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4638篇 |
免费 | 15085篇 |
国内免费 | 443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40篇 |
儿科学 | 2586篇 |
妇产科学 | 1482篇 |
基础医学 | 32261篇 |
口腔科学 | 3255篇 |
临床医学 | 9476篇 |
内科学 | 22528篇 |
皮肤病学 | 3022篇 |
神经病学 | 12784篇 |
特种医学 | 487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3篇 |
外科学 | 11075篇 |
综合类 | 15142篇 |
现状与发展 | 26篇 |
预防医学 | 5889篇 |
眼科学 | 1385篇 |
药学 | 19254篇 |
41篇 | |
中国医学 | 5354篇 |
肿瘤学 | 127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92篇 |
2023年 | 2618篇 |
2022年 | 5404篇 |
2021年 | 6454篇 |
2020年 | 5558篇 |
2019年 | 5994篇 |
2018年 | 5837篇 |
2017年 | 5647篇 |
2016年 | 5286篇 |
2015年 | 5963篇 |
2014年 | 8606篇 |
2013年 | 9163篇 |
2012年 | 7788篇 |
2011年 | 9180篇 |
2010年 | 7382篇 |
2009年 | 7297篇 |
2008年 | 7282篇 |
2007年 | 6366篇 |
2006年 | 5539篇 |
2005年 | 5022篇 |
2004年 | 4427篇 |
2003年 | 3931篇 |
2002年 | 3003篇 |
2001年 | 2644篇 |
2000年 | 2203篇 |
1999年 | 2037篇 |
1998年 | 2044篇 |
1997年 | 1922篇 |
1996年 | 1730篇 |
1995年 | 1639篇 |
1994年 | 1555篇 |
1993年 | 1433篇 |
1992年 | 1045篇 |
1991年 | 892篇 |
1990年 | 821篇 |
1989年 | 675篇 |
1988年 | 607篇 |
1987年 | 568篇 |
1986年 | 663篇 |
1985年 | 1001篇 |
1984年 | 1014篇 |
1983年 | 759篇 |
1982年 | 795篇 |
1981年 | 662篇 |
1980年 | 578篇 |
1979年 | 501篇 |
1978年 | 326篇 |
1977年 | 268篇 |
1976年 | 283篇 |
1975年 | 18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991.
目的:观察紫正地黄汤对颈深间隙感染大鼠炎性小体NLRP3的影响,探析紫正地黄汤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取15月龄SD雄性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紫正地黄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各组均参照毛氏方法制作颈深间隙感染模型,建模成功后连续用药5 d。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及颈部感染灶的改变,分别用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IL-1β和IL-18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病灶局部组织的NLRP3及casepase-1蛋白的表达量,并观察病灶局部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造模后大鼠出现发热、精神不振、呼吸困难、局部红肿化脓,病灶局部组织NLRP3、casepase-1的表达及血清IL-1β和IL-18水平较空白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对照组和紫正地黄汤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的全身症状及局部红肿化脓等表现均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各治疗组NLRP3、casepase-1、IL-1β和IL-18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紫正地黄汤中剂量组大鼠NLRP3、casepase-1、IL-1β和IL-1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紫正地黄汤高剂量组对NLRP3及其下游炎性因子的调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紫正地黄汤低剂量组对NLRP3、casepase-1、IL-1β和IL-18的下调作用弱于对照组(P<0.05);紫正地黄汤高、中、低剂量组大鼠NLRP3、casepase-1、IL-1β和IL-18的表达呈递增趋势(P<0.05)。结论:紫正地黄汤对颈深间隙感染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控NLR径路实现抗炎作用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PI3K、AKT在寻常型银屑病(PV)进行期斑块状皮损角质形成细胞(KCs)中的表达水平及作用.方法 临床上收集22例PV患者进行期斑块状皮损以及18例正常皮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等方法检测22例PV患者进行期斑块状皮损和18例正常皮肤组织中KCs的Survivin、PI3K和AKT表达,并分析它们在PV皮损KCs中的相关性.使用小干扰RNA(siRNA)在HaCaT细胞中沉默AKT,并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Survivin的表达水平.结果 PV皮损KCs中Survivin、PI3K和AKT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皮肤组织.PV皮损KCs中Survivin和PI3K mRNA表达成正相关(r=0.4510;P=0.0351);PV皮损KCs中Survivin和AKT mRNA表达成正相关(r=0.4423;P=0.0393);在HaCaT细胞中,沉默AKT后可引起Survivin的表达下调.