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33篇 |
免费 | 428篇 |
国内免费 | 35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100篇 |
妇产科学 | 118篇 |
基础医学 | 307篇 |
口腔科学 | 16篇 |
临床医学 | 1199篇 |
内科学 | 908篇 |
皮肤病学 | 31篇 |
神经病学 | 74篇 |
特种医学 | 131篇 |
外科学 | 2711篇 |
综合类 | 914篇 |
预防医学 | 331篇 |
眼科学 | 25篇 |
药学 | 529篇 |
7篇 | |
中国医学 | 163篇 |
肿瘤学 | 3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1篇 |
2023年 | 140篇 |
2022年 | 219篇 |
2021年 | 356篇 |
2020年 | 276篇 |
2019年 | 226篇 |
2018年 | 228篇 |
2017年 | 239篇 |
2016年 | 257篇 |
2015年 | 324篇 |
2014年 | 515篇 |
2013年 | 527篇 |
2012年 | 427篇 |
2011年 | 391篇 |
2010年 | 324篇 |
2009年 | 317篇 |
2008年 | 347篇 |
2007年 | 337篇 |
2006年 | 312篇 |
2005年 | 287篇 |
2004年 | 253篇 |
2003年 | 193篇 |
2002年 | 159篇 |
2001年 | 176篇 |
2000年 | 128篇 |
1999年 | 90篇 |
1998年 | 58篇 |
1997年 | 62篇 |
1996年 | 65篇 |
1995年 | 93篇 |
1994年 | 63篇 |
1993年 | 58篇 |
1992年 | 49篇 |
1991年 | 30篇 |
1990年 | 30篇 |
1989年 | 34篇 |
1988年 | 47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35篇 |
1985年 | 33篇 |
1984年 | 23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19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16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6篇 |
1976年 | 5篇 |
1975年 | 7篇 |
1973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作为一种新型口服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或非糖尿病患者都表现出良好的心肾保护作用,并可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心肾结局。虽然目前临床试验已将纳入人群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扩展至更低水平,但仍排除了eGFR<20 mL/(min·1.73 m2)的患者,SGLT2i的心肾保护作用能否延续至维持性透析期是临床关注的重点。此外,SGLT2i的抗炎和抗纤维化作用可能对腹膜透析(PD)患者维持腹膜功能有益。因此,SGLT2i在PD患者中的应用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912.
目的:利用机器学习法分析两种透析质量持续达标评估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筛选2016年1月在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接受HD治疗,且每年完成至少3次透析质量评估的患者。随访截止至2022年10月,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采用指标达标时长比和指标达标波动值作为9种透析质量指标(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透析前收缩压、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总二氧化碳、血钙、血磷、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和单室尿素清除率)持续达标的评估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HD患者1年后存活或死亡的预测模型,并获得模型最佳概率阈值。结果:本队列研究共纳入240例HD患者,60例(25.0%)患者死亡。采用K-近邻算法(KNN)、随机森林(RandomForest)、极度随机树(ExtraTrees)、极限梯度提升树(XGBoost)、自适应增强(AdaBoost)和决策树(DecisionTree)六种机器学习法,分别构建基于透析质量指标达标时长比和指标达标波动值的预测模型。基于指标达标时长比的ExtraTrees模型具有最佳的预测效果,其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和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分别达到0.92、0.86、0.96、0.91和0.93,同时证实0.65作为模型的最佳概率阈值。结论:基于透析质量指标达标时长比的机器学习模型对HD患者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913.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患病特征,探究血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0月首次接受腹膜透析患者共203例为研究对象,随访6个月,诊断腹膜炎41例。比较腹膜炎组与无腹膜炎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原发肾脏疾病、基础疾病、吸烟、透析龄、肺炎和肠道感染情况,实验室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血肌酐、血钾、血钙、白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计算NLR、PLR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41例患者发生1次腹膜炎34例,两次及以上7例,发生时间为透析后1~6个月,中位时间3.5个月。病原学检查发现,41例患者革兰阳性菌(G+)感染22例,革兰阴性菌(G-)感染17例,真菌2例。单因素比较发现,腹膜炎组比无腹膜炎组年龄增加,糖尿病和肠道感染增多,透析龄延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肌酐、总胆固醇、空腹血糖、CRP和PCT、NLR和PLR水平升高,而白蛋白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433~5.968;t=4.526~22.325,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肠道感染(OR=3.652,95%CI:2.485~5.023,P<0.001)、透析龄(OR=5.524,95%CI:3.896~7.215,P<0.001)、高NLR(OR=4.425,95%CI:2.967~5.632,P<0.001)和高PLR(OR=4.021,95%CI:2.536~5.021,P<0.001)是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NLR和PLR预测腹膜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2和0.813,临界值分别为2.8和106.7,敏感性分别为85.6%和80.7%,特异性分别为77.9%和86.4%。结论:腹膜透析有较高的腹膜炎发生率,发生峰值在3.5个月,以G+或G-感染为主,肠道感染、透析龄延长、高NLR和高PLR水平是腹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NLR和PLR监测对早期预测腹膜炎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14.
