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1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24篇
妇产科学   672篇
基础医学   154篇
临床医学   189篇
内科学   81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47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129篇
综合类   407篇
预防医学   534篇
药学   175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6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王翠霞 《吉林医学》2012,33(30):6506-6507
目的:探讨和分析宫腔镜下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患者月经量明显改善,术前月经量少的患者其改善率高于术前闭经患者的改善率(P<0.05);随访2年,宫腔粘连不同程度患者的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行粘连分离术不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月经量,而且基本不影响患者的妊娠能力,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参考和应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新型宫内节育器MCuⅡIU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0例置器妇女随机分为2组,分别放置MCuⅡ、MCu两种IUD各200例,放置后1、3、6、12、24月随访。结果放置24个月MCuⅡIUD、MCuIUD累计带器妊娠率为0.53%、3.19%;呈现前者低于后者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累积脱落率为0.53%、0%,累计因症取出率分别为3.19%、3.70%,放置后副反应发生(有主诉)1个月分别为27.14%、3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uⅡIUD与MCuIUD均是妊娠率低、脱落率低、因症取出率低、可接受性好的宫内节育器;MCuⅡIUD铜表面积符合国家标准,理论上抗生育效应更强,铜表面积增加,副反应不比MCuIUD高,MCuⅡIUD更有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能解决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取器困难的一种新的、有效的、安全的方法,以减少或杜绝并发症发生.方法 试验组(A组)采取旋转松动法,对照组(B组)采用传统的剪断抽丝法,比较两组宫内节育器取出情况.结果 A组一次性取器成功率达到100%,无并发症发生;B组一次性取器成功率达到75%,两组病例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旋转松动法用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取器困难患者明显优于传统的剪断抽丝法.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欣母沛联合水囊宫腔压迫在减少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9年6月延边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的前置胎盘患者70例。结果 25例中央型前置胎盘出血量1000~1700mL,部分性前置胎盘45例出血量达700~900mL,用此方法处理均获成功救治。结论应用欣母沛联合水囊宫腔压迫不仅能减少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量,而且使术后24h出血量也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宫腔内注射与经直肠给予萘普生栓对早孕人工流产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224例孕6~12周人工流产患者,按宫腔内注射6 ml 2%利多卡因或生理盐水,及经直肠给予萘普生栓或安慰剂栓随机分为4组。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观察患者术中扩张宫颈时、术后即刻、术后30 min及术后60 min的疼痛程度。结果与仅给予生理盐水宫腔内注射及安慰剂栓的对照组相比,3个实验组术中、术后VAS评分均显著下降,术后即刻VAS评分3组无差别,单独使用萘普生的实验组扩宫时VAS评分高于单独使用利多卡因组,但术后VAS评分则相反,两者联合使用时术中术后VAS评分均为最低,且没有人流综合征发生。结论使用2%利多卡因6ml宫腔注射用于人工流产可以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无副作用,加用萘普生栓可以进一步减轻术后的疼痛。  相似文献   
996.
米索前列醇联合复方萘普生栓用于绝经后取环术19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晰致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7):2583-2584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复方萘普生栓用于绝经后取环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绝经后取环术妇女192例为米索组,术前给予米索前列醇联合复方萘普生栓;选取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未给药取环妇女196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年龄、绝经年限、宫内节育器放置年限、取环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米索组宫颈扩张程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一次性取器成功率高,术后疼痛时间短,术后出血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米索组用药前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复方萘普生栓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对比分析临床对于女性生殖器结核患者采用经宫腔注药和全身给药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05年2月~2007年6月收治的60例女性生殖器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过程中用药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宫腔注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给药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 < 0.05),治疗组患者未出现临床不良反应,对照组部分患者出现一过性轻微的胃肠道反应,未出现其他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临床对于生殖器结核女性患者采用宫腔注药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全身给药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同时为临床上采用局部治疗法治疗该类患者提供临床依据,安全、有效、简单、经济的局部治疗促进女性生殖器结核患者尽早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分别检测42例乙肝孕妇、15例正常孕妇、12例正常育龄女性和12例育龄乙肝女性外周血及2组孕妇分娩后脐血IL-18的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孕妇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并分成低、中、高3组。结果 (1)乙肝孕妇血清IL-1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和育龄乙肝女性(P〈0.01);乙肝孕妇脐血IL-18水平高于正常孕妇(P〈0.05);对于乙肝孕妇而言,血清IL-18水平明显高于脐血(P〈0.001);正常孕妇血清IL-18水平与育龄乙肝女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乙肝孕妇血清及脐血IL-18水平随相应的血清HBV-DNA载量的升高而降低,不同血清HBV-DNA载量与乙肝孕妇血IL-18水平呈负相关(r=-0.465,P〈0.05)。结论 IL-18可能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与HBV宫内感染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宫腔球囊填塞在预防及治疗产后出血中的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行宫腔球囊填塞和B-lynch缝合预防或治疗产后出血的患者98例分为两组,填塞组50例:宫腔球囊填塞法止血,缝合组48例:B-lynch缝合法止血。结果填塞组患者产后24h出血量平均为(625.0±4.5)mL,缝合组患者产后24h出血量平均为(759.0±6.8)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填塞组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均优于缝合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患者行子宫切除术,所有病例痊愈出院并随访6个月,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球囊填塞术具有操作简单、可靠、能有效预防及控制产后出血、有保留患者生育功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建立孕兔宫内窘迫模型,探讨胎兔脑一氧化氮(NO)、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口一SOD)含量变化规律。方法新西兰大白孕兔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2)、假手术组(n=9)和宫内缺血缺氧组(n=9),宫内缺血缺氧组建立孕兔开腹子宫动脉结扎胎兔宫内窘迫缺血缺氧模型,分别开腹取各组胎兔脑匀浆液测定NO、iNOS和T—SOD含量,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假手术组和宫内缺血缺氧组NO、iNOS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T—SOD的含量明显降低Ⅱ)〈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假手术组相比,宫内缺血缺氧组NO、iNOS显著升高U)〈O.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SOD降低不显著(P=0.399)。结论通过检测孕兔宫内窘迫模型NO、iNOS和T—SOD显示,胎兔缺氧应激反应强烈,手术操作及子宫动脉结扎对脑组织内自由基含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