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4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70篇
预防医学   69篇
药学   76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评估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效果。方法:为74例患有症状性子宫肌瘤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30例先结扎子宫动脉再切除肌瘤(结扎组);44例直接行肌瘤切除术(对照组)。结果:结扎组术中平均出血(152±90)ml,输血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平均手术时间[(95±15)min]及术后发热率(16.7%)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24个月,结扎组症状改善率93.3%,复发率1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动脉结扎用于肌瘤切除术安全、可行,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2.
腹腔镜下多发性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多发性子宫肌瘤切除术术中止血及残存肌瘤的处理方法。方法:66例患者中30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36例行腹腔镜手术。肌瘤最多12个,最少2个。腹腔镜组中18例行单纯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18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加子宫动脉阻断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结合B超监测。结果:开腹手术后平均住院(7.21±0.85)d,术后排气时间(31.15±7.26)h,腹腔镜术后平均住院(4.72±0.81)d,术后排气时间(21.13±5.36)h。单纯腹腔镜手术:平均手术时间(98±24)min,术中出血(129.7±58.6)ml,术后复发率26.3%。腹腔镜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平均手术时间(105.6±27.6)min,术中平均出血(87.52±18.35)ml,术后复发3.1%。结论:患者行腹腔镜多发性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康复快。由于腹腔镜手术的进展,选择病例的范围更广泛,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比单纯腹腔镜手术电切、分离、缝扎等安全可靠,且出血少,复发率低,术中B超监测降低了肌瘤切除术的漏切率。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对子宫肌瘤变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4月在丹东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2例,对所有患者90个病灶的S M I、高级动态血流显像(advanced dynamic flow,ADF)和彩色多普勒...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索奥曲肽联合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止血效果。方法:将120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奥曲肽+垂体后叶素)与对照组(缩宫素)各60例,观察两组手术各阶段出血量及术前术后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实验组的术中术后出血总量及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217.34±83.69)mL、(102.27±11.73)g/L均较对照组的(432.18±197.50)mL的出血量及(96.17±7.62)g/L的血红蛋白水平优异,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使用奥曲肽联合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止血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中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8年1月就诊并进行介入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共60例,于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采用B超测量,记录子宫及子宫肌瘤大小的变化。结果:介入治疗后3、6、12个月,患者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均逐渐缩小(P0.05);患者临床症状多在介入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尤以月经改变、经量增多者改善最为显著;患者FSH、LH和E2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好,并发症少,可保留子宫,值得在临床继续推广。  相似文献   
86.
韩丽  马汝平  龙艳 《职业与健康》2013,(24):3375-3376
目的分析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昌黎县人民医院确诊子宫肌瘤的患者40例,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12.5mg/d,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观察服药前后子宫肌瘤体积、Hb含量和丙氨酸转氨酶(AL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子宫肌瘤平均体积为(12.44±6.50)cm^3,治疗后子宫肌瘤平均体积为(5.91±3.6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0,P〈0.01);治疗前血红蛋白含量为(81.8±7.6)g/Lg,治疗后血红蛋白含量为(95.2±7.7)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7.833,P〈0.01);不良反应少,均无肝损害。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可以用于子宫肌瘤的保守治疗,改善贫血状况,提高女性生活质量,尤其适合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疗效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与次全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性功能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200例,按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子宫全切术治疗,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采用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对患者性功能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性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性欲、性高潮、性唤起、心理和性行为异常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在术后3个月时降低,术后6个月后增高。其中在术后3个月时对照组性欲、性高潮、性唤起、心理和性行为异常评分均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个月时各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子宫全切与次全切除术治疗性功能均可得到良好恢复,但次全切除术恢复速度较快,选择术式时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应用于临床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以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HIFUNIT-9000型超声聚焦肿瘤消融机实施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瘤体超声回声、血流及大小的变化.结果 共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患者116例,治疗瘤体共192个,其中肌瘤166个,腺肌瘤26个.治疗后82例患者各种症状得到改善;瘤体缩小,瘤体超声回声增强,血流减少.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4.2%,其中显效率53.8%.结论 HIFU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效果明显,无创、安全.  相似文献   
89.
巨大子宫肌瘤黏液变性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及MRI对巨大子宫肌瘤黏液变性的表现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巨大子宫肌瘤黏液变性的CT和MRI表现,并将CT和MRI表现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7例肿瘤直径10—30cm之间,左侧阔韧带源性1例,浆膜下来源者3例,肌壁间7例,宫颈部3例,骶前间隙3例。CT显示等密度肿瘤3例,病理证实为肌瘤伴部分区域黏液变性:混杂密度肿瘤7例,病理证实为广泛黏液性变性。MRI显示肌瘤T1WI、T2WI以等信号为主者4例;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高混杂信号者1例;T1WI以稍低信号为主,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者5例。结论CT对巨大子宫肌瘤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MRI对巨大子宫肌瘤的来源及女性盆腔巨大肿块的鉴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0.
子宫肌瘤组织在注入甲氨蝶呤后的病理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在注入MTX(甲氨蝶呤)后缩小的机制.方法对5例子宫肌瘤在注入MTX半个月及1个月后行手术治疗,对其标本进行了光镜和电镜观察并与同期未注药标本进行了比较.结果所有注入MTX的标本光镜下,均可见明显的平滑肌细胞的水肿、变性,单位视野内的血管数目明显减少,血管腔变窄;电镜下见平滑肌细胞内变性、水肿、扩张的内质网和线粒体等.结论 MTX的缩瘤效果是通过减少肌瘤内的血供和直接的细胞凋亡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