结论 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与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PV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单克隆抗体与伊立替康联合应用体外对抑制小细胞肺癌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CCK8检测bFGF单克隆抗体联合伊立替康对小细胞肺癌株H223增殖的抑制作用.Annegin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新型bFGF单克隆抗体联合伊立替康对小细胞肺癌株H223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分析bFGF-mAb联合CPT-11对AKT和ERK1/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 bFGF单克隆抗体、伊立替康剂量依赖性抑制小细胞肺癌株H223的增殖,bFGF单克隆抗体组、伊立替康组及bFGF单克隆抗体联合伊立替康组对小细胞肺癌株H223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8.73%、21.96%、54.30%,联合用药组抑制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bFGF单克隆抗体、伊立替康剂量依赖性诱导小细胞肺癌株H223的凋亡,bFGF单克隆抗体组、伊立替康组及bFGF单克隆抗体联合伊立替康组诱导小细胞肺癌株H223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2.7%、4.3%、6.5%,联合用药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bFGF单克隆抗体组、CPT-11组及bFGF单克隆抗体联合CPT-11组可明显抑制p-AKT蛋白和p-ERK1/2蛋白的水平,差异有显著性,而对AKT、ERK1/2蛋白则影响不大.bFGF抗体联合CPT-11一方面通过抑制p-AKT蛋白和p-ERK1/2蛋白的水平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结论 bFGF单克隆抗体联合伊立替康对小细胞肺癌株H223具有协同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有关.信号通路分析结果表明bFGF单克隆抗体联合伊立替康能有效阻断与bFGF相关的MAPK/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SV)对脂肪变性肝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以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uin 3,Sirt3)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用0.2 mmol/L棕榈酸(palmitic acid,PA)处理HepG2细胞24 h建立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再用40 μmol/L RSV和/或50 μmol/L Sirt3抑制剂3-TYP处理24 h.实验分为对照组、PA组、PA+ RSV组、PA+ RSV+ 3-TYP组、PA+ 3-TYP组.用相关试剂盒检测甘油三酯(TG)含量、沉默调节蛋白3(sirtuin 3,Sirt3)活性、ATP合酶活性、ATP生成量以及线粒体基础呼吸率,使用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Westernblot检测Sirt3蛋白表达.Sirt3 siRNA处理HepG2细胞后再用PA和/或RSV处理,分析ROS和甘油三酯含量.结果 相对于PA组,PA+RSV组HepG2细胞的甘油三酯、ROS含量明显降低(P<0.05),ATP合酶活性、ATP生成量和基础呼吸率明显提高(P<0.05).而3-TYP或Sirt3 siRNA处理后,RSV的上述作用被削弱(P<0.05).结论 RSV通过上调脂肪变性肝细胞Sirt3的表达与活性而改善其线粒体功能.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建立睾丸prolactin family 3,subfamily c,member 1(Prl3c1)过表达转基因(TG)小鼠,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设计引物扩增insulin like 3(Insl3)、Prl3c1、Insl3PA片段,通过融合PCR,形成Insl3-Flag-Prl3c1-Insl3 PA片段,构建pPrl3c1转基因载体,测序验证.通过受精卵原核注射,建立TG小鼠.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方法鉴定转基因表达情况.采用ELISA方法检测3月龄TG小鼠与野生型对照(WT)小鼠睾酮基础水平;并测定5 U/10 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gonadotropin,HCG)刺激后,TG与WT小鼠睾酮水平(n=6).结果 免疫荧光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片段表达于TG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G小鼠睾丸形态学未见明显异常.此外,TG小鼠基础睾酮水平与WT小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1 ±0.34) ng/mL vs (2.51 ±0.35) ng/mL,P>0.05],但在HCG刺激后,TG小鼠睾酮水平低于WT小鼠[(5.35±0.83) ng/mL vs(7.56±1.17) ng/mL,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Prl3c1过表达减弱HCG刺激的STAR表达(P<0.01).结论 成功建立了Prl3c1 TG小鼠,体内功能研究显示Prl3c1参与睾酮产生.