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20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82篇
特种医学   109篇
外科学   153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0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目的:探讨桂龙通络胶囊加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以下简称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微创术组)和治疗组(桂龙通络胶囊加微创术),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4.14%,94.64%,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桂龙通络胶囊+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优于单纯微创术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006年收治的29例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资料,其中手术治疗21例,保守治疗8例。结果: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18例,中度残废3例,重度残废5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必要时手术清除颅内血肿,有效控制各种不利因素是多发性颅内血肿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4.
目的:提高对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病人的临床症状和CT特征的认识及探讨其最佳CT复查的时间。方法:分析总结46例病人外伤后的各种临床症状和迟发性脑内血肿出现的特点以及第一次复查CT检查的时间。结果:46例病人的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持续加重,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大部分出现在脑白质或白质与灰质交界处,以颞叶及额、颞叶交界最多,占52%,额叶次之,占39%,均出现在外伤24h之后,以36h左右最多。结论:可疑有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的病人最佳CT复查时间为外伤后36h左右。对首次CT扫描未发现脑内血肿的病人,若临床症状持续或逐渐加重,应在外伤后36h左右甚至更早地复查CT,可避免漏诊并及早作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88年1月到2000年12月收治219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的临床资料。结果 219例重型颅脑损伤(其中GCS≤5分71例),合并颅内血肿95例及脑室内出血3例,占44.75%。手术治疗154例,非手术治疗65例。28例死亡,死亡率12.79%。191例存活,其中178例随访6月~3年,63例有脑软化灶,其中14例与同侧侧脑室相通;轻中残11例,其中6例确诊为外伤性癫痫。结论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伤情严重、变化快,及早确立诊断、抢救生命以及选择及时恰当的治疗方案是提高生存数量和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6.
目的:提高对前下纵隔血肿的认识及了解其CT影像表现。方法:对2例外伤病人行MSCT螺旋扫描后,对图像进行遮盖容积重建(SVR)、多平面重建(MPR)和表面遮盖重建(SSD)等后处理,并观察其CT表现。结果:应用MS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能更好地观察到前下纵隔血肿的直接影像及其相关CT影像表现。结论:在胸部外伤病人行MSCT螺旋扫描时,要注意对前下纵隔的观察并及时提出前下纵隔血肿的诊断。  相似文献   
57.
Lam CY  Chan KF  Fan TW  Kwok CH  Chan CH  Tsang TK 《Pediatric radiology》2005,35(11):1139-1141
Hepatic hematomas are relatively common in fetuses and neonates; most are subcapsular in location. Sometimes their imaging features can be non-specific, so differentiation from other aggressive lesions like hepatoblastoma can be difficult, especially if there is a concurrent high -fetoprotein level. We report a case of intrahepatic hematoma with a rising -fetoprotein level.  相似文献   
58.
In a randomized study of 130 patients undergoing breast augmentation, postoperative compression did not reduce the frequency of postoperative bruising or hematoma formation, and 37.5% of the 64 patients having compression had complaints regarding their use. Postoperative compression is of no value after breast augmentation.  相似文献   
59.
不同微创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112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5例行锥颅血肿碎吸术,B组37例行锥颅穿刺引流液化术,C组40例行小孔多方位颅内血肿抽吸术。对患者术后的残留血肿量、中线移位、再出血率及病死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术后A组与B组在病死率、残留血肿量、中线移位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与A组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B组病死率、中线移位、残余血肿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脑出血病情恶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血肿量,高颅内压,中线移位。小孔多方位颅内血肿抽吸术可有效降低颅内压,清除血肿,在治疗危重症高血压脑出血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0.
张凤翔  刘智君  张浩亮  高娃  杨金花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10):1204-1205,F0004
目的:评价肾上腺外伤性血肿的CT检查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了经临床随访证实6例肾上腺外伤性血肿的CT资料。结果:6例肾上腺外伤性血肿均发生于右侧,6例在外伤10d内行CT检查。CT平扫:表现为卵圆形、梭形块影。病灶最大径4.5 cm×2.0 cm,其中,高密度4例、等密度1例、低密度1例。CT值在24~62 Hu之间。增强扫描:病灶不强化,2例在血肿边缘可见强化的肾上腺,其外周可见等密度条索影;4例合并少量腹水;2例合并肝撕裂伤。结论:CT可以早期明确肾上腺外伤性血肿的诊断。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应早期行CT检查,必要的增强扫描,对于肯定和/或排除肾上腺血肿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