10 mg,每日1次;出血显著者静脉点滴止血敏针。结果痊愈率比较:A组痊愈率为77.78%,有效率为94.44%;B组痊愈率为54.84%,有效率为87.10%。两组痊愈率经χ2检验,χ2=3.97,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A组疗效优于B组。结论参三七伤药片治疗过敏性紫癜是有效及安全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HSP)及预防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首次发作HSP病儿,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组应用维生素C、川芎嗪、钙剂、西咪替丁治疗,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皮疹消退时间和随诊过程(3个月)中肾炎的发生率.结果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的皮疹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t=2.45,P<0.05),HSPN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χ2=4.8,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HSP、预防HSPN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4.
Two healthy children, a 10-year-old boy and a 13-year-old girl, both with no previous medical history, unrelated, presented with pinpoint purpura of the chin and the upper lip. It had appeared 2 days before and extended from the chin to the lower lip. Neither had fever or recent trauma, nor had they taken any medication. Their vital parameters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normal. Their peripheral blood cell counts and coagulation parameters were normal. A week later, upon the follow-up consultation, the purpuric lesions had disappeared and both children reported they had played the glass game.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养血清癜汤治疗慢性特发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临床疗效,探讨疔能的疗效机制。方法:设立养血清癜汤治疗组(简称治疗组)55例和氨肽素对照组(简称对照组)22例,用现代免疫学为4.5%、9.1%和45.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无论在血小板恢复、出血症状改善还是在起效时间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各项免疫学检查显示:治疗前,ITP患者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  相似文献   
106.
Severe and recurrent purpura fulminans developed in a Turkish boy at 1 week of age. Initial coagulation studies performed were compatible with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Subsequent investigations showed that the patient had homozygous and his healthy parents had heterozygous protein C deficiency. The episodes of purpura fulminans were controlled by infusions of fresh frozen plasma and heparinization. Oral anticoagulant therapy was given in the symptom-free period.  相似文献   
107.
成人特发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巨核细胞形态学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ITP时巨核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对58例ITP患者巨核细胞的数量、细胞胞浆量、颗粒、退化变性进行定量比较分析。结果 ITP组巨核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胞浆量增多,颗粒减少伴成熟障碍,与对照组的巨核细胞形态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巨核细胞形态学改变是诊断ITP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8.
本文采用体外建立抗原—抗体—补体反应体系的试验方法,通过测定该反应体系的血小板~(51)Cr 释放量来进一步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ITP)患儿血小板的破坏机制。结果45例ITP 惠儿其血小板~(51)Cr 释放量与正常值比较明显增高(P<0.01),急慢性之问无显著差异性。45例患儿中有31例血小板~(51)Cr释放量高出正常值上限。同时观察ITP 患儿血清对血小板超微形态和结构的影响,发现血小板表面有圆钝伪足形成,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脱颗粒和空泡性变。正常儿血清对血小板超微形态和结构无明显影响。作者认为,ITP 患儿的血小板相关抗体,能介导血管内血小板的溶解与破坏,其既影响血小板数量,又改变血小板的结构,二者都是导致该病出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在过敏性紫癜血管内皮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培养模型 ,ELISA法检测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 MC)活化后培养上清IL 6、IL 1β、TNF α、IL 10等细胞因子的含量 ;AnnexinV/PI双染色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过敏性紫癜患儿PBMC培养上清所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率。结果 ①过敏性紫癜组PBMC体外刺激活化后IL 6、IL 1β、TNF α、IL 10等细胞因子的分泌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其培养上清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率 (34 7± 10 3) %明显高于对照组 (3 6± 0 9) %。②抗IL 6、IL 1β、TNF α单克隆抗体联合阻断可明显降低过敏性紫癜患儿PBMC培养上清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率 (2 2 6±5 9) % ,而抗IL 10单克隆抗体阻断则明显增加过敏性紫癜患儿PBMC培养上清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率 (5 6 9± 16 5 ) %。③于过敏性紫癜患儿PBMC培养上清加入外源性IL 10 ,可明显降低IL 6、IL 1β、INF α等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 ,并明显降低内皮细胞凋亡率 (11 8± 3 1) %。结论 IL 10作为机体炎症反应负反馈调节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枢纽 ,在过敏性紫癜炎症因子所介导的血管内皮损伤中起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0.
过敏性紫癜T淋巴细胞功能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55,自引:1,他引:55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是否存在T淋巴细胞功能紊乱,以探讨其发病原理。方法分别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HSP患儿血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免疫球蛋白的浓度、细胞因子水平及PBMC细胞膜上C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