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0篇
  免费   506篇
  国内免费   318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102篇
妇产科学   71篇
基础医学   2049篇
口腔科学   128篇
临床医学   591篇
内科学   971篇
皮肤病学   72篇
神经病学   303篇
特种医学   3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34篇
综合类   947篇
预防医学   667篇
眼科学   49篇
药学   623篇
中国医学   521篇
肿瘤学   23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224篇
  2020年   234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234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423篇
  2012年   358篇
  2011年   388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326篇
  2008年   325篇
  2007年   344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331篇
  2004年   310篇
  2003年   291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测定慢性肝炎患者体内输血传播病毒(TTV)样微小病毒(TLMV)的全基因序列,并研究人群中TLMV感染状况。方法:采用日本学者Shunji Mishiro提供的序列选择TLMV-CBD279和CBD-231最保守区设计引物,用慢性乙型肝炎且TTV阳性患者血清制备DNA模板,进行PCR扩增;将阳性PCR产物连接至pGEMR-T质粒,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并纯化。以T7 引物为起 始全自动荧光测序仪测序。结果:获得162bp基因序列,该序列与日本株CBD231、CBD279同源性为72%,丙型肝炎患者及健康献血员感染率最高。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存在TLMV感染。  相似文献   
82.
A series of recently published articles by a group of Austrian, German and American neuropathologists have proposed the existence of several different pathogenetic pathways in multiple sclerosis (MS). These studies were based on both biopsy and autopsy material. A review of the available published clinical, imaging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data suggest that some the cases used in those studies were more probably instances of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 rather than MS. This has serious implications regarding the specificity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findings in regard to MS pathogenesis. The specific myelinoclastic sequence and the variable clinical course of MS are determined by the individual's genetic endowment and immunologic history. Regardless of pathogenetic pathway and clinical course, the final pathologic picture of MS is always the same. The MS brain is genetically programmed to produce a unique, pathognomonic change, the plaque with sharply demarcated borders.  相似文献   
83.
花椒及其混淆品的rDNA ITS区序列分析与鉴别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不同居群的花椒及其混淆品的rDNA ITS区碱基序列的特征及其差异,为花椒的鉴别提供可靠的分子标记。方法运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和克隆测序法对甘肃、陕西、四川、河北等7个花椒居群及3个混淆种的rDNA ITS区(包括ITS1,5.8S,ITS2)碱基序列进行序列测定。结果首次报道花椒ITS区的碱基序列,序列总长度为619-620 bp,长度变异较少,与混淆种长度仅相差4 bp。花椒各居群中,rDNA ITS区碱基序列有15个变异位点、12个信息位点、3个特异性识别位点。与混淆品间的碱基差异则较为显著,多达71个变异位点,有4个花椒特异性识别位点。结论依据花椒ITS区的序列特征可准确鉴别各居群的花椒及其混淆品;亲缘关系密切的花椒居群在地理位置上也非常靠近;rDNA ITS序列特征可作为花椒种内和种间鉴别的有效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84.
一种新型蚯蚓纤溶酶组分的部分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得一种高效的溶栓药物。方法从赤子爱胜蚓 (Eiseniafoelida)中共提取 6种纤溶酶组分 ,分别命名为F1~F6。取F1用Lowry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SDS PAGE鉴定纯度及表观相对分子质量 (Mr) ,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其纤溶活性 ,测定其水解BAEE(Nα 苯甲酰 L 精氨酸乙酯盐酸盐 )、血浆纤溶酶特异性底物ChromozymPL(苄氧羰酰甘氨酰脯氨酰精氨酰对硝基苯胺盐酸盐 )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Chromozymt PA(N 甲磺酰苯丙酰甘氨酰精氨酰对硝基苯胺盐酸盐 )的活性 ,并进行N端氨基酸序列测定。结果F1纯度为 10 0 % ,表观Mr 为 2 85 0 0 ,总纤溶活性为 6 5 .5 1× 10 3 mm2 /mg ,水解BAEE的米氏常数 (Km)为 2 .80 87× 10 -2 mol/L。对chromozymPL及chromozymt PA的亲和力较低。F1的N端氨基酸序列为IIGGSNASPGEFPWQ ,且对天然凝血块有较强的溶解作用。结论F1为纯度很高的单一组分 ,纤溶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千里光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基因结构特征和功能的关系,并根据其核苷酸序列设计SSR引物,进一步验证其在多个千里光地方种中的多态性。方法从千里光全长c DNA文库中分离到POD全长序列,运用系列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核苷酸与氨基酸的序列特征分析,分析序列中的SSR位点并对多个千里光品系进行PAGE检测和验证。结果基因具有典型的POD结构特征,表现出高度的保守性。PAGE电泳显示该引物在不同地方品系的千里光中扩增稳定,且存在明显多态性。结论研究结果拓展了对千里光POD基因序列和功能的认识,新开发标记能有效应用于POD基因的检测和育种鉴定,同时也可为其他物种的POD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目的克隆地黄Rehmanniaglutinosa毛蕊花糖苷合酶基因(Rg Ac S1),分析其亚细胞定位和表达模式。方法在地黄的转录组数据库中通过注释和比对,获得地黄Rg Ac S1的c DNA序列,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进行分子克隆。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表达载体,以农杆菌瞬时表达法观测Rg Ac S1的亚细胞定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Rg Ac S1基因在地黄块根不同部位的表达模式。结果获得地黄1个莽草酸-O-羟基肉桂酰基转移酶的全长编码序列,c DNA长度为1 659 bp,包含1个1 29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31个氨基酸残基,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475 900,具有莽草酸-O-羟基肉桂酰基转移酶的典型结构域,命名为Rg Ac S1。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Rg Ac S1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在细胞核中也有分布。q RT-PCR分析表明,Rg Ac S1在地黄的周皮和根毛中表达量较高,在木质部和韧皮部表达量较低。Rg Ac S1基因在地黄品种北京1号、QH1和85-5中非菊花心中表达量均高于菊花心中的表达量,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结论获得地黄Rg Ac S1的c DNA序列,明确了Rg Ac S1的亚细胞定位和时空表达模式,为进一步研究Rg Ac S1基因在毛蕊花糖苷合成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7.
