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50篇
  免费   780篇
  国内免费   131篇
耳鼻咽喉   76篇
儿科学   93篇
妇产科学   1754篇
基础医学   763篇
口腔科学   188篇
临床医学   1016篇
内科学   518篇
皮肤病学   106篇
神经病学   136篇
特种医学   2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118篇
综合类   1662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8篇
预防医学   1039篇
眼科学   99篇
药学   835篇
  10篇
中国医学   160篇
肿瘤学   29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275篇
  2021年   365篇
  2020年   356篇
  2019年   396篇
  2018年   370篇
  2017年   435篇
  2016年   439篇
  2015年   392篇
  2014年   763篇
  2013年   893篇
  2012年   668篇
  2011年   723篇
  2010年   528篇
  2009年   500篇
  2008年   487篇
  2007年   545篇
  2006年   469篇
  2005年   401篇
  2004年   350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6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阴道壁平滑肌瘤——附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阴道壁有肌瘤的来源、误诊原因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65-1998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阴道壁平滑肌瘤的病例7例。结果 7例术前均误诊,主要误诊为阴道壁囊肿及子宫内膜异位结节等,术后病理切片证实为阴道壁平滑肌瘤。结论 阴道壁平滑肌瘤是临床少见的阴道壁良性肿瘤,易引起误诊,此病手术治疗预后好。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总结手助的腹腔镜巨脾切除手术技术。方法 :用手助技术完成腹腔镜巨脾和胆囊联合切除术治疗 1例脾肿大、脾功能亢进伴胆囊结石患者。结果 :4 5h完成手术 ,术中出血较少。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手助的腹腔镜巨脾和胆囊联合切除术操作安全 ,手术时间短 ,技术上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不同重建方法在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46例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采用准直2.5mm,层厚3.0mm,螺距为6,重建方法为容积显示技术(volume rendering,VR)、表面阴影遮盖显示(shade surface display,SSD)及最大密度投影法(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并对三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46例中有1例术后内支架出现局限性断裂,VR及MIP均清晰显示了内支架的变化,SSD未能显示。1例内支架展开不良,三种重建方法均明确显示;6例术后出现渗漏,VR清晰显示渗漏的部位、形态及内漏量,MIP、SSD仅显示其中的5例,三者中以VR显示最佳。在显示支架内血流情况及瘤周血栓方面,VR能明确支架内有无血栓形成及腔内隔绝术后的转归变化,VR显示1例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SSD及MIP未能显示。结论:多层螺旋CT能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大范围的扫描,有利于主动脉病变的检查;VR图像优于SSD及MIP,能为术后内支架情况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VR技术应作为主动脉瘤内支架术后的首选三维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44.
无张力阴道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无张力阴道吊带术(TV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初步疗效和手术安全性。方法:对20例经过临床和尿动力学检查诊断为压力性或混合性尿失禁的女性患者进行TVT手术治疗,并对手术效果和并发症进行初步的随访研究。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0min(25—100min),平均术后住院3.2d(1—28d)。18例单纯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6例治愈,治愈率为88.89%(16/18),另2例显效(11.1%)。2例混合性尿失禁患者中1例显效,另1例无效。术后发生尿潴留3例,2例作松解术,1例延长导尿管留置时间后缓解。发生局部血肿1例经保守治疗后康复。结论:TVT手术是一种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康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45.
无张力阴道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附2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评价无张力阴道吊带术(tension-free vaginal tape,TV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 总结采用TVT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26.5min。拔除尿管后,19例病人控尿满意,1例仍有轻微尿失禁。术后平均随访12(3-24)个月,20例病人均无尿失禁。合并症有1例膀胱穿孔,1例术后轻度排尿不畅,2例尿频尿急。结论 TVT术操作简便快捷,创伤小,合并症少,术后康复快,是一种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6.
新式非脱垂子宫阴式全子宫切除术4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改良切除的可行性及方法。方法将103例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功能性子宫出血等需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经腹式全子宫切除术(腹式组)58例,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阴式组)45例,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优劣。结果阴式组较腹式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痛苦少;48h内肛门排气阴式组40例(88.9%),腹式组31例(53.4%);平均住院天数阴式组5.1d,腹式组7.1d。结论新式非脱垂子宫的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相对于经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有一定的优势,但要严格选择其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CT仿真结肠内窥镜(CT Virtual Colonoscopy,CTVC)的使用价值,应用方法及镜下表现。方法:使用Hispeed FX/i扫描机,扫描层厚3~5mm,螺距1~2,重叠重建率50%~67%。利用Navigator Smooth软件对容积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获得仿真结肠内窥镜的影像,并与纤维肠镜和/或手术所见对照分析,全部病例经病理证实。结果:通过选择不同的观察方位,角度和阈值,CTVC能清楚显示靶器官内正常解剖结构的立体影像和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其侵犯范围。CTVC对结肠病变形态的显示与FC或/和标本显示具有良好的对应性,另外,CTVC能从闭塞和狭窄的远端观察病变。但CTVC不能显示组织的颜色变化,不能活检。结论:CTVC作为一种新的非侵袭性结肠检查方法,可以作为纤维结肠镜的有效补充手段,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腹腔镜治疗肾盂旁囊肿1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肾盂旁囊肿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0月-2005年3月,10例肾盂旁囊肿行后腹腔镜肾囊肿开窗术。结果10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40-60min,平均55min。10例随访3~24个月,平均12.8月。无复发。结论腹腔镜治疗肾盂旁囊肿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三孔技术腹腔镜胆囊切除在急性胆囊炎的应用条件及价值。方法:采用三孔技术行LC共2917例,其中用三孔技术施行急性胆囊炎97例。结果:三孔技术法完成85例,因粘连及充血性水肿严重,转四孔法10例(其中行胆囊大部切除2例),因Cdot三角区冰冻性粘连,中转开腹2例,三孔法完成的85例中行胆囊大部切除1例。全组治愈,元胆管损伤、胆瘘及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三孔法LC与四孔法LC相比创伤更小,但在急性胆囊炎行LC时,操作难度加大,特别是Calot三角区的解剖及显露对术者手术技巧要求高。  相似文献   
50.
ABSTRACT: Background: The percentage of United States’ births delivered by cesarean section has increas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even for women considered to be at low risk for a cesarean sec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infant and neonatal mortality risks associated with primary cesarean section compared with vaginal delivery for singleton full‐term (37–41 weeks’ gestation) women with no indicated medical risks or complications. Methods: National linked birth and infant death data for the 1998–2001 birth cohorts (5,762,037 live births and 11,897 infant deaths) were analyzed to assess the risk of infant and neonatal mortality for women with no indicated risk by method of delivery and cause of death. Multivariable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model neonatal survival probabilities as a function of delivery method, and sociodemographic and medical risk factors. Results: Neonatal mortality rates were higher among infants delivered by cesarean section (1.77 per 1,000 live births) than for those delivered vaginally (0.62). The magnitude of this difference was reduced only moderately on statistical adjustment for demographic and medical factors, and when deaths due to 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and events with Apgar scores less than 4 were excluded. The cesarean/vaginal mortality differential was widespread, and not confined to a few causes of death. Conclusions: Understanding the causes of these differentials is important, given the rapid growth in the number of primary cesareans without a reported medical indication. (BIRTH 33:3 September 20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