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0篇
  免费   295篇
  国内免费   7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7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001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98篇
  1篇
中国医学   2010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对“邪气盛则实 ,精气夺则虚”的理论提出质疑。根据个人的临床实践 ,结合临床病例提出邪气盛既能致实 ,亦能致虚 ;精气夺既能致虚 ,亦能产生虚实夹杂证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2.
马廷辉 《针刺研究》2002,27(4):308-310
本文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关于经络间的内在实质联系的论述总结出十二经络阴阳二气盛衰和经脉交接的规律 ,认为经络阴气变阳气在于手 ,阳气变阴气在于足 ,故十二经中经络阴气始于足 ,汇于胸 ,上散于手 ;经络阳气始于手 ,汇于首 (头 ) ,下泻于足。阴阳二气交换转变形成大周天。  相似文献   
133.
心气饮子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江武 《中国药房》2006,17(14):1098-1099
目的观察心气饮子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单纯以利尿、强心、扩血管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自拟心气饮子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心气饮子,水煎服,1剂/d,分2次服用;参附注射液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15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72.5%(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心气饮子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有效。  相似文献   
134.
目的:探讨疏肝利胆方药防治胆石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受试豚鼠随机分为四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疏肝利胆中药组、熊去氧胆酸西药组。后三组采用高胆固醇致石食饵诱发法建立豚鼠胆结石动物模型,其中疏肝利胆中药组、熊去氧胆酸西药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进行防治实验,连续7周后,分别对实验豚鼠胆结石生成情况、胆囊组织调宁蛋白(Cap)的蛋白表达进行观察。结果:疏肝利胆方药防治组能有效防止胆结石的生成(与模型组比较P<0.01),并且其效果优于熊去氧胆酸西药组(P<0.01)。模型组动物胆囊组织Cap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疏肝利胆中药组和熊去氧胆酸西药组胆囊组织Cap蛋白表达水平虽均高于正常组(分别为P<0.01,P<0.05),但与模型组比较,其胆囊组织Cap蛋白表达水平都呈明显降低(均P<0.01),且疏肝利胆中药组和熊去氧胆酸西药组两组胆囊组织Cap蛋白表达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肝利胆中药能显著降低胆结石的形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胆囊平滑肌组织调宁蛋白的水平,提高胆囊平滑肌收缩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35.
中西医结合治疗紫癜性肾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辨证加用消风散、参芩白术散、参芪地黄汤、真武汤等。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7%,对照组66.7%。结论: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基本治则,辨证选用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紫癜性肾炎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6.
慢性马兜铃酸肾病的中医证候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慢性马兜铃酸肾病的主要中医证候.方法观察44例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患者证候及肾功能情况.结果正虚证中气阴两虚型出现率最高.畏寒肢冷、夜尿清长等反映脾肾阳虚的症状出现频率较高,各占61.36%,在失代偿期肾功能损害尚不严重之时,上述症状即出现且在50.00%以上.邪实证中血瘀证型出现率最高,在失代偿期血瘀型的出现率即远高于同期其他邪实证型,在50.00%以上,并随疾病发展进一步升高.结论慢性马兜铃酸肾病证候特点是:在一般慢性肾功能不全常见的气阴两虚基础上阳虚与血瘀症状出现早而重.  相似文献   
137.
黄芪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黄芪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对照的方法,对黄芪丹参滴丸和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患者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心电图有效率、硝酸甘油停减情况优于对照组,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症状疗效方面,2组均能改善胸痛、胸闷等主症及心悸等气虚表现,但气短、乏力等气虚症状的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丹参滴丸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一个安全、有效的制剂,同时提示益气活血法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8.
益气养阴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益气养阴基础方(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当归、白芍、生地等)治疗,对照组28例,口服三磷酸腺苷(ATP) 维生素C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显效率治疗组为60.00%,对照组为21.4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医药对慢性疲劳综合征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9.
七情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也是脏腑功能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脏腑气血津液是七情活动的物质基础,七情的活动状况影响着疾病的转归;同时疾病的转归情况反映机体脏腑气血津液的功能活动,也影响着七情的变化.研究七情与疾病转归的关系,对疾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0.
加味黄精四草汤治疗高血压病3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加味黄精四草汤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35例,临床疗效。方挫将符合选择标准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口服加味黄精四草汤;对照组35例,口服吲达帕胺。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血压、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血压、血脂变化,中医证候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7、13%,对照组51、43%,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压下降治疗组总有效率82.86%,对照组80.00%,无明显差异(P〉0、05)。血脂治疗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黄精四草汤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具有治疗作用,在改善临床症状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