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33篇
  免费   1818篇
  国内免费   713篇
耳鼻咽喉   89篇
儿科学   587篇
妇产科学   633篇
基础医学   1171篇
口腔科学   412篇
临床医学   3219篇
内科学   5297篇
皮肤病学   103篇
神经病学   727篇
特种医学   8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2996篇
综合类   3575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435篇
眼科学   52篇
药学   2453篇
  40篇
中国医学   1096篇
肿瘤学   982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485篇
  2022年   714篇
  2021年   1215篇
  2020年   1028篇
  2019年   946篇
  2018年   863篇
  2017年   892篇
  2016年   939篇
  2015年   907篇
  2014年   1726篇
  2013年   1859篇
  2012年   1467篇
  2011年   1548篇
  2010年   1270篇
  2009年   1124篇
  2008年   1033篇
  2007年   1052篇
  2006年   980篇
  2005年   818篇
  2004年   648篇
  2003年   563篇
  2002年   480篇
  2001年   404篇
  2000年   356篇
  1999年   273篇
  1998年   234篇
  1997年   203篇
  1996年   207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165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78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62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40篇
  1981年   36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26篇
  1977年   18篇
  1976年   15篇
  197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目的 探讨难以切除的十二指肠后壁溃疡合并大出血时的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7例难以切除的十二指肠后壁溃疡合并大出血时的临床资料。其中 35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2例为球后溃疡。手术方式 :12例球后溃疡行Billroth Ⅱ式 ,35例球部溃疡行Bancroft术式 ,溃疡肠腔内旷置 ,十二指肠前壁部分做成舌形瓣与溃疡贴壁缝合。结果  1例十二指肠漏 ,所有病例顺利康复。随访 9个月~ 5年无再出血。结论 该术式相对简单 ,创伤少 ,止血确切 ,并发症少 ,再出血率低 ,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82.
不稳定型下颈椎损伤的手术治疗(附5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下颈椎不稳定性损伤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3年1月,手术治疗下颈椎不稳定性损伤共56例。参照Aebi及White等人的手术适应证,以前路手术为主;对于难复性颈椎脱位或不伴椎间盘损伤者,行后路施术或前后联合入路手术;稳定性评分大于8分的前后柱损伤者,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以Frankel评分系统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损伤节段Cobb角及水平移位来评价复位情况,采用Bohlman的X线片标准判定植骨融合情况。结果Frankel评分术前平均为2.3分,术后3.1分;按Bohlman标准3个月时植骨融合率为80%,6个月时为100%。术前Cobb角平均为8°,术后为1.5°,水平移位由术前的平均3.5mm减小到0.5mm。结论手术治疗下颈椎不稳定性损伤具有改善神经功能、恢复颈椎序列、恢复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可早日下地活动等优点,手术病例及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是否有致压因素及颈椎稳定性等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83.
Research o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a functional disorder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GI) system, has linked GI symptoms to stress.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ily stress and GI symptoms across women and within woman in IBS patients (n = 26), IBS nonpatients (IBS-NP; n = 23), and controls (n = 26), controlling for menstrual cycle phase. Women (ages 20–45) completed daily health diaries for two cycles in which they monitored daily GI symptoms and stress levels. The Life Event Survey (LES) was used as a retrospective measure of self-reported stress. The across-women analyses showed higher mean GI symptoms and stress in the IBS and IBS-NP groups relative to controls but no group differences in LES scores. The within-woman analyses found a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ily stress and daily symptoms in both the IBS-NP and the IBS groups. Controlling for menstrual cycle had no substantial impact on the results.  相似文献   
84.
陈克敏  陈星荣 《上海医学》1993,16(10):576-579
经动脉导管灌注垂体后叶素治疗10条犬小肠出血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垂体后叶素灌注治疗的效果与出血部位累及的血管大小及出血速率有关。还提示垂体后叶素对较大血管引起的出血灌注治疗无效,其引起血管的收缩作用主要在末梢小血管。  相似文献   
85.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ontribution of several variables to fluid loss during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submucous myomas.Design: An observational study using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es.Setting: A university-affiliated training hospital and a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 and biostatistics.Patient(s): Patients with submucous myomas.Intervention(s):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submucous myomas and monitoring of fluid loss.Main Outcome Measure(s): Patient age, uterine enlargement, treatment with GnRH analogues or 8-ornithine-vasopressin, type of anesthesia, number of myomas, intramural extension of the myoma (type of myoma), and operating time were tested as variables.Result(s): Only intramural extension of the myoma and operating time were obviously related to fluid loss. For the other variables, such a relation was weak at best. The relation between fluid loss and operating time was not modified by any of the other variables.Conclusion(s): Because fluid loss is an important limiting factor in the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submucous myomas,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reduction of the operating time and preoperative assessment of the intramural extension of the myoma to guide appropriate patient selection.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分娩过程中减少出血的方法。 [方法 ]对 2 6例前置胎盘病例的发病率、诊断方法、胎盘分型、分娩方式、出血情况及剖宫产术子宫切口方式与出血的关系几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6例中手术率为 96 .1 5 % ,阴道分娩率为 3.85 % ,1例阴道分娩出血量为 6 0 0mL ,剖宫产术平均出血量为 6 74 .5 5mL ;剖宫产术中切口方式选择推开胎盘与避开胎盘出血量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切开胎盘与推开胎盘出血量比较及切开胎盘与避开胎盘的出血量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均 <0 .0 1 )。[结论 ]剖宫产术可成为前置胎盘终止妊娠的主要方法 ,同时原则上应避开胎盘选择切口  相似文献   
87.
