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4篇
  免费   295篇
  国内免费   7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7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001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98篇
  1篇
中国医学   2014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补气祛风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3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补气祛风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均以补气祛风法为治疗原则,口服中药汤剂,并随症加减,7d后统计疗效。结果临床治愈19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11%。结论采用补气祛风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既可提高患儿抗病能力,又可减轻机体对过敏因素的应激反应,抗复发、防演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2.
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运用"下法"的统计与研究,认为张仲景治病首重祛邪,邪去则正安。张仲景之下法千变万化,有寒下、有温下、有峻下、有缓下、有润下、有导下、有攻补兼施,又有表里同治之解表兼攻里。具体运用中,又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燥热内结者用通便泻热攻下法,气滞中满者用行气导滞攻下法,痰水内结者用逐水涤痰攻下法,血瘀而结者用破积逐瘀攻下法,湿热郁蒸发黄者用清利退黄攻下法,寒实内结者则用温经散寒攻下法。临床只要辨证准确,选用方法精当,自可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173.
津原汤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7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津原汤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124例PS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对照组(50例),另选24名健康人为健康组,进行对照观察。治疗组给予津原汤治疗,对照组用必嗽平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两组病例治疗前后检测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并对临床疗效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均高于健康组,自然杀伤(NK)细胞、CD_4比例均低于健康组。治疗后两组IgG、IgM、IgA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NK细胞、CD_4比例均有回升(P<0.05)。治疗后CD_3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缓解率治疗组为68.92%,对照组为26.00%;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30%,对照组72.00%,两组总有效率、临床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津原汤治疗PSS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调节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174.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理气化痰汤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20例和西药组20例,2组均应用青霉素G静脉滴注和利巴韦林片口服,必要时给予退热和解痘止痛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同时加用自拟中药理气化痰汤,1周为1个疗程。治疗过程中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情况及退热和解痉止痛药等使用情况,判断近期疗效。结果2组腹痛治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O.05),伴随症状改善或消失时间比较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退热药、解痉药使用次数相比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5.
祛风益气养阴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祛风益气养阴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探究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病因病机实质.方法 将90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祛风止咳汤剂加养阴益气合剂;对照1组口服祛风止咳汤剂;对照2组口服西药美普清加养阴益气合剂.服药2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3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1组(P<0.05)、2组(P<0.01).结论 祛风益气养阴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6.
目的治疗与观察研究气滞血瘀引起的精液不液化病。方法以舒肝解郁、理气活血、祛瘀化精为治则,用自制精化胶囊每日3次,每次5粒(每粒1.8g),对89例精液不液化患者进行治疗,同时设对照组44例。结果治疗组89例,治愈率为65.17%,总有效率94.38%;对照组44例,治愈率为4.55%,总有效率70.4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0、14.41,P〈0.01)。结论自制精化胶囊治疗精液不液化并改善症状及体征,疗效满意,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7.
益气活血清热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清热法对慢性萎缩胃炎(CAG)及胃癌前病变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益气活血清热法治疗组与胃复春对照组,分别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病理学改变也优于对照组,其中胃黏膜萎缩与肠上皮化生的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8.
2005年6月~2007年3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72例,并与同期单纯西药治疗的36例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9.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90例给予天麻素胶囊,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组90例加服天麻钩藤饮,每日1剂,早晚2次,水煎服。两组均15d为1个疗程。结论:天麻钩藤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主要表现为肌衄,其病位可涉及肝、脾、心、肾、肺等脏,病理多责之火、瘀、虚三种,临床分型为热盛破血证,阴虚火旺证,气不摄血证,瘀血内阻证等,本文对其运用中医药治疗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