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49篇
药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9 毫秒
61.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optometry as a professional discipline in New South Wales, and describes the history of legislation,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 optometry in that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62.
刘新婷  张芳  吕帆 《眼科研究》2012,30(4):353-357
背景 为获得准确的屈光不正度数,需要对初诊的屈光不正儿童进行充分的睫状肌麻痹验光,但是如何选择睫状肌麻痹剂存在争议. 目的 观察环戊通和阿托品对屈光不正低龄儿童睫状肌麻痹效果是否存在差异,为研究临床上环戊通是否可以替代阿托品进行部分低龄儿童的睫状肌麻痹验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采用自身配对设计的方法,在检查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和配合下,对80例160眼、年龄4~9周岁的屈光不正儿童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先使用质量分数1%硫酸环戊通滴眼液点眼,每5分钟1次,共3次,末次点眼45 min后行验光检查;3d后再使用质量分数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点眼,每天点眼3次,连续3d,于第4天复查验光;比较两种药物散瞳后电脑验光、检影验光及残余调节的屈光度值差异.结果 散瞳前和应用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后的电脑验光值分别为(0.55±3.52)D和(2.22±3.52)D,差值为(1.66±1.6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2,P=0.00);应用1%硫酸环戊通滴眼液后电脑验光值为(1.74±3.46)D,与应用1%阿托品后的电脑验光值相比差值为(0.48±0.4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8,P=0.00).两种药物散瞳后的电脑验光值之间呈明显的阳性相关(R2=0.98,P=0.00).利用红外线验光仪测量残余调节,1%环戊通滴眼液和1%阿托品凝胶散瞳后测量的残余调节值分别为(0.32±0.44)D和(0.05±0.41)D,差值为(0.27±0.5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P=0.00).按屈光类型分为近视组、低中度远视组和高度远视组,两种药物散瞳后电脑验光的差值近视组为(0.31±0.37)D,低中度远视组为(0.56±0.48)D,高度远视组为(0.59±0.50)D;近视组明显低于低中度远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P=0.00).4~6岁组两种药物散瞳后电脑验光的差值为(0.61±0.53)D,7~9岁组差值为(0.49±0.39)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P=0.23).因“调节”隐藏的屈光度值与两种药物散瞳后电脑验光的差值呈弱相关(r=0.43,P=0.00). 结论 1%硫酸环戊通滴眼液点眼和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点眼对低龄儿童均能起到使调节放松的作用,两种药物的差值主要表现在远视儿童中.因此临床上对于远视儿童的散瞳验光最好应用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  相似文献   
63.
依据我们所得出的屈光不正与模糊视力的关系式,L=log(1.16738 基础视力)log(58.84+k/58.84-k)-logp-logk+5,设计并制作出环形散光表及瞳孔值校正尺。对需要验光配镜的屈光不正眼诊断后,先测量其瞳孔直径,然后再看环形散光表,记录其所见模糊区的形状及二条主要径线上的最小可辨模糊环,再查瞳孔值校正尺,便能得出一个较为可靠的镜片类型及屈光不正度。经临床试用表明,用本法所测结果与实际配镜处方相比,其符合率为76~95%,其准确性稍优于日本TOPCON公司出产的RM-200B型电脑验光仪的检查结果,稍低于散瞳检影验光的结果。但本法简化了屈光不正眼的配镜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供临床验光配镜时使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从临床应用的角度出发,介绍一种NL-Ⅱ型验光试镜架的设计和应用.方法:通过比较,得出NL-Ⅱ型试镜架比传统器械具有的优势.结果:NL-Ⅱ型试镜架比传统器械具有可调散光轴位、瞳距、镜腿、鼻托等,且重量轻,更加契合人体生理特点,满足检查需要.结论:NL-Ⅱ型验光试镜架方便而准确地获取各种测量参数,佩带舒适,达到了很好的试镜目的,目前已投入临床应用.但从临床角度出发还有改进的空间.  相似文献   
65.
不同人工晶状体眼的波阵面像差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3种不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晶状体眼的波阵面像差及成像质量的差异。方法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76例(80只眼)(丙烯酸酯26只眼;水凝胶27只眼;硅凝胶27只眼),术后3个月时使用WASCA波阵面像差仪。在瞳孔直径4.0mm时,测量人工晶状体眼的各项波阵面像差指标,对检查结果中的慧差、球差、总像差、总高阶像差以及从Z(2,-2)到Z(4,-4)的Zemike常数,个组间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除了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的总高阶像差(S3+S4)稍高于硅凝胶人工晶状体(P=0.011),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的Z(3,1)高于水凝胶人工晶状体(P=0.038)。其余指标间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在自然瞳孔下,3种人工晶状体眼的波阵面像差除丙烯酸酯总高阶像差稍高之外,其他指标基本无差异。3种人工晶状体眼的视网膜成像质量可能无区别。(中华眼科杂志,2006,42:387-390)  相似文献   
66.
温州医学院与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联合培养眼视光学博士项目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个项目的成功源于合作双方始终贯彻了优势互补的办学思路,并在学制体系的优势互补、课程体系的优势互补、师资与办学条件的互补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7.
ABSTRACT