食管、胃异物经内镜取出是目前认可的方法 ,成功率约90 % [1 ] 。但是对部分异物特别是细长锐利性异物取出时 ,易有出血、穿孔合并症 ,且极易伤及食道及咽喉部黏膜 ,甚至出现黏膜撕裂、剥脱及引起嵌顿等严重并发症。大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消化内科 1 995年 1月~ 2 0 0 3年 5月应用食管保护性套管成功取出食管及胃细长锐利性异物 6 9例 ,无 1例异物造成继发性食管黏膜损伤发生。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①本组 6 9例患者。男 4 2例 ,女 2 7例 ;年龄 2 2岁~ 92岁。误服异物史 :30min~ 7d。②异物种类 :缝被针、铁钉、铁…  相似文献   
88.
大承气颗粒剂对胃肠动力影响的影像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大承气颗粒剂对健康人群胃肠道动力的影响。 方法 :利用加入大承气颗粒剂钡餐造影技术 ,通过监视器、录像和摄片观察记录造影剂由胃排入十二指肠、十二指肠排入空肠、空肠排入空回肠、空回肠排入回肠、回肠排入回盲部的时间 ,结肠排出时间以及造影全过程总时间。受试者分三组各 3 0人。一组大承气颗粒剂组 (大承气组 ) ;二组为甘露醇组 ;三组为常规钡餐组。 结果 :大承气组除胃排入十二指肠、十二指肠排入空肠的时间与常规钡餐组比较无明显差别外 ,余各组小肠的排入时间、结肠排出时间以及造影全过程总时间与常规钡餐组比较P <0 0 5,与甘露醇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结论 :大承气汤颗粒剂具有提高肠道张力、促进其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89.
Tim技术3D DCE-MRA诊断下肢动脉狭窄:与DSA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对比评价Tim(total image matrix)技术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DCE-MRA)在下肢动脉(腘股段和腘下段)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41例可疑下肢动脉狭窄患者,采用Tim线圈、多通道并行采集技术,并结合自动移床及无缝连接方法,行3DDCE-MRA检查。延迟时间采用试验团注(test-bolus)法,对靶血管作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后处理重组。所有病例均在1周内行动脉法DSA(IADSA)检查,对比分析3DDCE-MRA所示的轻度狭窄(≤50%)、显著狭窄(51%-99%)、完全闭塞(100%)的符合情况,并计算显示显著狭窄及完全闭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图像质量的优良率为95.1%。与IADSA对照,3DDCE-MRA显示腘股动脉段显著狭窄及完全闭塞(狭窄程度〉50%)的敏感性91.1%,特异性92.9%,准确性92.3%;显示腘下动脉段的敏感性82.2%,特异性75.4%,准确性83.9%;显示下肢动脉狭窄总的准确性为87.5%。结论Tim线圈、多通道并行采集技术3DDCE-MRA是一种诊断下肢动脉狭窄的无创、安全、可靠、实用的血管检查方法,对腘股动脉段狭窄的诊断更加可靠,但对细小血管(尤其足部)的分辨率尚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鼻饲生大黄粉对防治上消化道出血的作用.方法选择GCS3~8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0例,随机选45例(实验组)伤后早期(24~48h)鼻饲生大黄粉,另45例(对照组)未予生大黄粉治疗.所有患者其他治疗措施均基本相同.结果39例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其中实验组14例,有13例上消化道出血治愈,治愈时间(7.6±2.5)d;对照组25例,有16例上消化道出血治愈,治愈时间(13.4±3.3)d.实验组上消化道出血率和上消化道出血治愈平均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上消化道出血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鼻饲生大黄粉能有效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