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25篇
综合类   124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30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9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从体内和体外分别考察1,2-丙二醇气管内雾化给药局部刺激性、体外溶血性和细胞毒性,初步评价1,2-丙二醇吸入给药安全性。方法 取大鼠,采用气管内雾化给药方式给予30% 1,2-丙二醇200 μL,连续5 d,评价1,2-丙二醇吸入给药对肺部的局部刺激性;采用体外试管法肉眼观察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计算溶血率考察1,2-丙二醇的溶血性;采用MTT法研究1,2-丙二醇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大鼠气管上皮细胞RTE的不良反应,分别计算IC50值。结果 1,2-丙二醇气管内雾化给药后,动物出现极轻度的血管壁周围水肿,极轻度到轻度的肺脏局部支气管内炎症细胞浸润,溶剂对照出现极轻度到轻度的血管壁周围水肿。当1,2-丙二醇浓度≥50%,溶血试验肉眼观察发现,温育1 h上层略偏红色,温育时间延长,颜色略加深,3 h温育结束,发生溶血,但未见凝聚现象;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计算溶血率均>5%,均有溶血发生。细胞毒性试验中,1,2-丙二醇体积分数在0.12%~10%,对A549、16HBE及RTE的细胞不良反应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相关系数R2值分别为0.986,0.989,0.993,IC50分别为2.538%,2.015%,1.983%。结论 气管内雾化给予1,2-丙二醇对肺部刺激性较小,肺部耐受性较好。浓度≥50%时,可引起溶血。体积分数达到2%时,1,2-丙二醇对A549、16HBE和RTE细胞有显著的不良反应。本研究为1,2-丙二醇吸入途径应用的安全性提供了毒理学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32.
梁宇  沈群山  张珺  孟杰  李海波 《安徽医药》2019,40(6):609-612
目的 研究二次电切联合吉西他滨即刻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的5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将仅行TURB-t的24例患者为对照组,TURB-t术后且行二次电切的28例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使用吉西他滨即刻灌注治疗。分析两组患者肿瘤病灶残留、肿瘤的复发率及进展率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首次TURB-t术后残留率为8.33%,观察组为14.2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5,P=0.815)。对照组患者12个月内肿瘤复发率为33.33%,观察组为7.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5,P=0.042);对照组患者24个月内复发率为50.00%,观察组为17.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8,P=0.014)。对照组患者24个月内肿瘤进展率为33.33%,观察组为7.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5,P=0.042)。结论 二次电切能减少肿瘤病灶残留,二次电切联合吉西他滨即刻膀胱灌注治疗能够降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联合沙培林膀胱灌注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均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术后1周开始定期行沙培林(5KE)膀胱灌注,观察疗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0.38±3.2)min,术中出血量较少,无膀胱穿孔。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中位时间14.8个月,肿瘤复发率为8%,并发症发生率为20%。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与沙培林膀胱灌注联合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4.
35.
BCG和IL—2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解BCG与白介素2(IL2)联合应用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将68例膀胱癌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BCG150mg+IL210000U,另一组单用BCG150mg行膀胱内灌注。随访3~75个月,平均39.6个月,无肿瘤复发者BCG+IL2组32例(94%),单用BCG组28例(8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表明:BCG与IL2联合应用能更有效地防止膀胱癌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对膀胱肿瘤患者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毒副作用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0例膀胱肿瘤术后患者分为2组:单纯膀胱灌注组和联合治疗组。单纯膀胱灌注组采用吡柔比星,联合治疗组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基础上联合四君子汤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毒副作用发生率(55.00%)和单纯膀胱灌注组毒副作用发生率(95.00%)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肿瘤复发率(15.00%)和单纯膀胱灌注组肿瘤复发率(25.0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四君子汤可以明显地降低肿瘤患者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评价丝裂霉素(MMC)和卡介苗(BCG)联合灌注预防表浅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110例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表浅移行细胞癌,接受经尿道切除手术(TUR)。术后分为2组:A组为联合诱导组(59例),术后6h内及术后1周、2周分别行膀胱腔内灌注MMC,术后3周开始BCG诱导加维持膀胱腔内灌注治疗(BCG“6+3”疗法)。B组为单纯BCG组(51例),术后3周开始接受BCG“6+3”疗法。定期行膀胱镜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观察2组患者的肿瘤复发和毒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12—70个月,中位35个月随访,A组9例患者肿瘤复发(9/59,复发率15.3%),B组17例患者肿瘤复发(17/51,复发率33.3%),2组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肿瘤进展发生率均低,差异不显著;2组膀胱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9.0%、35.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早期MMC膀胱灌注加BCG定期灌注预防表浅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较好,且比较经济,未增加毒副反府发生率.临床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8.
