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9篇 |
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66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23篇 |
外科学 | 33篇 |
综合类 | 170篇 |
预防医学 | 69篇 |
药学 | 76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9篇 |
肿瘤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52篇 |
2011年 | 60篇 |
2010年 | 50篇 |
2009年 | 50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39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401.
目的评估射频热凝固疗法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射频热凝固疗法行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60例与对照组传统经腹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术)60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肠粘连及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射频热凝固疗法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无肠粘连,住院天数短。结论射频热凝固疗法,有利于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治疗。它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并能为大多数妇女保留生育功能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402.
大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56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大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03年1月~2006年8月,我院对56例大子宫肌瘤(至少1个肌瘤直径W9cm)行腹腔镜手术,其中子宫肌瘤剔除术30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10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1例,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15例。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0~100min,平均52min,出血量10~100ml,平均45ml。1例术后输尿管阴道瘘,行二次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植入术治愈。结论:腹腔镜大子宫肌瘤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03.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近年来,中医中药的辨证及针灸治疗等多种疗法的创新应用对子宫肌瘤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目前中医对此病的治疗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辨证分型不统一,疗效评定标准不一致等,限制了中医中药的推广应用和发展,可见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04.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术后更年期症状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搜集进行子宫肌瘤治疗且未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患者60例,根据病情分别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30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组),30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剥除组)。术后3个月、6个月、1年、1.5年和2年分别检测患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同时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1年、1.5年和2年记录患者是否出现潮热出汗、感觉异常、焦躁、忧郁、关节疼痛、头晕头痛、疲倦乏力、失眠多梦等围绝经期症状,根据改良 Kupperman 评分法进一步将症状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结果:两组术前卵巢功能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介入组术后绝经期症状各时间点均优于剥除组,其中术后6个月症状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剥除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卵巢功能各指标各复查时间点变化情况与围绝经期症状较吻合,其中术后6个月与1年的 E2、3个月与6个月的 FSH 及3个月、6个月与1年的 LH 水平两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肌瘤介入治疗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相比,术后短时间内更少出现围绝经症状。 相似文献
405.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并发症及防治经验。方法自2008年以来,使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100例。选择自愿接受介入治疗的症状性子宫肌瘤及无症状子宫肌瘤,直径>4 cm患者38例,术前检查排除带蒂浆膜下子宫肌瘤,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栓塞剂为海藻酸钠微球(KMG)、新鲜明胶海绵颗粒。结果 45例患者出现腰骶部疼痛症状,及时消炎镇痛,该症状在一周左右得到缓解,三周后症状消失;20例患者治疗后出现低热症状(37℃~37.5℃);12例患者便秘术后24 h患者下床活动后,常规嘱患者服用缓泻剂,一般术后2~3 d,大便通畅;23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实施UAE治疗后15、30 d时坏死的肌瘤细胞由宫颈外口脱出,及时摘除病理组织,患者术后状态恢复良好,没有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宫腔感染采用子宫全切术后恢复正常。结论治疗后可使子宫肌瘤和子宫的体积明显缩小,对患者的不适症状能够显著改善。对于术后并发症要及时有效的纠正,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06.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及全身麻醉,对照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及腰硬联合麻醉.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38.0±32.3 min vs 64.0±47.2 min)、肛门排气时间1(18.1±3.6)h vs (28.7±5.1)h、术后离床活动时间(14.8±3.9)h vs (30.2±6.4)h、术后发热率(12.50%vs 31.25%)、体温恢复正常时间(1.3±0.6)d vs (3.0±0.7)d及住院时间[(4.7±1.6)d vs(7.2±1.3)]d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说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足安全可行的,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优点很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0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收治入院的经确诊的子宫肌瘤的患者200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100例)分别行腹式全子宫,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引流管、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5~72个月,腹式组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例数明显多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与传统的开腹手术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408.
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对2006年9月~2012年10月我院3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术中产妇一般情况可,均顺利娩出胎儿,新生儿评分7'~10',宫体注射缩宫素后再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出血400~500 ml,术后常规给抗生素、缩宫剂等治疗,观察子宫收缩良好,阴道流血少。产后42 d随访,子宫复旧良好。结论子宫肌瘤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安全可行,可改善术后子宫复旧,减少盆腔感染及再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09.
目的探讨宫瘤清胶囊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来我院就诊的12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宫瘤清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和肌瘤体积、激素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06%)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子宫体积和最大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P<0.05),且观察组缩小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雌二醇(E2)、孕激素(P)、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激素水平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患者服药后均出现潮热、出汗、失眠等症状,但观察组较对照组轻微,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宫瘤清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比单纯用药更快地恢复激素水平,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410.
目的:讨论子宫肌瘤的诊断、术式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10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8例患者中无临床症状者16例,占14.8%,92例有临床症状,占85.2%,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治愈。残端出血、尿路感染、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及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其主要并发症。结论:部分宫肌瘤患者早期无症状,定期体检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手术方式应依据患者的年龄、有无生育要求来决定。术后加强观察、随访是预防其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