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3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7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97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5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The primate amygdala is composed of multiple subnuclei that play distinct roles in amygdala function. While some nuclei have been areas of focused investigation, others remain virtually unknown. One of the more obscure regions of the amygdala is the paralaminar nucleus (PL). The PL in humans and non-human primates is relatively expanded compared to lower species. Long considered to be part of the basal nucleus, the PL has several interesting features that make it unique. These features include a dense concentration of small cells, high concentrations of receptors for 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nd benzodiazepines, and dense innervation of serotonergic fibers. More recently, high concentrations of immature-appearing cells have been noted in the primate PL, suggesting special mechanisms of neural plasticity. Following a brief overview of amygdala structure and function, this review will provid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embryology, anatomical connectivity,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cytoarchite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PL. Our conclusion is that the PL is a unique subregion of the amygdala that may yield important clues about the normal growth and function of the amygdala, particularly in higher species.  相似文献   
132.
白癜风患者血浆与皮肤组织液神经肽Y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神经肽Y(NPY)与白癜风发病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40例白癜风患者血浆NPY浓度,并与23例正常对照对照者比较,同时测定其中的25例患者白斑与非白斑部位皮肤组织液NPY浓度,结果:患者血浆NPY水平均比正常对照者显著增高,寻常型与节段型白癜风患者白斑部位皮肤组织液NPY浓度与非白斑部位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NPY与白癜风的发病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3.
不同肥胖程度儿童血浆NPY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神经肽Y(NPY)是与摄食行为有关的一种神经内分泌因子,可能与单纯性肥胖的发生有关。该文探讨NPY在不同程度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浆中的水平及其在单纯性肥胖症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6~13岁肥胖程度不同的单纯性肥胖儿童105例(轻度、中度、重度肥胖各35人)和35名正常体重儿童,用放免法测定血浆NPY,比较肥胖组与对照组及不同肥胖程度组之间NPY水平的差异性。结果:单纯性肥胖组血浆NPY水平(170.75±37.05)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26.97±32.17)pg/ml;轻度肥胖组(152.89±30.82)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低于中、重度组(173.66±37.25)pg/ml、(185.71±35.97)pg/ml;中度肥胖组与重度肥胖组间无差异。结论:NPY在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浆中明显升高,在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生、发展中均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4.
与人体肥胖相关的神经肽Y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克隆与肥胖相关的人神经肽Y(NPY)基因,并鉴定该克隆基因序列的正确性.方法 根据GeneBank中收录的NPY基因序列,设计该基因上下游序列,经过PCR反应合成NPY的cDNA.然后与pET28a+载体重组,筛选阳性克隆和DNA序列分析鉴定,测序后与GeneBank中NPY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和序列分析.结果 PCR扩增出一个100 bp左右的DNA片段,与载体重组后和DNA序列分析鉴定,DNA序列分析显示克隆的DNA片段是人NPY基因.且所克隆的基因共编码3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4.2 kD,与GeneBank中NPY基因序列同源性达100%.结论 克隆的人NPY基因与Genebank中NPY序列完全一致,为进一步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深人研究NPY与人体肥胖发生、发展及转化等相关作用机制及应用该基因进行其基因蛋白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大鼠小脑皮质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肽Y(NPY)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成年雌性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INT组),去卵巢组(OVX组)及雌激素处理组(E组)。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中雌二醇含量,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脑皮质内BDNF、NPY的表达水平。结果去卵巢大鼠体内雌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01);BDNF免疫阳性反应物分布于小脑皮质的蒲肯野氏细胞层,分子层及颗粒细胞层可见散在阳性细胞。NPY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蒲肯野细胞中。去卵巢大鼠小脑皮质BDNF、NPY的表达强度及阳性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E组较OVX组阳性产物的强度和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回升(P<0.001),但仍低于对照组。结论雌激素可促进大鼠小脑皮质内BDNF、NPY的表达,在维持和保护小脑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6.
137.
目的:筛选一组可检测乳腺癌循环癌细胞的标记物基因,分析乳腺癌患者相对循环癌细胞数(Lc)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方法:收集乳腺癌患者142例(乳腺癌组)和正常女性60人(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标本。利用CGAP提供的SAGE Genie数据库中数字基因表达演示工具,筛选一组可用于检测乳腺癌循环癌细胞的标记物基因(FAM83A、NPY1R和KRT19)。应用定量巢式PCR方法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中标记物基因的表达水平,并通过公式计算患者Lc值。结果:在乳腺癌组患者外周血中肿瘤标记物基因FAM83A、NPY1R和KRT19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142例乳腺癌患者中有113例(79.6%)至少表达1个肿瘤标记物基因。乳腺癌患者Lc值与其临床分期和远处转移有关联(P<0.001)。Kaplam-Meier生存曲线,Lc值小于2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长于Lc值大于2者(P=0.005)。结论:筛选了一组检测乳腺癌外周血循环癌细胞的标记物基因,联合该组基因计算的Lc值与患者临床分期和远处转移有关联,并可辅助判断乳腺癌预后。  相似文献   
138.
电针督脉经穴为主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及NPY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电针督脉经穴为主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探讨其发生机理,寻找腧穴之间的协同或拮抗作用。方法:四血管阻断(4VO)法造模。以电针督脉经穴为主,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脑中NPY浓度变化。结果:电针各组与模型组比较,水迷宫试验中寻找平台时间明显缩短;相同时间内跨越原平台及其余三象限相应平台处次数明显增加;脑组织中NPY浓度明显降低。各电针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电针可明显改善拟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三种腧穴配伍处方在本实验中未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9.
目的 观察肾衰养真胶囊对慢性肾衰竭(CRF)营养不良大鼠下丘脑神经肽Y(NPY)mRNA及原阿片黑皮素(POMC)mRNA的表达及其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含0.5%腺嘌呤及4%酪蛋白饲料联合喂养的方法制作CRF营养不良大鼠模型,观察其营养不良发生时间,符合CRF营养不良模型的随机分为模型组、肾衰养真胶囊组和开同组.治疗4周后,检测下丘脑NPY mRNA和POMC mRNA表达水平.结果 肾衰养真胶囊组大鼠营养状况明显改善,下丘脑的NPY mRNA表达上调及POMC mRNA表达下调.结论 肾衰养真胶囊可改善CRF营养不良大鼠的营养状况,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下丘脑NPY mRNA表达,下调下丘脑POMC mRNA表达,从而促进大鼠摄食.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探讨了女性小儿单纯性肥胖症患儿血清瘦素(leptin)、神经肽Y(NPY)和脂联素(ADP)的含量变化及相关性。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2例女性小儿单纯肥胖症患者进行了血清leptin、NPY和ADP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女性小儿作比较。结果:女性小儿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血清leptin、NPY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女童组(P〈0.01),而ADP水平则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女童组(P〈0.01),且血清leptin水平与NPY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r=0.6014,P〈0.01),与ADP水平呈明显的负相关(r=-0.4786,P〈0.01)。结论:检测女性小儿单纯性肥胖症患儿血清leptin、NPY和ADP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指导临床实践均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