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689篇
  免费   6145篇
  国内免费   2721篇
耳鼻咽喉   541篇
儿科学   1120篇
妇产科学   1252篇
基础医学   12623篇
口腔科学   1075篇
临床医学   4145篇
内科学   9156篇
皮肤病学   1510篇
神经病学   6136篇
特种医学   14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5728篇
综合类   9011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3016篇
眼科学   776篇
药学   12554篇
  9篇
中国医学   2320篇
肿瘤学   11146篇
  2023年   1153篇
  2022年   1795篇
  2021年   2751篇
  2020年   2197篇
  2019年   2515篇
  2018年   2345篇
  2017年   2371篇
  2016年   2081篇
  2015年   2550篇
  2014年   3794篇
  2013年   4289篇
  2012年   3649篇
  2011年   4497篇
  2010年   3851篇
  2009年   3815篇
  2008年   3847篇
  2007年   3755篇
  2006年   3390篇
  2005年   3040篇
  2004年   2886篇
  2003年   2659篇
  2002年   2149篇
  2001年   1813篇
  2000年   1784篇
  1999年   1430篇
  1998年   1358篇
  1997年   1205篇
  1996年   1027篇
  1995年   886篇
  1994年   685篇
  1993年   613篇
  1992年   545篇
  1991年   470篇
  1990年   384篇
  1989年   359篇
  1988年   323篇
  1987年   296篇
  1986年   291篇
  1985年   562篇
  1984年   658篇
  1983年   416篇
  1982年   493篇
  1981年   448篇
  1980年   399篇
  1979年   354篇
  1978年   311篇
  1977年   223篇
  1976年   195篇
  1975年   147篇
  1974年   1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p16,PCNA和CD4 4V6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道转移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ABC法 ,对 90例乳腺癌及淋巴结转移癌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同时对其中 4 3例进行随访 ,随访时间72~ 144个月。结果 :( 1)p16表达强度在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低于无转移组 (P =0 .0 0 3) ,PCNA的表达则相反 (P =0 .0 2 6) ,CD4 4V6的表达强度及百分比在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 ( 2 )CD4 4V6染色百分比与患者生存时间有关 (P =0 .0 35) ,回归系数为 0 .2 4 6。结论 :淋巴结转移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有关。CD4 4V6表达的百分比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H pylori)感染时不同胃粘膜病变中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与p5 3的表达情况 ,探讨H pylori感染与胃癌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12 6例患者胃粘膜iNOS与p 5 3的表达情况。H pylori检测采用尿素酶试验法和Warthin—Starry银染法。结果 :12 6例患者中H pylori阳性 72例 ,H pylori阴性 5 4例。iNOS在炎性细胞的表达率CSG和CAG组明显高于DyS和GC级 (P <0 0 5 )。iNOS在腺上皮细胞的表达率DyS和GC组明显高于CSG和CAG组 (P <0 0 5 )。结论 :炎性细胞来源的iNOS起引发凋亡的作用 ,而腺上皮细胞产生的iNOS有抑制凋亡的作用。H pylori感染激活iNOS通过p5 3介导凋亡可能是H pylori诱发癌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3.
提出了将“前-后实验”和“连续实验”两种催速失活的实验方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催化剂活性评价方法,可以较短的实验时间内,获得该催化剂比较全面、完整的活性衰退的信息。使用该评价方法,对ZSM-5分子筛催化剂AB-97催化苯与乙烯的烷基化反应的失活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缓和条件与苛刻条件下,催化剂的失活规律有所不同。在实验基础上,结合Monte-Carlo模拟的方法,对此进行了机理分析,发现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反应物在催化剂晶粒表面上吸附位置以及反应机理均不相同,同时证实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94.
以常规5-氟尿嘧啶(5-Fu)注射液为对照品,研究了5-Fu白及微球家兔肾动脉栓塞后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血药5-Fu浓度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所得血药浓度数据用3P87药代动力学程序处理.实验结果5-Fu白及微球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t1/2a(6.27±6.10)min,t1/2β(203.6±97.5)min,Cmax(4.8±1.9)μg/ml.t1/2a,t1/2β均比注射剂明显延长(P<0.01).表明微球剂型具有靶向制剂长效、高效、低毒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5.
p73在骨巨细胞瘤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p73蛋白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骨巨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骨巨细胞瘤石蜡标本中p7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73在骨巨细胞瘤中表达阳性率为30.0%,对照组骨软骨瘤表达阳性率为20.0%,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p73在骨巨细胞瘤Ⅰ~Ⅱ级组表达阳性率为17.9%,Ⅲ级组为58.3%,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p73在Ⅲ级骨巨细胞瘤中表达明显增高,提示其在骨巨细胞瘤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并可作为骨巨细胞瘤Jaffe分级的辅助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96.
