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7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13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80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391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337篇
内科学   871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89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262篇
预防医学   231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345篇
  1篇
中国医学   71篇
肿瘤学   1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系膜细胞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表达及其抗氧化作用。 方法:培养大鼠系膜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ox-LDL组、罗格列酮组和罗格列酮+ox-LDL组,培养24 h后,用RT-PCR检测系膜细胞Lox-1 mRNA表达情况,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细胞上清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 结果:系膜细胞中有Lox-1表达,ox-LDL诱导后表达增加,并导致系膜细胞SOD活性下降和MDA含量明显高于(分别为SOD:15.250±0.083,MDA:2.270±0.004)对照组(分别为SOD:19.950±0.079,MDA:1.250±0.002),P<0.05。罗格列酮可明显降低ox-LDL诱导引起Lox-1表达水平,P<0.05,同时也使SOD活性增加(20.060±0.082)和MDA含量(1.360±0.003)降低。 结论:罗格列酮可能通过抑制ox-LDL的受体Lox-1的表达及由其引起的氧化应激,从而减轻ox-LDL对肾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ADRP与As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 使用80 mg/L Ox-LDL和/或1 mmol/L反义ADRP寡核苷酸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孵育72 h。测定细胞内胆固醇酯;油红O染色显示细胞内中性脂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反义寡核苷酸对ADRP表达的影响。高胆固醇饲料喂养新西兰白兔12周,复制As模型。测定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及动脉壁胆固醇;苏丹Ⅳ染色显示主动脉病变面积;HE染色观察主动脉及肝脏的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ADRP在主动脉病变区及肝脏中的表达。 结果: 反义ADRP寡核苷酸使细胞内胆固醇酯由(46.6±3.4)mg/g protein下降到(19.9±1.9)mg/g protein,细胞内中性脂质明显减少,ADRP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显著下降。喂高胆固醇饲料的动物血清TC、LDL-C、TG及动脉壁胆固醇显著升高,主动脉病变面积为(40.1±7.3)%,ADRP在主动脉病变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阳性,在肝脏中染色阴性。结论: 反义ADRP寡核苷酸能够明显抑制由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引起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胆固醇酯的聚集。ADRP在兔As病变中表达明显增高。提示高表达ADRP促使As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观察雌激素 (17β 雌二醇 )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HUVEC为对象 ,观察不同浓度的 17β 雌二醇 (1μmol/L、10 μmol/L和 10 0 μmol/L)对oxLDL(4 μg/L)诱导的凋亡的影响。结果 :不同剂量的 17β 雌二醇对使用oxLDL诱导的HUVEC凋亡减少 70 %~ 93% ,其抑制呈明显的正向量效关系 ,17β 雌二醇 1μmol/L组细胞凋亡占 6 .98%~ 8.6 3 % ,10 0 μmol/L组细胞凋亡占 2 .94%~ 4.85 %。结论 :17β 雌二醇对oxLDL诱导的HUVEC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正向量效关系 ,有利于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4.
目的 为探讨粥样硬化病变动脉对 5 - HT收缩反应增加的机制 ,观察与粥样硬化有关因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 L DL)、低氧、5 - HT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5 - HT2 A受体及其基因表达 ,以及细胞 [Ca2 ]i的效应。方法 分别将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单独以 5 0 μg/ m l ox L DL 培养 8h,2 %低氧处理 2 4和 48h,10 μm ol/ L 5 - HT处理30 min,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测定 5 - HT2 A受体 ;RT- PCR和 Southern杂交检测受体基因的 m RNA;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测单个细胞 [Ca2 ]i。结果 经 ox L DL、低氧、 5 - HT处理 ,血管平滑肌细胞 5 - HT2 A受体显著上调 (P<0 .0 1) ;ox L DL及低氧处理的受体基因的 m RNA表达增加 ;ox L DL、低氧处理后 ,5 - HT刺激的血管平滑肌细胞[Ca2 ]i升高幅度显著加大 (P<0 .0 5及 P<0 .0 1)。结论  ox L DL、低氧、5 - HT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 5 - HT2 A受体上调及细胞 [Ca2 ]i增加 ,可能是粥样硬化动脉对 5 - HT收缩反应增强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35.
噪声对心脏的影响与丹参的拮抗作用及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噪声对心脏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 预防噪声的损伤, 选择雄性Wistar大鼠33 只, 采用配伍组设计分为噪声暴露组 (简称A 组)、噪声暴露 丹参灌胃组 (简称B组) 和正常对照组 (C组)。A 组每天暴露于 (105±1.5) dB(A)、频率250~8000Hz的噪声中4小时; B组每天口服浓度为1g/m l的丹参水溶液1.5m l, 然后与A组同时暴露于相同的噪声中; 正常对照组不给任何处理。实验两月后发现: 暴露组大鼠心肌结构发生改变; 血清组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显著降低;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亚组分 (HDL2—C)、HDL3—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甘油三酯(TG)、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 值无显著变化; 心肌过氧化脂质(LPO) 含量显著升高,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活力有升高的趋势。提示, 噪声可损伤心肌的结构, 其可能的机制在于降低了HDL—C、HDL2—C的水平、氧化作用增强。丹参组LDL—C显著降低, 心肌组织LPO水平无显著性变化, GSH—Px 活力向正常水平恢复。说明丹参有拮抗噪声的作用, 其作用的可能机制在于丹参的抗氧化作用。然而, 这些研究结果却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非酶促糖化低密度脂蛋白形成与血糖和血脂的关系,以及对胆固醇代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52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7例非糖尿病患者对照,测定其空腹血中血糖、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β脂蛋白浓度以及糖化低密度脂蛋白指数。结果:糖化低密度脂蛋白指数与血糖、血清甘油三酯、β脂蛋白、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呈线性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0.870(P<0.05),r=0.938(P<0.05),r=0.92(P<0.01),r=0.993(P<0.05)和r=0.999(P<0.0005)。结论:高血糖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可促使低密度脂蛋白高糖化形成,进而可干扰胆固醇代谢,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总胆固醇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制备性能优良的医用壳聚糖微球,用于吸附血脂。方法:以壳聚糖为原料,液体石蜡为悬浮介质,加入适量的交联剂戊二醛和少量的改性剂聚乙烯醇(PVA),采用悬浮交联工艺,制备壳聚糖微球,采用动态法进行血脂吸附。结果:加入少量PVA制成的壳聚糖微球更有利于吸附血脂中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结论:加入少量改性剂PVA的壳聚糖微球有望成为性能优良的、能选择性吸附血脂的医用微球。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培养液中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一不对称二甲精氨酸(ADMA)的影响及尼莫地平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Jaffe法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取3-6代HUVECs用于实验。用Cu^ 引发脂质过氧化过程,制备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按实验要求加入不同浓度的ox—LDL和尼莫地平,与内皮细胞共同孵育(37℃,5%CO^2)24h后,收集细胞及培养液。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ADMA、L—arg的浓度。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Ca^ 含量,同时测定培养液NO、ET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ox—LDL使HUVECs产生ADMA的量呈浓度依赖性增加,ET及细胞内Ca^ 量显著升高;而合成NO的量减少。尼莫地乎能显著减少ox—LDL诱导的ADMA增加,增加N0的合成,同时细胞内Ca^ 含量及CT降低,而合成N0的底物L-arg无明显变化。结论:ox—LDL增加内源性NOS抑制剂—ADMA的产生,导致内皮细胞的功能障碍。尼莫地平能减少ox—LDL诱导的ADMA增加,从而减轻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代谢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9.
Objective: To determine whether anionic ligands for the macrophage scavenger receptor inhibit the fertilization of mouse oocytes by mouse spermatozoa.

