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12篇
  免费   2539篇
  国内免费   936篇
耳鼻咽喉   441篇
儿科学   475篇
妇产科学   583篇
基础医学   1263篇
口腔科学   158篇
临床医学   2430篇
内科学   4052篇
皮肤病学   153篇
神经病学   1499篇
特种医学   502篇
外科学   3531篇
综合类   3901篇
预防医学   873篇
眼科学   108篇
药学   1369篇
  8篇
中国医学   115篇
肿瘤学   6126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388篇
  2022年   1014篇
  2021年   1342篇
  2020年   1278篇
  2019年   1008篇
  2018年   997篇
  2017年   943篇
  2016年   1047篇
  2015年   1028篇
  2014年   2015篇
  2013年   1626篇
  2012年   1724篇
  2011年   1789篇
  2010年   1365篇
  2009年   1323篇
  2008年   1289篇
  2007年   1242篇
  2006年   1110篇
  2005年   872篇
  2004年   721篇
  2003年   594篇
  2002年   432篇
  2001年   438篇
  2000年   386篇
  1999年   336篇
  1998年   223篇
  1997年   180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4篇
  1972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目的探讨ERCC1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4例胃癌组织中ERCC1基因的表达,并分析ERCC1基因表达与患者生存的关系。结果 ERCC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年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因素无关,而与性别有关。ERCC1高表达病例3年生存率33.3%(8/24),ERCC1低表达病例3年生存率60.0%(12/20),ERCC1低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更高,但是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7)。结论 ERCC1与胃癌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无关,提示ERCC1与肿瘤的不良生物学行为无关。ERCC1基因在胃癌中不能作为独立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962.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管理对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HSCT)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经AHSCT后NHL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院外延续管理。比较1年内2组患者再次住院及预后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再住院率为13.04%,对照组为36.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35%,对照组为9.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院外延续管理可以显著减少AHSCT后NHL患者再住院率,减少并发症,节约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963.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基础血压水平与预后的关系以及不同的血压控制策略对血肿扩大和再出血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组对照研究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6例脑出血患者根据其入院第1天的基础血压(收缩压)水平分为A组(< 180 mmHg,1 mmHg=0.133 kPa)7例、B组(180 ~ 200 mmHg)6例以及C组(>200 mmHg)33例;同时根据不同的血压控制策略分为E组(平均动脉压下降≥20%)31例和F组(平均动脉压下降<20%)15例.分析并比较各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C组患者6个月致死/致残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21.2%(7/33)比1/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患者出现血肿扩大1例;F组患者出现血肿扩大4例,再出血1例,E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3.2%(1/31)比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42,P=0.018).结论 患者发病初期的收缩压过高(> 200 mmHg)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早期积极地降压能有效减少血肿扩大和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64.
目的应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评价亚低温脑复苏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并判断其预后,以评估其应用的有效性。方法连续收集入急诊重症监护室(ECIU)或重症监护室(mu)的亚低温脑复苏患者共34例,分别计算各自APACHEⅡ评分,并进行验证,建立回归模型。结果纳入的34例患者APACHEⅡ评分20—47(33.86±5.12)分。9例72h内存活者为(27.83±4.89)分,25例72h内死亡者为(35.56±7.12)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是亚低温脑复苏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APACHEⅡ评分可应用于亚低温脑复苏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指导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965.
目的 分析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提高对胃癌的认识及治疗水平,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并行标准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符合标准的581例患者共随访到179例,建立数据库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包括年龄、肿瘤部位、肿瘤最大直径、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TNM分期、手术方式、标本切缘和淋巴结转移个数(P<0.05或<0.01);性别与预后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个数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其中淋巴结转移个数是影响胃癌预后最重要的因素.结论 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个数是胃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淋巴结转移个数是胃癌预后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国际抗癌联盟的淋巴结分期是胃癌预后更好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966.
967.
目的 构建预测上皮性卵巢癌(EOC)预后的列线图模型,验证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十堰市太和医院152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初治EOC病人进行术后持续随访。检测其病理标本中CD133、Snail、E-cadherin蛋白表达情况,统计病人一般资料及临床病理资料,通过Cox风险比例模型确定病人累积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应用R语言建立基于上述因素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应用价值。结果 152份病理标本中,CD133阳性表达87例,占57.24%,E-cadherin阳性表达50例,占32.89%,Snail阳性表达89例,占58.55%。CD133、Snail阳性者及E-cadherin阴性者,累积生存时间明显短于对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33阳性、伴腹部脏器或淋巴结转移是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E-cadherin阳性是病人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经R语言建立列线图模型及校准曲线,校准图形接近于斜率为1的直线,列线图模型的内部一致性参数C-index=0.699。结论 CD133及E-cadherin表达情况是EOC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能够有效预测病人生存率。  相似文献   
968.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预后营养指数(PNI)、体质量指数(BMI)在胃癌根治术病人预后评价中的意义,为胃癌病人的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方法 回顾性分析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143例胃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NLR、PNI及BMI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术后生存曲线和估计中位生存时间,用多重Cox等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生存时间的因素。结果 NLR与病人性别相关(86.67%比71.43%,P<0.05),PNI与病人神经侵犯状况有关(54.55%比35.23%,P<0.05),BMI与病人年龄(77.63%比38.81%,P<0.05)及CEA高低(68.09%比42.86%,P<0.05)相关。单因素Kaplan-Meier分析表明NLR、PNI和BMI均与病人预后有关,但是多重Cox等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表明仅PNI影响病人预后,低PNI病人死亡风险是高PNI病人死亡风险的1.751倍(95%CI:1.189~2.578)。结论 PNI是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为临床胃癌病人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69.
曹倩  孙静  钱磊  晁艳艳 《安徽医药》2019,40(2):151-155
目的 探讨不同中毒程度的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七一中心医院收治的61例ACOP患者,根据一氧化碳中毒诊断及分级标准,分为轻度组(35例)和中重组(26例),选取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ICU住院时间(d)、机械通气时间(d)、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同时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及血栓弹力图(TEG)指标凝血反应时间(R)、血块形成时间(K)、血凝速率(Angle角)、血块强度(MA)、血凝综合指数(CI),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所有ACOP患者随访28天,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42例)和死亡组(19例),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在ICU住院时间(d)、机械通气时间(d)、碳氧血红蛋白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及TEG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组患者PT、APTT、TT短于轻度组患者,D-D、FDP水平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组与轻度组患者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与存活组患者比较,PT、APTT、TT缩短,FIB、D-D、FDP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EG指标中,轻度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比较,R值缩短,MA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组患者R值、K值显著缩短(P<0.05),Angle角、MA值、CI值显著升高(P<0.05)。死亡组患者与存活组患者比较,R值、K值缩短(P<0.05),Angle角、MA值、CI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EG检测中R值分别与PT、APTT呈正相关(P<0.05);K值与APTT呈正相关(P<0.05),与FIB呈负相关(P<0.05);Angle角分别与APTT呈负相关(P<0.05),与FIB、D-D呈正相关(P<0.05);MA值与FIB呈正相关(P<0.05);CI值分别与PT、APTT呈负相关(P<0.05),与FIB呈正相关(P<0.05)。结论 ACOP患者凝血功能紊乱程度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常规凝血功能指标与血栓弹力图指标具有相关性,两者对监测ACOP患者凝血功能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