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4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38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432篇
临床医学   257篇
内科学   49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57篇
外科学   218篇
综合类   355篇
预防医学   48篇
药学   140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培养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建立便捷,成熟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方法:本实验对常用的培养方法加以改进,采用胰蛋白酶及Ⅰ型、Ⅱ型胶原酶共同消化法,分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并对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的存活率、活力及纯度进行鉴定。结果:分离的心肌细胞存活率为96%,培养3 d后有60%~80%的细胞开始搏动,搏动频率平均50次/min,心肌细胞纯度在75%以上。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是成熟,可靠的。  相似文献   
72.
目的:评价自行研制的Sigma新一代声学造影剂经周围静脉注射心肌声学显象效果。方法:对10条闭胸犬麻醉后经周围静脉注射Sigma造影剂(1ml/kg)进行心肌声学造影。同时观察其对实验犬心率、血压的影响。结果:注射Sigma造影剂共45次,心肌显影成功率100%,心肌显影强度2级25%(11次)、3级75%(34次)。心肌显影-时间强度曲线,造影前前壁、侧壁、后壁峰值密度(PI)分别为:0.6±0.09、0.7±0.095、0.68±0.07;曲线下面积(AUC)为0.2±0.015、0.22±0.21、0.21±0.02。心肌造影后前壁、侧壁、后壁PI分别为:11.9±1.1、10.9±0.9、10.8±1.0;AUC为13±1.3、11.7±1.05、12.7±1.2,造影前、后PI、AUC差异显著,P<0.01。造影后心率、血压均无影响。结论:Sigma新型声学造影剂具有良好的心肌显象作用,可用于评价心肌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疗效。方法:对76例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MI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发病至溶栓时间的6h为界分组,比较两组病例的疗效。结果:本组冠脉再通率73.7%;轻度出血发生率11.8%,病死率15.8%,主要死因:心脏泵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6h组的冠脉再通率、轻度出血发生率、病死率分别是:84.0%、10.0%、8.0%;6~12h组分别是53.8%、15.4%、30.8%;两组冠脉再通率、病死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分别<0.01,<0.05);轻度出血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可以显著提高AMI的救治疗效,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74.
背景 鸟苷酸环化酶偶联受体A(GC-A)为心钠素(ANP)和脑钠素(BNP)的共有受体,ANP和BNP通过与GC-A结合引起利尿、利钠及扩血管作用,并可抑制肾素和醛固酮分泌,GC-A基因敲除小鼠表现为高血压、心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目的 探讨高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依普利酮对鸟苷酸环化酶偶联受体A基因敲除(GC-A-KO)小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12周龄GC-A-KO雄性小鼠21只分成对照组(n=7)、依普利酮组[e-KO组,n=7,100 mg/(kg·d)×4周]和肼苯哒嗪组[h-KO组,n=7,10 mg/(kg·d)×4周],另有野生型(WT)小鼠7只用于测定血压、心率及组织学分析.小鼠于16周龄时处死,计算心脏与体质量比值(HW/BW);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和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和管腔面积之比(PVCA);半定量RT-PCR法检测心室胶原纤维Ⅰ和胶原纤维Ⅲ mRNA在心肌组织表达.结果 依普利酮组和肼苯哒嗪组收缩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分别为(103.2±4.2)和(99.6±6.2)vs(130.6±9.2)mm Hg,P均<0.01];依普利酮组的HW/BW为(4.7±0.3)mg/g低于对照组(5.9±0.5)mg/g(P<0.05),而肼苯哒嗪组HW/BW为(6.8±0.3)mg/g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依普利酮组的CVF、PVCA及胶原纤维Ⅰ和胶原纤维Ⅲ mRNA的表达下降(P<0.01、0.05和0.05),纤维化程度减轻;肼苯哒嗪组尽管血压下降程度与依普利酮组相似,但CVF、PVCA及胶原纤维Ⅰ和胶原纤维Ⅲ mRNA的表达均增加(P均<0.05),纤维化程度加重.结论 依普利酮可独立于血压改善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类方对心肌细胞凋亡干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35条犬随机分成对照组、心肌缺血组、丹参饮组、血府逐瘀汤组、失笑散组、活络效灵丹组、桃红四物汤组,每组5条。采用HE染色及DNA末端标记法(TUNEL)分别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无细胞变性与坏死。仅见极少量凋亡阳性细胞:心肌缺血组与失笑散组有明显心肌组织坏死,心肌细胞凋亡增多;丹参饮组、血府逐瘀汤组、活络效灵丹组、桃红四物汤组心肌细胞坏死及凋亡均显著减轻。结论:血府逐瘀汤、活络效灵丹、桃红四物汤、丹参饮可有效抑制心肌细胞坏死及凋亡.减轻心肌细胞损伤,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而失笑散对急性缺血心肌无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6.
77.
粉防己碱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粉防己碱(Tet)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将16只杂种犬制作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心肌内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心肌梗死范围(MIS)等指标。结果表明:用药组MIS较对照组明显缩小,同时IL-1、TNF、PAF、MPO等炎性指标也较对照组明显为低,IL-1、TNF、PAF与MIS存在明显复相关关系,心肌MPO与MIS呈密切正相关。提示Tet具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8.
阿魏酸钠对离体大鼠心肌顿抑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心肌反复短暂缺血缺氧造成心肌顿抑,这种损伤不能立即恢复,并有累积效应。阿魏酸钠能促进顿抑心肌功能及代谢的恢复,减轻心肌超微结构的损害,降低钙超载。  相似文献   
79.
目的验证反转恢复实时快速小角度激发(IR-rttfl)成像的心肌T1量化方法。方法对仿体、健康志愿者和心肌坏死患者分别进行成像,在3.0T磁场中使用IR-rttfl的扫描方法量化心肌T1值,与MOLLI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并将T1量化的结果用于分析心肌的异常区域。结果 IR-rttfl方法将扫描时间缩短到6s以内,T1量化结果比MOLLI方法更准确,并且能够有效区分患者心肌的异常区域。结论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心律不齐造成的影响,提高心肌T1量化结果的准确性,对心肌坏死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提取物对缺氧诱导的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VEGF及其上游调控因子HIF-1α表达的影响,探讨芪苈强心胶囊抗心力衰竭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植块法培养2周龄SD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并鉴定,传代后将第二代细胞随机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缺氧干预组,缺氧干预+芪苈强心组。干预6h后收集细胞上清,提取细胞核蛋白及胞浆蛋白,利用ELISA,WesternBlot分别检测细胞上清液中VEGF含量及细胞内VEGF上游调控因子HIF-1α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氧干预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VEGF、HIF-1α表达增加,与缺氧干预组比较,芪苈强心干预组VEGF含量均进一步升高,HIF-1α也表现出相同趋势。结论芪苈强心提取物能够通过促进缺氧状态下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HIF-1α诱导的VEGF表达,这可能是芪苈强心发挥抗心力衰竭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