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0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175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86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538篇
内科学   322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852篇
特种医学   16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646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08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435篇
  2篇
中国医学   186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284篇
  2020年   323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239篇
  2016年   225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366篇
  2013年   407篇
  2012年   323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探讨PD大鼠移植后神经元凋亡的时程特点及褪黑素的抗凋亡作用。方法将大鼠PD模型分为3组,即胚鼠腹侧中脑组织(VM)移植组、褪黑素(MT)干预组及对照组;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结合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化方法,对3组的神经元凋亡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神经细胞在移植后1~5天凋亡达到高峰,此后逐渐平缓下降;褪黑素干预组各个时相点凋亡细胞数均明显低于胚VM移植组。结论PD大鼠移植后1~5天是细胞凋亡的高峰期;褪黑素具有明显的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23.
Background: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rate of Parkinson disease (PD) with depression has a low diagnostic rate, and there is no consensus on the choice of treatment mode. 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global research trends of scientific outputs related to depression in PD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using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and visualization tool to scientifically analyze the knowledge from the literature.Methods:Literature related to depression in PD published from 2012 to 2021 was included and selected from the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database in October 2021. CiteSpace software was used to visualize and analyze co-occurrence analyses for countries, institutions, authors, and keywords.Results:A total of 4533 articles from the Web of Science database were included. The United States made the largest contribution with the majority of publications (1215; 29.40%). Toronto University was the most productive institution. PD, depression, quality of life, dementia, nonmotor symptom, prevalence, anxiety, Alzheimer disease, symptom, and disorder would b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depression in PD. The current hot spots in this field focus on the following: risk factors for depression in PD, assessment scale of depression in PD, and rehabilitation of depression in PD.Conclusions:This analysis not only reveals the current research trends and hotspots but also provides some instructiv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depression in PD.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尾状核指数对帕金森病(PD)双侧苍白球内侧部(GPi)脑深部电刺激术(DBS)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双侧GPi-DBS治疗的36例PD的临床资料。术前应用MRI测量尾状核指数、Evans指数及第三脑室宽度。术前、术后6个月应用39项帕金森病问卷(PDQ-39)评分、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Ⅲ(UPDRS-Ⅲ)评分、左旋多巴等效日剂量(LEDD)评估疗效。根据术后6个月UPDRS-Ⅲ评分分为改善组(n=26)与恶化组(n=10)。结果 术后6个月,PDQ-39评分、UPDRS-Ⅲ评分、LEDD均明显降低(P<0.05)。恶化组尾状核指数、第三脑室宽度较改善组明显增大(P<0.05),而Evans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尾状核指数≥0.16(OR=1.76;95%CI 1.09~3.18;P=0.017)是PD术后UPDRS-Ⅲ评分恶化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双侧GPi-DBs明显改善PD症状,尾状核指数可用于评估PD病人双侧GPi-DBS后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5.
26.
叶有清 《药学进展》2014,(6):450-453
目的:考察普拉克索添加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帕金森病患者按收治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普拉克索治疗,观察组则在口服盐酸普拉克索基础上添加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分别以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QSI)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的评分为指标,对比考察2组患者的综合症状、抑郁和焦虑症状、睡眠和生活质量等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UPDRS总分、运动检查以及精神、行为和情感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并发症和日常生活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UPDRS总分以及精神、行为和情感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2组患者的治疗并发症、日常生活和运动检查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且2组患者治疗后,HAMD、HAMA和PQS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HAMD、HAMA和PQSI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2组患者的GQOLI-74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普拉克索添加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止颤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肝肾不足、气血两虚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予止颤颗粒加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予中药安慰剂加常规西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比较治疗前后UPDRS量表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的情况,并评价用药安全性。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病例108例,治疗组57例,对照组51例。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UPDRS量表总分及分项Ⅲ(运动检查)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UPDRS量表总分及分项Ⅲ(运动检查)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总分及主要症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总分及主要症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期间共出现不良反应2例,其中治疗组1例,对照组1例;治疗前后,受试者血、尿、粪常规,肝功能(ALT、AST),肾功能(BUN、Cr),心电图检查均未发现可能直接与试验有关的异常改变。结论止颤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肝肾不足、气血两虚型帕金森病的疗效满意,安全性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8.
目的:西医学所命名的"帕金森病"大致可归属于中医学"颤证"的范畴,文章旨在阐明两病的差异与交融,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首先,梳理颤证的相关理论,并开展颤证的中医现代辨证规律研究;其次,明确目前多数医家对帕金森病病机及证候分型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帕金森病中医证候学的相关研究;最后,对比前后两项研究结果,得出结论。结果:两病的主要症状相似,但在病证所辖范围、病位及基本证型和证候要素等方面均有所不同。结论:可以参究颤证,探讨帕金森病的证候学规律,为丰富和发展中医辨治帕金森病理论,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脑线粒体结构及功能异常是重要病因。目前,防治PD运用了多种中药复方、单味药、中药有效成分,其主要作用机制涉及保护线粒体形态结构、抗氧化应激、抗钙调节异常、减轻兴奋性毒性、抗细胞凋亡等,还可通过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发挥综合作用。通过查阅近年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本文将中药复方、中药有效成分对脑线粒体的结构、功能修复以达到防治PD的实验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提示许多中药复方及其有效成分对PD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复方地黄对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组+复方地黄组(即干预组)。观察PD大鼠药物诱发的旋转行为;免疫组化法观察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阳性神经元数目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GDNF)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干预组与模型组间的旋转圈数有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目(52.9±2.2)明显少于正常组(160.3±2.4)、假手术组(161.6±3.4)及干预组(61.5±2.6)(P0.05);在大鼠黑质和纹状体部位,干预组GDNF阳性细胞数量比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复方地黄方能明显改善PD大鼠的旋转行为,拮抗6-羟基多巴胺诱导的PD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丢失,其保护作用可能与促进内源性GDNF分泌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