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928篇 |
免费 | 5118篇 |
国内免费 | 425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12篇 |
儿科学 | 499篇 |
妇产科学 | 576篇 |
基础医学 | 6397篇 |
口腔科学 | 955篇 |
临床医学 | 6769篇 |
内科学 | 6817篇 |
皮肤病学 | 560篇 |
神经病学 | 1627篇 |
特种医学 | 182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3篇 |
外科学 | 3703篇 |
综合类 | 18346篇 |
预防医学 | 3494篇 |
眼科学 | 539篇 |
药学 | 7467篇 |
75篇 | |
中国医学 | 6658篇 |
肿瘤学 | 544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306篇 |
2023年 | 3641篇 |
2022年 | 3674篇 |
2021年 | 4351篇 |
2020年 | 2703篇 |
2019年 | 2428篇 |
2018年 | 1323篇 |
2017年 | 1765篇 |
2016年 | 1947篇 |
2015年 | 1971篇 |
2014年 | 2608篇 |
2013年 | 2568篇 |
2012年 | 3319篇 |
2011年 | 3545篇 |
2010年 | 3034篇 |
2009年 | 2921篇 |
2008年 | 3435篇 |
2007年 | 2953篇 |
2006年 | 2841篇 |
2005年 | 3296篇 |
2004年 | 2490篇 |
2003年 | 2363篇 |
2002年 | 2024篇 |
2001年 | 2018篇 |
2000年 | 1766篇 |
1999年 | 1364篇 |
1998年 | 1213篇 |
1997年 | 1053篇 |
1996年 | 857篇 |
1995年 | 526篇 |
1994年 | 296篇 |
1993年 | 141篇 |
1992年 | 145篇 |
1991年 | 129篇 |
1990年 | 98篇 |
1989年 | 108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5篇 |
1982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71.
72.
《微循环学杂志》2006,16(2):F0003-F0003
<正>为了促进血栓/止血与微循环基础及应用研究进展和成果的交流;提高对血小板、凝血因子、细胞因子、信号传导通路和微循环变化在血管内皮功能、微血管平滑肌增殖、缺血再灌注损伤等相互作用的认识水平和科研能力;加强血栓性、出血性疾病和微循环障碍临床诊断、治疗和实验室检测理论培训;探讨基因检查和治疗出血性/血栓性疾病的应用进展。《微循环学杂志》编辑部与湖北省微循环学会于2006年3月22日至25日在我国云南省昆明市共同举办了“全国血栓/止血与微循环学术会议”,两天的正式会议开得很紧凑,也很有收获,顺利达成预期目标。 来自北京、上海、天津、云南、广东、吉林、辽宁、山东、新疆、内蒙、江苏、安徽、海南、湖北等省、市、自治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以及大型企业职工医院共80多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大会学术活动以专家专题报告为主、其间穿插互动讨论和论文交流,形式活泼,讨论热烈,效果很好。 中国工程院院士阮长耿教授、上海瑞金医院王鸿利终身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曾昭炜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刘声远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许俊堂教授等血栓/止血与微循环研究的知名专家,应邀出席会议并为大会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阮长耿院士“血小板粘附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主报告从细胞和分子水平阐述了血小板粘附的主要关联因素(血流切应力、红细胞数、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受体和内皮下配体),并介绍了临床相关疾病(vWD、BSS)和实验室检查的研究进展。王鸿利教授“血栓与止血检测进展”专题报告介绍了目前临床有待开展的血栓/止血新指标的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如血小板微颗粒检测;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检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活性检测;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检测;抗体芯片技术;植入前单细胞基因诊断技术等。曾昭炜教授“血栓与微循环中流动的白色微栓”专题报告阐述了微血栓形成的条 相似文献
73.
74.
植入物失败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血管和(或)植入物狭窄和血栓形成,血管内超声(IVUS)是检测血管结构微细改变最灵敏的影像技术,本文作者研究用IVUS影像评价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安全性、可行性和准确度。 方法 22例血液透析患者(男17例,女5例),平均年龄(58±8)岁,所有患者均行前臂合成植入物修复术,平均植入时间为(20±16)个月(1~54个月),基于肾病学家疑为临床血管通路并发症,进行血管造影检查。31次检查中有12次在放射学室进行,19次在透析单位无菌条件下进行。使用3.0或3.5F、20-或30-MHz的IVUS导管,对全部血液透析植入物进行一次投影血管成像评价,以Philip数字血管造 相似文献
75.
76.
77.
人体p53抑制基因在某些恶性肿瘤细胞内失活,尤其在胃癌细胞,由此而引起半衰期较长的p53蛋白形成.这种蛋白可用免痤组化法测出:p53抑制基因的突变与p53蛋白聚积有密切关系,在胃癌,p53抑制基因的突变发生率变化于4%~64%之间,这种明显的差异多因测定p53基因方法的不同以及研究范围仅限于某个特定的组织学类型所致。 相似文献
78.
失血性休克为外、妇科常见病例,具有病情紧急、失血量大、凶险危重等特点,急救护理十分关键。在抢救上需要医护同步抢救。在手术中,保证有效循环的维持,是手术室护士的重要职责,在手术抢救及麻醉过程中,必须掌握好静脉输液通路的最佳选择,它是保证抢救失血性休克成功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