肾盂输尿管癌p53、nm23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揭示p53、nm23基因表达与肾盂输尿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p53、nm23的表达。结果:肾盂输尿管癌p53、nm23阳性表达分别为51.1%(23/45)和46.7%(21/45)。p53阳性表达T2-T3为60%(21/35),T1为20%(2/10),P<0.05;G2-G3为59.0%(23/39),G1为0%(0/6)。nm23阳性表达T2-T3为48.6%(17/35),T1为40%(4/10),P>0.05,G2-G3为48.7%(19/39),G1为33.3%(2/6),P>0.05。p53阳性表达术后再发膀胱癌与阴性表达相比较P>0.05。nm23阳性表达术后膀胱癌再发为61.9%(13/21),阴性表达为20.9%(5/24),P<0.05。p53、nm23阳性表达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P<0.05。结论:p53阳性表达与肾盂输尿管癌病理分期、分级有关,nm23阳性表达与术后再发膀胱癌有关。p53和nm23可能是判断肾盂输尿管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Nkx2-5基因在人类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的突变及表达情况。方法:应用PCR-SSCP方法和NDA测序技术在58个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核心家系183名成员中检测Nkx2-5基因的突变情况;以β-actin作为内对照对11个室间隔缺损患者心肌标本和2个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正常对照)心肌标本进行RT-PCR扩增和定量分析,观察mRNA表达水平。结果:发现Nkx2-5基因同源结构域中(CCA)三碱基缺失;与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正常对照)相比,室间隔缺损患者的Nkx2-5基因基因mRNA表达呈下降趋势。结论:Nkx2-5基因与人类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密切相关,其同源结构域内的基因突变可能是人类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的重要遗传基础。Nkx2-5基因转录水平的异常可能是先天性心脏病形成的另一种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p16、p15蛋白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对23例ALL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荧光强度,间接反映p16、p15蛋白水平。结果:23例ALL患儿p16蛋白阴性10例,p15蛋白阴性8例,p16、p15蛋白均阴性6例。3例T-ALL中p16、p15蛋白皆阴性2例,13例Non T-ALL中,p16蛋白阴性6例,p15蛋白阴性5例。高白细胞组的p16、p15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非高白细胞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HR-ALL组p16、p15蛋白阳性表达低于SR-ALL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p16、p15蛋白参与了部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p15、p15蛋白阴性的患者可能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99.
应用原位杂交方法,以地高辛标记的cDNA探针检测6例正常子宫内膜、14例增生性子宫内膜和30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石蜡包埋标本中MDM2基因mRNA的表达,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MDM2和p53基因的蛋白表达。结果表明p53基因在正常、增生性及癌变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率依次增高,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相关(P<0.05)。MDM2基因在增生性内膜中较癌变内膜表达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MDM2基因的mRNA与蛋白表达具很好的相关性(P<0.01)。认为p53与子宫内膜癌的形成相关。MDM2可能与子宫内膜组织异常增殖有关。在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组织中可能存在p53对MDM2在转录水平的调控。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云南个旧及宣威地区是云南省肺癌的两大点状高发区 ,个旧以矿工为高发人群 ,宣威以农民为高发 ,该两地区肺癌发生的病因已初步阐明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其发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 对 2 6例个旧矿工肺癌患者 ,15例宣威农民肺癌患者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法研究 p5 3第 5至第 8外显子突变 ,并对有突变的个体进行测序。结果 发现云锡矿工肺癌患者中有 13例、宣威农民肺癌患者中有 4例发生 p5 3突变 ,应用 DNA测序 ,发现云锡矿工肺癌中有 1例于第 135位密码子发生突变 ,由 GCC→ GTC,导致氨基酸改变 ,由丙氨酸→缬氨酸 (Ala→ Val) ,宣威农民肺癌患者中有 1例于 2 47位密码子突变 ,由 AAC→ TTC,导致氨基酸发生改变 ,由天冬酰氨→苯丙氨酸 (Asn→ Phe)。结论  p5 3突变在云锡矿工肺癌和宣威农民肺癌中较常发生 ,并发现两例新的突变位点。 p5 3突变与病人的年龄、性别、坑龄及组织学分类无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