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21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82篇
特种医学   109篇
外科学   153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0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In a randomized study of 130 patients undergoing breast augmentation, postoperative compression did not reduce the frequency of postoperative bruising or hematoma formation, and 37.5% of the 64 patients having compression had complaints regarding their use. Postoperative compression is of no value after breast augmentation.  相似文献   
62.
不同微创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112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5例行锥颅血肿碎吸术,B组37例行锥颅穿刺引流液化术,C组40例行小孔多方位颅内血肿抽吸术。对患者术后的残留血肿量、中线移位、再出血率及病死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术后A组与B组在病死率、残留血肿量、中线移位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与A组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B组病死率、中线移位、残余血肿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脑出血病情恶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血肿量,高颅内压,中线移位。小孔多方位颅内血肿抽吸术可有效降低颅内压,清除血肿,在治疗危重症高血压脑出血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3.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CT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elayedTraumaticIntracerebralHematoma,DTICH)是指首次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再次检查时发现颅内出现血肿,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容易轻视,以致造成严重的后果,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收集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的50例分析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64.
1958~1985年我院收治小儿急性颅内血肿105例。男78例,女27例。年龄自5个月至5岁。头部外伤占93.3%,脑血管畸形及肿瘤卒中占3.8%。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85例(80.9%),余20例(19.1%)系多发或脑内血肿。多有颅压增高与脑受压征象,癫痫的发生率占25.7%。103例采取钻孔或骨瓣开颅清除血肿,2例经前囟穿刺抽出积血。手术结果,痊愈90例(85.7%),死亡11例(10.5%)。作者认为,对本病应早期诊治,并预防手术中发生休克与衰竭。  相似文献   
65.
肺外伤性血肿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肺外伤性血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3例肺外伤性血肿的影像学资料。结果:13例肺外伤性血肿单发11例、多发2例,共计15个血肿,其中发生在右肺上叶4个、右肺中叶2个、右肺下叶3个、左肺上叶2个、左肺下叶4个。血肿均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早期边缘模糊、迟发边缘光整。13例患者于伤后1~3h内均进行首次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现肺挫伤、肺撕裂伤、气胸、液气胸、肋骨、脊椎及锁骨、肩胛骨骨折及胸壁挫伤等11例,而发现血肿仅2例。伤后1周内复查新发现血肿4例,而7例血肿为1周后复查发现,最长1例为外伤6个月后发现。13例肺外伤性血肿病例中11例经影像学动态观察证实、2例经皮穿刺证实。结论:X线、CT影像学检查是发现和诊断肺外伤性血肿最佳方法,CT检查优于X线,动态变化是肺外伤性血肿的特征性影像表现。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提高对自发性脊柱硬膜外血肿非典型MRI表现的认识.方法 对2000年至2008年来院的10例自发性脊柱硬膜外血肿非典型MRI表现进行分析,男7例,女3例;年龄12--64岁,平均32.1岁.所有病例均无明显的外伤史.常规行矢状位T1WI、T2WI,横轴位TwI,8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血肿呈梭形、椭圆形,位于脊髓的侧后方或后方的硬膜外腔.血肿发生于颈段5例,胸段3例,胸腰段2例.病灶与脊髓之间有一低信号线状影相隔,尤以T2WI显示最佳.血肿范围多在2~4个椎体,总量约5~10 ml,均值为(6.9±1.8)ml.在T1WI图像上,6例表现为等信号,4例表现为高信号;在T2WI图像上,6例表现为混杂高信号,4例表现为混杂低信号.5例血肿壁边缘轻度强化.6例血肿MRI信号比较典型.4例血肿MRI信号不典型.活动性出血以及血肿因时间而演变是血肿征象不典型的原因.本组4例误诊的原因:(1)活动性出血所致血肿征象不典型;(2)血肿位于狭窄的腔隙内;(3)临床上无外伤史.结论 根据血肿演变的规律,结合起病时间及可能存在活动性出血对血肿MRI信号进行分析,有利于对非典型血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7.
一67岁男性于死亡前二月余头部被击受轻伤,死亡后尸检病理证实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硬膜下出血来源考虑是桥静脉损伤,因尸检时掀去带囊血肿时,在前上额部留有一出血区。新膜中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及其出血,可能造成血肿逐渐长大。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比较9种机器学习模型对幕上深部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发生早期血肿扩张及预后不良情况的预测性能。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5年1月—2019年5月4家医院幕上深部SICH患者420例。其中男275例、女145例,年龄25~90(61.0±12.9)岁。420例患者按照7∶3的比例,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训练集294例和验证集126例。患者在72 h内复查CT,若血肿体积比初始体积增长>6 mL或>33%,判定存在早期血肿扩张。采用改良的Rankin评分量表(mRS)评估预后,以mRS>3分判定为预后不良。比较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基线资料。采用随机森林、极限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梯度爬升决策树、自适应提升算法、朴素贝叶斯、logistic回归、支持向量机、K近邻、多层感知机9种机器学习算法对早期血肿扩张及预后不良分别构建预测模型;在训练集中,依据各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采用3折交叉验证取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各模型对早期血肿扩张及预后不良情况的预测性能,并在验证集测试模型的可靠性。结果 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20例患者中,早期脑血肿扩张的患者有117例(27.86%);399例患者获随访,其中预后不良的患者有210例(52.63%)。预测早期血肿扩张:训练集中,9种机器学习模型的AUC为0.590~0.685,其中以XGboost模型最高,AUC为0.685±0.024;在验证集中,XGboost模型AUC为0.686[95%可信区间(CI)0.578~0.721]。预测预后不良:9种机器学习模型的AUC为0.703~0.852,其中logistic回归模型最高,AUC为0.852±0.041;而在验证集中,logistic回归模型AUC为0.894(95%CI 0.862~0.912)。结论 9种机器学习算法模型中,XGboost对幕上深部SICH早期血肿扩张的预测性能最佳,而logistic回归模型对预后不良的预测性能最高;对于不同临床结局的预测,应选用合适的机器学习模型。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提高对老年人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特点的认识。方法 分析24例65岁以上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CT表现。结果 本组24例中门诊就医20例,急诊4例(短时内两次就诊2例);CT表现等密度血肿12例、低密度血肿8例、混合密度血肿4例;所有病例中脑室受压变形8例,中线结构移位5例,其中3例低密度血肿CT表现类似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塞灶。结论 必须重视老年人群中头颅外伤不明确的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CT诊断。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CEUS诊断及动态随访经皮肾穿刺后活动性出血的价值。方法 收集在我科接受经皮肾穿刺、经DSA检查及增强CT检查证实的肾周血肿患者42例,接受CEUS检查,以血肿内造影剂呈点条状不均匀、低增强充填为CEUS诊断活动性出血征象。对有活动性出血的病例于首次CEUS检查后5~7日后再次复查CEUS,检测血肿范围和活动性出血情况。结果 42例肾周血肿患者常规超声均未探及血肿内彩色血流信号。进一步CEUS示33例为单纯肾血肿,9例为肾血肿伴活动性出血,保守治疗后CEUS随访,其中6例活动性出血减少,DSA检查未发现明显出血灶,3例活动性出血增多,血肿增大,经介入治疗后出血停止。结论 CEUS能敏感捕捉到经皮肾穿刺后活动性出血征象。利用CEUS随访活动性出血的动态改变,可为进一步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