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0篇
  免费   277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73篇
妇产科学   67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9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27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94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对比评价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嵌顿性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天津市人民医院和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收治的95例老年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TAPP)和开放组(Lichtenstein),对比2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首次通便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等指标。 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65.45±9.72)min,平均住院时间(6.86±1.12)d,首次通便时间平均(2.60±0.70)d。开放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63.13±11.05)min,平均住院时间(7.52±1.36)d,首次通便时间平均(2.80±1.03)d,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首次通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开放组(P<0.05) 。 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嵌顿性腹股沟疝更加安全有效,在满足手术适应证条件下,应首选腹腔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腹横肌在不同人群腹壁层面的厚度变化及其在腹横肌平面阻滞的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2月济南市中心医院胃肠外一科6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用CT影像LIS系统测量不同水平腹横肌和腹壁厚度,分析腹横肌和腹壁厚度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脐水平和髂前上棘水平腹横肌厚度在不同体质量指数(BMI)、性别和年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脐水平与髂前上棘水平腹壁厚度在不同性别、BMI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横肌厚度在不同人群腹壁层面相对恒定,对腹腔镜辅助腹横肌平面阻滞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疝囊主动切开技术在成人腹股沟斜疝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7月在洪湖市人民医院行腹股沟斜疝TEP手术的2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疝囊分离方式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103例,采取疝囊主动切开分离技术;对照组患者122例,采取疝囊剥离技术。对比分析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2 h疼痛评分、手术室费用、术中副损伤(输精管、精索血管、肠管)、并发症发生率(血清肿、切口感染、慢性疼痛)等临床指标。 结果2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观察组手术时间[(50.2±12.6)min]较对照组[(65.6±18.1)min]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2 h疼痛评分、手术室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术中副损伤明显减少,但是血清肿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随访6个月,2组患者均无肠梗阻、复发、慢性疼痛及补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TEP术中主动切开疝囊缩短了手术时间,其操作简单、安全可行,不会影响手术空间,尤其适用于病程较长或粘连严重的疝囊分离困难患者。  相似文献   
44.
目的比较保留左动脉与高位结扎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79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保留左结肠动脉分为保留组(n=41例,保留左结肠动脉)和结扎组(n=38例,高位结扎)。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围术期相关指标、吻合口边缘动脉血流情况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发症、复发率等指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保留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低于结扎组(P<0.05);保留组术后吻合口边缘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均比结扎组高(P<0.05)。保留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9.5%)与结扎组(23.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保留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低于结扎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年局部复发率、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左结肠动脉可有效改善吻合口血供情况,减少术后吻合口漏发生风险,并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不同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近中期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8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术中盆底腹膜关闭与否,将采用未实施盆底腹膜关闭的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未关闭组,采用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联合盆底腹膜关闭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关闭组。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处理,手术相关指标、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以(x±s)表示,独立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关闭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多于未关闭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短于未关闭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未关闭组,GQOLI-74评分高于未关闭组(P<0.05)。结论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盆腔腹膜关闭能够降低低位宜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分析双镜联合治疗胃间质瘤的预后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4年3月至2017年10月119例胃间质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联合组(n=56例,胃镜联合腹腔镜)、腹腔镜组(n=63例)。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围手术期指标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恶性潜能分级、核分裂像、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 检验;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腹腔镜组低(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3.6%)比腹腔镜组(15.9%)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恶性潜能分级及核分裂像结果、术后2年生存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腹腔镜及双镜联合切除胃间质瘤,患者术后生存率相当,但双镜联合治疗胃间质瘤具有快速定位、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47.
48.
49.
50.
目的探讨腹腔镜再手术治疗小儿复发性食管裂孔疝的疗效及预后。方法自2010年至2014年我们对6例复发性食管裂孔疝患儿实施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再修补、胃底折叠术。患儿年龄3个月至17月,平均9.6个月。术后复发时间3~9个月,平均6.2个月。术后复查食管钡餐造影(GI)和24 h食管PH值监测进行评估。结果本组病例中,5例首次手术经腹腔镜完成,1例经右侧胸腔完成。6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再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2例修补膈肌脚的缝线脱落,2例一侧膈肌脚被缝线切割裂开,2例膈肌脚缝合不紧密,均通过缝线再次缝合,未使用人工补片。手术时间2~3h。术中出血25 mL,无一例食管穿孔。随访1~4年,术后无呕吐、呛咳、肺炎等症状,吞咽功能良好,复查GI无复发,24 h食管pH值监测无病理性反流。结论小儿食管裂孔疝经腹腔镜或经胸修补后复发者,通过腹腔镜再次修补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