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0篇
  免费   295篇
  国内免费   7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7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001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98篇
  1篇
中国医学   2010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王居祥教授认为,胃癌的病机关键在于阳虚气结,其发病以脾胃虚寒为本,气机郁结为标,痰湿瘀血为病理产物,亦为促进病情发展的病理因素。治疗应扶正兼顾祛邪,扶正重在温补脾胃,益气养血,祛邪重视疏肝理气和胃,结合化痰软坚、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治法,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坚持中西医综合治疗结合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强调长期调治。  相似文献   
92.
姚魁武教授认为,高血压性头胀的病机主要与气血失调有关,以气血郁滞、肝郁血虚为主,和高血压引起的眩晕、头痛等病机有所不同。姚魁武重视气血功能的调理以及气血与病症的关联性,认为通调气血法是该病症的重要治则,调节气血的失衡,使气血调和从而缓解病症,临证常用四逆散等柴胡剂以及越鞠丸、黄芪赤风汤等经方。  相似文献   
93.
詹红生教授认为“气虚痰瘀、络脉痹阻”是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病机,治疗上应以补气为基本原则,并兼顾化痰散瘀。临床上,经皮椎间盘医用臭氧注射技术正是基于“补气理论”,通过局部“补气”以发挥气的推动和温煦作用,从而达到改善血运、促进炎性水肿和突出物吸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固本通络电针法联合八脉交会穴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SOD、MDA和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八脉交会穴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固本通络电针法治疗,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VAS评分、TCS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及SOD、MDA和hs-CRP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和TC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多(P<0.05);两组患者MCV和SSCV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较多(P<0.05);两组患者MDA、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大(P<0.05)。结论:采用固本通络电针法联合八脉交会穴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改善SOD、MDA和hs-CRP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散剂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4组,即对照组、茵栀黄口服液组、培菲康散剂组以及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散剂组(联合用药组),每组40例。比较四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用药组治愈率97.5%,与对照组52.5%、茵栀黄口服液组77.5%、培菲康散剂组72.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也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黄疸消退时间相对于其他三组也显著缩短(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散剂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较单独用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6.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解毒方对晚期卵巢癌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2013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125例晚期卵巢癌一线治疗病灶完全消失后复发的患者,根据是否采用中药干预分为中药组(50例)及对照组(75例).中药组给予手术治疗及化疗后服用益气活血解毒方,对照组给予西医手术治疗及化疗.采集2组患者基本情况及无复发生存时间,并采用卵巢癌治疗功能评价系统的健康状态评分、卡氏评分和中医症状积分评估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中药组无复发生存时间为18.5个月,对照组无复发生存时间16.0个月,Kaplan-Meier曲线显示中药维持治疗可延长中位无复发生存期(log rank:P=0.006).中药组复发时生活质量卵巢癌治疗功能评价系统积分、卡氏评分及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1±2.6)分比(24.8 ±4.0)分,(79±9)分比(72±9)分,(12.7±2.4)分比(16.6±3.2)分,均P<0.05].结论 益气活血解毒方能延长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7.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症状复杂,易复发,逐渐受到临床重视。中医药治疗GERD具有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等优势,临床疗效良好。本文从GERD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进展、中医药作用机制三方面进行归纳,以为临床诊治提供些许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肿瘤靶向药吉非替尼与中医药方剂益气除痰方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将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用中医药益气除痰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对照组单用吉非替尼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NSCLC患者瘤体大小,血清肿瘤标志物(CEA、SCC),T淋巴细胞亚群参数,生存质量卡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血液生化等指标。结果:肿瘤体大小直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总稳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肿瘤标志物治疗前后比较,2组均能降低,但治疗组总体上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治疗前后比较,2组均能提高参数,但治疗组总体上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生存质量卡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药益气除痰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NSCLC较单用吉非替尼药物疗效好,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肝郁气滞证乳腺增生病经夏枯草口服液治疗前后的临床及彩色超声图像变化。方法选择120例符合肝都气滞证乳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前后均进行临床症状及彩色超声图像采集,对临床疗效与声像图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为83.33%,且有效患者的收缩期峰值流速、导管直径和肿块最大径、腺体厚度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夏枯草口服液治疗肝郁气滞证乳腺增生症临床疗效显著,超声声像图部分指标在治疗后亦有相应改善。  相似文献   
100.
目的验证健脾止遗片对儿童遗尿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将诊断为脾肺气虚型遗尿症的412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9例,采用健脾止遗片治疗,对照组103例,采用遗尿停胶囊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统计分析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43.67%,总有效率91.33%;对照组临床痊愈率36.00%,总有效率90.00%,组问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睡中遗尿、尿频量多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止遗片对脾肺气虚型儿童遗尿症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尤其在改善睡中遗尿、尿频量多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