Epidemiological information is expected to be used to develop key aspects of eye care such as to control and minimise the impact of diseases, to allocate resources, to monitor public health actions, to determine the best treatment options and to forecast the consequence of diseases in populations.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are expected to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revalence and/or incidence of eye diseases or conditions. To determine prevalence is necessary to perform a cross-sectional screening of the population at risk to ascertain the number of cases.

The aim of this review is to describe and evaluate capture-recapture methods (or models) to ascertaining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s with a disease (e.g. diabetic retinopathy) or condition (e.g. vision impairment) in the population.

The review covers the fundamental aspects of capture-recapture methods that would enable non-experts in epidemiology to use it in ophthalmic studies. The review provides information about theoretical aspects of the method with examples of studies in ophthalmology in which it has been used. We also provide a problem/solution approach for limitations arising from the lists obtained from registers or other reliable sources.

We concluded that capture-recapture models can be considered reliable to estimate the total number of cases with eye conditions using incomplete information from registers. Accordingly, the method may be used to maintain updated epidemiological information about eye conditions helping to tackle the lack of surveillance information in many regions of the globe.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一种改良液晶视力表实际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医护人员33例,男8例,女25例,年龄(27.4±8.5)岁,先使用灯箱视力表再使用改良液晶改装后的液晶视力表对其进行视力检测。由同一名检查者对受检者双眼进行测量。使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和Bland-Altman法评估2种测量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灯箱视力表和改良液晶视力表测量的视力值分别为4.2~5.2(4.9)和4.2~5.1(4.9),2种方法测量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07,P>0.05)。Bland-Altman图显示2种测量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95%一致性界限为-0.168~0.162。结论 应用改良液晶视力表检查视力和灯箱视力表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对于特殊患者,改良液晶视力表或许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69.
目的建立暗焦点的测量方法,检测我军飞行员暗焦点的分布特征. 方法暗焦点检查仪由激光发射源、箱体、观察孔、视标、调节手柄等组成.测量范围+5.0 D~-5.0 D,综合精度为±0.15 D,激光图像显示时间1.0 s,间隔5.0 s.随机抽取90名男性现役军事飞行员,年龄25~53岁,飞行时间500~6 000 h;军校近视眼学员81名,正视眼38名.被检者在暗环境适应5 min,先测右眼,后测左眼,重复3次取平均值. 结果飞行员左、右眼的暗焦点平均值分别为-1.08 D和-1.17 D,标准差为0.75 D和0.74 D.近视学员左右眼的暗焦点值分别为-3.04 D和-3.08 D.3类人群的暗焦点基本均成正态分布.飞行员随着年龄的增加暗焦点值降低,方差分析P<0.05.不同飞行时间各组之间未见有明显差异. 结论暗焦点检查仪能满足暗焦点的检测需要.在国内首次获得了军事飞行员和近视学员暗焦点的均值和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70.
睫状肌麻痹下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了解电脑验光能否取代检影验光,方法:随机选择门诊睫状肌麻痹下的屈光不正患者的301例602眼(1例除外)全部进行远近眼力,外眼和眼底检查,均无眼前节炎症,白内障、眼底病和其他眼疾,使用日本生产的7100型自动验光仪先作电脑验光、再作检影验光。然后选其中双眼均为复性近视散光和复性远视散光者进行对比。结果:两种验光测得的散光轴轴向相同或极相近似,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复性近视散光眼,散光轴轴向的屈光度,电脑验光比检影验光平均每眼高-1.00D,经统计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在复性远视散光组,散光轴轴向的屈光度,电脑验光比检影验光平均每眼低+1.00D,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电脑验光检测复性近视散光和复性远视散光患者的散光轴轴向,接近于检影验光的结果,但其所测得的屈光度误差的精确度却超过了0.12-0.25D,故电脑验光还不能取代检影验光,因电脑验光简便,快速、可为检影验光提供参考,并可用于屈光不正的群体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