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准确快速鉴定山茱萸药材及其混伪品。方法:提取山莱萸及其混伪品的基因组DNA,利用PCR技术扩增它们的ITS序列。所得序列经双向测序后用CodonCode AlignerV3.5.4软件进行拼接和质量评估,用MEGAV5.0计算种内、种间的遗传距离,构建NJ(邻接)树鉴定山茱萸药材及其混伪品。结果:山茱萸药材的ITS序列长度均为659bp,种内变异较小,平均K2P遗传距离为O.005,远小于其与混伪品的种间平均K2P遗传距离0.357。不同来源的山茱萸药材ITS2序列无变异,长度均为250bp,其与混伪品的种间平均K2P遗传距离为0.571。ITS/ITS2序列的NJ系统聚类树和BLAST比对结果均可明显区分山茱萸药材及其混伪品,表现出良好的单系性。结论:ITS/ITS2序列可准确有效鉴定山茱萸药材,为临床安全用药奠定了基础,也为其它药材的分子鉴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8.
王丽娜  王丰青  智惊宇  张苗  张重义  谢彩侠 《中草药》2016,47(22):4062-4071
目的鉴定盾叶薯蓣WRKY(DzWRKY)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分析DzWRKY蛋白的序列特征,检测DzWRKY在根和叶中的表达量。方法以拟南芥WRKY基因的c DNA为查询序列,应用BLASTn进行比对,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全长开放阅读框(ORF)预测和蛋白序列特征分析,根据转录组数据检测DzWRKY的表达量。结果共检测到27个具有全长ORF的DzWRKY家族基因,其中6个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2个WRKY结构域。DzWRKY蛋白均为亲水性蛋白,亚细胞预测为核蛋白,WRKY结构域序列保守程度高。进化分析均把27个DzWRKY蛋白和19个At WRKY蛋白分为3个大类群。27个DzWRKY在叶片中的表达量均比根茎低,高表达的DzWRKY基因主要集中在第I类和第IId亚类。盾叶薯蓣WRKY与已知功能的WRKY序列相似性较低。结论首次从盾叶薯蓣中鉴定出DzWRKY基因,为进一步阐明DzWRKY在盾叶薯蓣生长发育和药效成分代谢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9.
野生桑黄菌株的分离、鉴定和次生代谢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丽洋  石卉  王晓婷  范桂枝 《中草药》2013,44(23):3394-3399
目的 对4种不同树种来源的桑黄菌株进行分离、鉴定,并对次生代谢物进行分析。方法 将分离纯化的菌株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菌丝形态特征,利用ITS序列分析技术对其进行分子鉴定,采用比色法分析次生代谢物量。结果 从松树桑黄、桑树桑黄、暴马丁香树桑黄、杨树桑黄分离的菌株,其菌丝体形态特征相同,呈有隔分支,而菌落的生长速率和外观颜色不同,其中杨树桑黄的生长速率最快,达0.47 cm/d。进一步通过ITS序列分析发现,松树桑黄菌株为松木层孔菌Phellinus pini,桑树桑黄菌株为裂蹄木层孔菌Phellinus linteus,暴马丁香桑黄菌株和杨树桑黄菌株为鲍氏木层孔菌Phellinus baumii。对多糖、黄酮、多酚和三萜物质的分析发现,子实体和菌丝体中均含有这些次生代谢物,但其量与菌株来源有关。暴马丁香树来源的子实体中多糖量最高,为98.20 mg/g;杨树来源的子实体中黄酮、三萜、多酚量最高,分别为548.49、1.48、33.70 mg/g。菌丝体中多糖、黄酮、多酚和三萜物质产量累积最高的菌株来源于桑树,分别为259.64、223.11、43.78、24.80 mg/L;同时发现,菌丝体中的三萜量高于子实体,其中桑树菌丝体中的三萜量是子实体的7倍左右。结论 4株桑黄菊菌株菌丝体形态基本无差异,rDNA ITS序列分析技术可以鉴定桑黄菌株;4株桑黄菌丝和子实体中次生代谢物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0.
ITS2条形码序列对茜草科黎药植物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栎  肖憬  苏振宇  黄瑶  唐历波 《中草药》2013,44(13):1814-1818
目的 利用DNA条形码技术通过ITS2序列对海南茜草科黎药植物进行快速鉴定.方法 对样本的核基因ITS2片段进行PCR扩增并双向测序,所得序列经CodonCode Aligner拼接后,利用MEGA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构建聚类树.从ITS2网站上获得ITS2二级结构信息,利用TAXON DNA软件分析序列种内、种间变异并作barcoding gap分析.结果 构建的系统树各个种不同样本均分别聚在一起,表现出单系性;各ITS2二级结构种内无明显差异;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基于ITS2序列的barcoding gap图显示种内变异和种间变异存在明显的barcoding gap.结论 ITS2序列可以作为DNA条形码对海南茜草科黎药植物进行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