目的 肾功能不全患者行腹膜透析可能影响各类药物的代谢动力学,本研究拟为长期腹膜透析合并乳腺癌患者多西他赛的使用提供药学指导和建议。方法 临床药师对1例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的乳腺癌患者使用多西他赛化疗期间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观察安全性并定期随访。结果 腹膜透析患者多西他赛的清除率并未受到影响,且腹膜透析不影响多西他赛的治疗,治疗4个周期并随访半年,患者未出现复发,化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结论 肾功能不全并非化疗的绝对禁忌,在充分评估患者的不良反应及耐受性后,行腹膜透析的乳腺癌患者可选择75 mg·m-2多西他赛化疗,化疗期间给药6 h后可常规进行腹膜透析。 相似文献
915.
目的 探讨间歇性腹膜透析对长期维持腹膜透析患者尿毒症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肾内科长期维持腹膜透析出现尿毒症脑病患者46 例,并随机分为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组及间歇性腹膜透析(Intermittent peritoneal dialysis,IPD)组,在治疗前及治疗7 d后分别采血进行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甲状旁腺激素(iPTH)、白细胞介素6(IL-6)、β2微球蛋白(β2-MG)、超敏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检测,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表(PAN - SS)评价患者的疗效。结果 CAPD组治疗后血BUN、Scr、iPTH、IL-6、β2-MG、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 IPD组治疗后血BUN、Sc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而iPTH、IL-6、β2-MG、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 治疗后IPD组iPTH、IL-6、β2-MG、CRP水平与CAPD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PAN-SS显示,IPD组与CAPD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症状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P<0.05); CAPD组无效8例,好转12例,显著进步4例,基本痊愈2例; IPD组无效2例,好转14例,显著进步5例,基本痊愈5例。结论 规律腹膜透析患者出现尿毒症脑病时应用间歇性腹膜透析治疗效果优于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 相似文献
916.
腹腔游离体又称“腹腔鼠”,临床少见,诊断较为困难,常在术中偶然发现。本文分析北京医院行腹腔镜手术的1例术后诊断为腹腔游离体(PLB)的高龄患者,并结合文献复习加以总结。我们通过PubMed和知网数据库检索到了文献报道的PLB案例(含本例)共86例,案例年龄从16岁到81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5岁,其中男性66例(76.7%),女性20例(23.3%);多数患者是无症状或术中偶然发现的,部分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诉就诊,少数可表现为尿频、尿潴留。PLB大多单发存在,占80例(93%),仅6例(7.0%)为多发;术前常误诊断为膀胱结石、胆道结石、畸胎瘤、间质瘤等。术中发现PLB可位于盆腹腔的各种位置,盆腔区最常见为52例(60.5%)。发现PLB时最大径可达20 cm,通常长径大小为1 cm~10 cm。腹部外科相关科室(普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等)应该重视PLB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减少因误诊给患者带来的损害。 相似文献
917.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患者不同阶段自我调节疲劳及生活质量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二者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使用自行设计的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调节疲劳量表、肾脏病专用生活质量简表对150例腹膜透析患者在置管后1、3、6、12个月时对其开展追踪调查。结果 患者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且呈逐步下降趋势,自我调节疲劳程度处于中等偏高且呈逐渐上升趋势。置管后1、3、6、12个月患者自我调节疲劳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及生活质量呈动态变化,自我调节疲劳水平越低时,其生活质量越高。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不同阶段的自我调节疲劳水平,实施个性化的干预指导,降低自我控制资源损耗程度,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18.