Design: In vitro study of sperm binding and two-cell embryo form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scavenger receptor ligands. Sperm-oocyte interaction may be mediated by sulfated sugars. In this study, we tested other nonsulfated anionic ligands for the scavenger receptor for their ability to affect fertilization. The only common feature of these ligands is their anionic nature.

Setting: Oocytes and sperm from mice were used.

Main Outcome Measure(s): Binding of sperm to oocytes and subsequent formation of two cell embryos were determined.

Result(s): Fucoidin, polyinosinic acid,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acetyl low-density lipoprotein, and malondialdehyde-modified LDL inhibited the binding and fertilization of mouse sperm to mouse oocytes. Addition of fresh sperm to oocytes previously treated with sperm in the presence of these agents restored the binding and fertilization.

Conclusion(s):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charge-based interactions analogous to the interactions of the scavenger receptor with its ligands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ammalian fertilization.  相似文献   

40.
Li J  Li X  Wang H 《中华医学杂志》2000,80(10):787-791
目的 观察低密度脂蛋白(LDL)对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的作用;探讨经LDL活化的HK-2对肾间质成纤维细胞(RIFB)生物学表型的影响。方法 用^3H-TdR掺入和细胞计数法评价细胞增殖:Northern和Western杂交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tin);间接竞争抑制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纤粘连蛋白和蛋粘连蛋白含量;^3H-脯氨酸掺入法测定细胞总胶原成分的合成;逆转录聚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