吴杰民  李培勇  黄毅彬 《吉林医学》2013,(34):7141-7143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经尿道电切术后是否进行膀胱灌注治疗的必要性。方法:38例确诊为腺性膀胱炎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46例患者均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术,试验组术后18例患者应用羟喜树碱进行膀胱灌注,10 mg/次,1次/周,共8周;对照组20例患者仅行膀胱黏膜电切术,术后不加膀胱灌注;两组患者均定期进行膀胱镜检查复诊。结果:18例试验组患者中11例治愈症状消失,膀胱镜检查病灶消失,4例症状缓解有效,膀胱镜检查病灶明显好转,3例无效,本组治愈率61%,有效率83.3%;20例对照组患者中12例治愈症状消失,膀胱镜检查病灶消失,4例症状缓解有效,膀胱镜检查病灶明显好转,4例无效,本组治愈率60%,有效率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05)。结论:腺性膀胱炎经尿道电切术后加膀胱灌注治疗不能提高治愈率,单纯行膀胱电切术是可行的治疗方案,可降低不良反应,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39.
游炯  张俊 《中国医药导刊》2015,(1):54-55,58
目的:观察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联合羟基喜树碱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50名,随机分为羟基喜树碱组和羟基喜树碱+甘露聚糖肽组,每组25例,观察药物治疗后对患者一年、两年及三年内癌症复发率、不良反应,采用ELISA法检测对尿液中IL-8的影响,利用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及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结果:灌注1、2、3、4、5次后羟基喜树碱组患者IL-8含量均高于甘露聚糖肽与羟基喜树碱联用组,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联用组治疗前比较,灌注后IL-8水平也明显下降。结果预示甘露聚糖肽联合羟基喜树碱可显著降低患者IL-8水平从而有效预防膀胱癌复发,效果优于羟基喜树碱单用。结论: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联合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能显著降低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的复发率、不良反应,并且可以降低患者尿液中IL-8含量。  相似文献   
40.
Background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accounts for 60%-70% of all bladder cancer cases in China, when treatment consists of only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bladder tumor (TUR-BT), recurrence and progresses in the bladder are observed in some patients. There are numerous reports of trials of intravesical instillation of anticancer agents with the objective of lowering this recurrence rat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prophylactic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pirubicin (EPI), pirarubicin (THP) and hydroxycamptothecin (HCPT) in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Methods This study enrolled a total of 189 patients who had been diagnosed with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during the period from 2004 through 2007 at Beijing Friendship Hospital. Al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one of three treatment groups. Patients in group A received 29 doses of EPI 30 mg/30 ml, patients in group B received 29 doses of THP 30 mg/30 ml, and patients in group C received 29 doses of HCPT 30 mg/30 ml, over a period of 24 months.Results The recurrence-free rate in the 2 anthracycline treatment groups (A and B)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HCPT treatment group. In the safety evaluation, the incidences of pollakiuria, pain on urination, dysuria, hematuria,and contracted bladder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groups A and B, but som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groups A and B than that in group C.Conclusion The efficacy of EPI and TH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HCPT in the prevention of bladder cancer recurr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