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889篇
  免费   24527篇
  国内免费   21298篇
耳鼻咽喉   1502篇
儿科学   4037篇
妇产科学   2709篇
基础医学   18250篇
口腔科学   3152篇
临床医学   88483篇
内科学   29763篇
皮肤病学   2350篇
神经病学   6862篇
特种医学   64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46篇
外科学   16560篇
综合类   110434篇
预防医学   27061篇
眼科学   5469篇
药学   52151篇
  509篇
中国医学   73224篇
肿瘤学   18707篇
  2025年   7篇
  2024年   4080篇
  2023年   12279篇
  2022年   14195篇
  2021年   16289篇
  2020年   11577篇
  2019年   11519篇
  2018年   6478篇
  2017年   11207篇
  2016年   11848篇
  2015年   12485篇
  2014年   16365篇
  2013年   17367篇
  2012年   26854篇
  2011年   31720篇
  2010年   31255篇
  2009年   30414篇
  2008年   33219篇
  2007年   29461篇
  2006年   27681篇
  2005年   23558篇
  2004年   20970篇
  2003年   11599篇
  2002年   9820篇
  2001年   7223篇
  2000年   6573篇
  1999年   5610篇
  1998年   3590篇
  1997年   2528篇
  1996年   2124篇
  1995年   1834篇
  1994年   1887篇
  1993年   2441篇
  1992年   2334篇
  1991年   2392篇
  1990年   1981篇
  1989年   1761篇
  1988年   1409篇
  1987年   846篇
  1986年   503篇
  1985年   205篇
  1984年   108篇
  1983年   57篇
  1982年   5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研究不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 (CAPD)患者腹透液中转移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水平及影响因素对腹膜小分子物质清除功能的影响。方法 测定CAPD患者血浆中和腹透液中TGF β1 、IL 6、TNF、CRP(C反应蛋白 )水平 ;同时统计CAPD患者腹透液葡萄糖含量、交换量、次数、留腹时间及腹膜炎次数 ;计算CAPD患者KpT V、Cpcr。结果 CAPD患者血浆中IL 6、TNF、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人 ,P <0 .0 5~ 0 .0 1;透析第 12月 (KpT V +Cpcr) 2较第 3月下降超过 10 %的CAPD患者其腹透液中TGF β1、IL 6、TNF、CRP、葡萄糖浓度、腹膜炎次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0 .0 1;腹透液中TGF β1 与IL 6、TNF、CRP、腹透液中葡萄糖浓度呈正相关 ,P <0 ..0 5~ 0 .0 1,与腹膜炎次数无关 ;腹透液中CRP与葡萄糖浓度、腹膜炎次数呈正相关 ,P <0 .0 5~ 0 .0 1,与腹膜交换量、次数、留腹时间无关。结论 CAPD患者体内确实存在慢性炎症状态 ,其炎症标志性因子CRP与腹透液葡萄糖浓度、腹膜炎次数有关 ,CAPD患者腹膜物质转运功能丧失与TGF β1 、IL 6、TNF、CRP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992.
为避免胸膜腔穿刺损伤肋间血管 ,针对与之密切相关的肋间后动脉的主要分支进行仔细解剖并测量 ,为临床胸膜腔穿刺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材料和方法选择 2 0例 40侧成人标本 (男女不限 ) ,均经1 0 %福尔马林固定 ,肉眼观察无明显的脊柱侧曲及血管变异。仔细解剖肋间后动脉的主要分支 -侧副支 ,并用游标卡尺测量侧副支起始处的管径、与肋间后动脉主干之间夹角、起始处向外下达下位肋骨上缘处之间距离、与椎体侧缘距离、起始处体表投影点距后正中线之间距离。结 果结果见附表。附表 肋间后动脉主要分支 -侧副支的观测结果肋序管径 ( mm) 与肋间…  相似文献   
993.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影像与病理诊断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及病理学的诊断要点。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11例经手术切除、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胰腺实性一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比较其影像和病理学特点。结果 (1)本病多发于30岁以下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2)CT、MRI表现为肿瘤内有实性和囊性结构,可分为3型;特征性表现为“浮云征”。(3)肿瘤大部分位于胰腺,多有完整包膜,不伴有胆总管扩张。(4)病理学特点为肿瘤实性部分由实性区、假乳头区及两者过渡区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囊性区由坏死、液化、陈旧性出血组成。(5)肿瘤的囊实性结构是形成“浮云征”的病理基础。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有相对特征性的影像和病理学表现,术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94.
经胼胝体穹隆间人路切除下丘脑内型错构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下丘脑内型错构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报告4例下丘脑内型错构瘤,采用右额后开颅经胼胝体-透明隔-穹隆间入路切除下丘脑内型错构瘤。结果4例均为儿童,男女为31,均以癫痫发作为主要症状,错构瘤为大部切除或部分切除,术后低钠血症1例,轻度尿崩1例,无其他合并症。随诊半年至1.5年,无任何癫痫发作。结论经胼胝体-透明膈-穹隆间入路是下丘脑内型错构瘤的最佳手术入路,错构瘤大部切除或部分切除即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95.