目的 比较手工腹膜透析与自动化腹膜透析机在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于佳木斯市中心医院行腹膜透析治疗的6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手工腹膜透析组(30例),自动化腹膜透析组(30例)。分别应用传统手工腹膜透析与自动化腹膜透析,比较两组矿物质代谢指标[钙(Ca)、磷(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矿物质代谢达标率、肾功能指标[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并发症情况及随访结局。结果 自动化腹膜透析组Ca、P、iPTH指标低于手工腹膜透析组,Ca、P、iPTH代谢达标率高于手工腹膜透析组,Scr、BUN水平低于手工腹膜透析组(P<0.05);自动化腹膜透析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继续腹膜透析率、肾移植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自动化腹膜透析组转血液透析率低于手工腹膜透析组(P<0.05)。结论 相较于手工腹膜透析,自动化腹膜透析机在终末期肾病透析中的矿物质代谢效果更佳,可缓解肾功能损伤,且并发症少,血液透析中转率较低。 相似文献
919.
目的 分析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使用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腹膜透析行为依从量表评估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腹膜透析依从(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腹膜透析行为依从)情况。结果 腹膜透析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为(56.71±11.89)分、自我效能感评分为(6.18±2.23)分、社会支持评分为(29.41±10.07)分、腹膜透析行为依从评分中合理饮食(23.12±1.21)分、坚持透析治疗(22.80±0.60)分、情绪稳定(21.90±1.32)分、遵医嘱(20.55±0.41)分;不同年龄、性别、原发病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透析龄、临床行为依从性患者我护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透析龄、文化程度、腹膜透析行为依从呈正相关(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透析龄、自我效能、文化程度、腹膜透析行为依从性对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有影响。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应重视透析早、文化程度低、自我效能和腹膜透析行为依从不足患者的干预,通过针对性护理,以促进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20.
Mohammad Saad Forghani Mohammad Sedigh Jadidoleslami Seyyed Nima Naleini Mohsen Rajabnia 《Diabetes & Metabolic Syndrome: Clinical Research & Reviews》2019,13(1):522-525
BackgroundHemodialysis patients are at high risk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cardiac troponins, albumin and CRP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cardiac diseases has been prove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factors and heart failure and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in Sanandaj city.MethodsA total of 90 hemodialysis patients referred to hemodialysis ward of Tohid Medical Center of Sanandaj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After receiving the required information from patients and recording them in questionnaire, 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them and were sen to Lab for Measurement. Finally, the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SPSS software and Spearma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for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Chi square test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Choprovert's for independent qualitative variable.ResultsIn the case of LVH, 23.3% of patients were with normal thickness, 38.9% had mild LVH, 30% had moderate LVH and 7.8% had severe LVH. The mean serum albumin level in patients was 3.8 g/dl, CRP 9.4 mg/dL, and troponins I and T were 0.4 and 685.06 ng/dL,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diac I and T troponins levels and CRP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modialysis (P < 0.05.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albumin level, troponins I, T and CRP with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 chronic hemodialysis patients (P < 0.05).ConclusionSerum levels of I and T troponins, albumin, as well as CRP, are related to heart failure and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and this can be used by physicians to determine the patient's ability and risk of disease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