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多梳基因蛋白EZH2对鼻腔NK/T淋巴瘤细胞放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MTS实验测定NK/T淋巴瘤细胞株SNK6对吉西他滨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利用线性二次模型拟合测定干扰EZH2对SNK6细胞的放疗增敏比(SER);通过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和 PARP的断裂带的水平;用免疫荧光检测EZH2干扰后对放射引起的DNA损伤的影响.结果 干扰EZH2降低吉西他滨的IC50约为2.54倍,并提高吉西他滨药物引起的凋亡.沉默EZH2能够提高SNK6细胞的放疗敏感性,SER=5.855;提高射线引起的细胞凋亡,并增加细胞凋亡蛋白断裂带的产生;增加射线诱导的DNA损伤.结论 EZH2可以提高NK/T淋巴瘤细胞的放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设计操作简单?成本低?便携和易于实现自动化等特点的小型化现场病原体检测系统,实现在传染病疫情爆发现场对传染病病原体的快速检测?方法:设计一款封闭式病原体检测卡盒,可进行一体化病原体核酸检测,并创新性地采用3D打印技术对该卡盒进行迭代设计和制造?在此基础上,研发与之配套的全自动便携式核酸检测系统,整套系统可自动化完成病原体核酸的单重检测或多重检测?结果:在卡盒和全自动便携式核酸检测系统设计完成后,分别对其进行各项性能的测试,如卡盒的气密性和移液性能,混匀性能等,测试结果均能满足病原体核酸检测的要求?以百日咳杆菌为代表,将整套系统应用于实际的病原体核酸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卡盒系统可自动化完成核酸检测?结论:该系统能够成功地完成现场传染病从样本输入到结果输出的自动化一体化检测过程,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分别观察胰高血糖素在空质粒转染组和14-3-3β蛋白过表达组对HepG2细胞糖异生的影响,并对14-3-3β蛋白介导此现象出现的可能原因初步探讨。方法 对转染空质粒或14-3-3β质粒低糖培养基培养的HepG2细胞分别在有无胰高血糖素作用下,进行培养基中葡萄糖产量的测定并观察糖异生关键酶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用免疫共沉淀的方法判定稳定转染胰高血糖素受体的293细胞在胰高血糖素对待下,14-3-3β蛋白与胰高血糖素受体结合的变化。结果 在未加及加入胰高血糖素对待下,14-3-3β转染组与空质粒对照组相比葡萄糖产量降低(P均<0.05);糖异生关键酶表达量降低(P均<0.05);免疫共沉淀显示胰高血糖素受体、14-3-3β蛋白与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三者处于结合状态,且在胰高血糖素作用下14-3-3β蛋白与胰高血糖素受体结合减少而与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增多(P均<0.05)。结论 过表达14-3-3β蛋白可起到抑制胰高血糖素的糖异生作用且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可能与其同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间的相互作用及产生的后续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999.
李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7,27(1):32-36,48
目的研究抑制IGFBP2、IGFBP3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对卵巢癌的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siRNA干扰IGFBP2、IGFBP3在卵巢癌细胞株SKOV3中的表达,CCK-8试剂盒检测SKOV3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SKOV3的凋亡情况,transwell实验、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SKOV3的迁移与侵袭;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顺铂(5、10、20μg/m L)对SKOV3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采用siRAN干扰IGFBP2、IGFBP3在卵巢癌SKOV3中表达后,与对照组相比SKOV3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凋亡增加,迁移与侵袭功能下降。结论抑制IGFBP2、IGFBP3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对卵巢癌的迁移与侵袭起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竹节香附素A(Raddeanin A,RA)在体外对胃癌细胞BGC-823的周期阻滞作用及对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检测RA对人低分化细胞BGC-823细胞的增殖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A对BGC-823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RA对BGC-823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其对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RA在给药12、24、48h后,与对照组相比,对BGC-823细胞的增殖抑制有显著效果,呈现时间-浓度依赖关系。流式细胞周期结果显示,RA作用于人胃癌细胞BGC-823 12h后,S期比例与对照组相较显著上升,而G2/M期比例下降,表明细胞被阻滞于S期。在浓度为8、16μmol/L时,镜下显示迁移过去的胃癌细胞数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A能下调p-STAT3蛋白的表达。结论?RA能有效抑制人胃癌细胞的增殖并阻滞其细胞周期于S期,并且抑制STAT3信号通路中p-STAT3的表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