鼻衄为临床常见症状.诱因颇多,有反复发作者,根治不易。余于临床每施以加味一金散敷局部涌泉穴治之,效甚佳。现介绍如下。1方法取独头紫皮蒜1枚。捣烂如泥,加入吴茱萸粉10 g,用少许醋拌成糊状,取2 cm大小一团,外贴对侧涌泉穴(即左鼻衄贴右足,右鼻衄贴左足,双侧鼻衄则均贴),外用胶布固定。4 h~6 h即取下。但亦因人而异,以足底有较强刺激感为度。防止发泡而影响行走。2体会本方目U一金散加吴萸一味成方,一金散出于<肘后方>,用独头蒜一味,外治“鼻衄不止,诸药不验”。加入吴萸。乃取其透皮促进、引火下行之力,以加强疗效。本方对阴虚阳亢、热…  相似文献   
996.
硬膜外腔麻醉药中添加高粘性溶液可延长局麻药的作用时间[1,2 ] 。但临床麻醉中高粘性溶液的配置比较困难。菲克雪浓为临床常用的血浆代用品 ,配制方便。本文旨在观察菲克雪浓与 2 %利多卡因混合液在硬膜外麻醉中应用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ASA1~ 2级择期或急症腰骶部或下肢手术 4 0例 ,男 2 8例 ,女 12例 ,年龄 18~ 5 5a ,体重 4 2~ 73kg。下肢骨折手术 2 7例 ,人工骨股头置换术 3例 ,血管神经吻合术 3例 ,椎间盘摘除术 7例。随机分二组 ,Ⅰ组 :1.5 %利 菲混合液组 ,Ⅱ组 :单纯1.5 %利多卡因组 ,每组 2 0例。1.2 局麻…  相似文献   
997.
AmpC酶在主要肠杆菌科和非发酵菌中的携带率及耐药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修礼  刘晓宇  孙怡群  樊新 《医学争鸣》2003,24(23):2150-2153
目的:调查主要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菌产AmpC酶和ESBLs的状况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TTEK微生物自动分析仪和API鉴定系统鉴定病原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AmpC酶检测采用三维试验法;ESBLs检测采用双纸片确认试验。结果:主要肠杆菌科细菌产AmpC酶和ESBLs的阳性率分别为18.9%,52.8%,其中以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产酸克雷伯、阴沟肠杆菌为主,同时产2种酶的菌株占15.4%;绿脓杆菌产AmpC酶和ESBLs酶的阳性率分别为18.2%,,42.0%,同时产2种酶的菌株占13.6%;不动杆菌的产酶率均在8.0%以下,产酶菌的耐药率高于非产酶菌,除绿脓杆菌外,产AmpC酶菌株的耐药率高于产ESBLs菌株.主要肠杆菌科细菌对泰能(IMP)的敏感性为99.5%,而对舒普深(CPZ)的耐药率平均为13.8%;非发酵菌对IMP,马斯平(FEP)、CPZ的耐药率平均分别为20.4%,44.3%,18.6%.结论:主要肠杆菌科细菌的产酶率高于非发酵菌,产AmpC酶的菌株已近20.0%,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绿脓杆菌产ES-BLs的菌株也较高,也应该加强监控.对产酶菌引起感染的治疗应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联合治疗;对重症感染患的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重点应用泰能或舒普深治疗。  相似文献   
998.
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6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静注治疗眩晕症即时及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1 0 8例眩晕症患者分为治疗组 60例 ,对照组 48例 ,均于发病 2 4 h内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5 0 0 ml,复方丹参注射液 30 ml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 1 0 0 mg利多卡因 ,稀释于 1 0 %葡萄糖 45 ml内 ,以 3ml/min的速度缓慢静推 ,每日 1次 ,两组均连用 2个疗程 ,观察治疗后 4h及 2 4 h的即时及 1 0 d长期疗效。结果 :治疗组远期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且短时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5 )。结论 :利多卡因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及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眩晕症有良好的远期临床疗效和短时症状缓解疗效 ,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及研究。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研究环氧化酶 2及其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和血管生成因子VEGF、FGF 2间的关系 ,从而探讨环氧化酶 2对结肠癌肝转移瘤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 :以细胞培养法建立稳定的结肠癌细胞株HT 2 9和HCT 116 ,利用脾切除法建立结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 ,免疫组化检测结肠癌肝转移瘤VEGF、FGF 2蛋白表达。结果 :结肠癌肝脏转移率 ,HT 2 9组、HCT 116组、塞来昔布组分别为 83 33%、16 6 7%、33 33%。肝脏转移瘤VEGF、FGF 2的表达 ,HT 2 9组与HCT 116组、塞来昔布组比较均表达增强 ,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 0 1~ 0 0 5 ) ;塞来昔布组与HCT 116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环氧合酶 2与结肠癌肝转移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其高表达促进了结肠癌肝转移瘤新生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是上调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FGF 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索儿茶酚-邻-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同强迫症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技术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测定120例强迫症(OCD)患者和130例健康对照者的基因型;根据Yale-Brown强迫量表评分将强迫症划分亚型。结果:强迫症患者COMT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与健康对照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强迫行为组与强迫思想组的COMT基因型分布存在差异;G/A基因型多见于强迫行为组。结论:COMT基因多态可能对强迫症的发病没有直接的作用,但G/A基因型可能对症状是否表现为强迫动作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