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研究依赖胰岛索治疗的糖尿病(IDDM)伴牙周炎病人、单纯牙周炎病人和牙周健康者龈沟液(gingival cervicular fluid,GCF)TNF-α水平及其与糖代谢状况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GCF中TNF-α的水平,同时检测受试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百分比.结果:IDDM牙周炎组病人GCF中TNF-α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牙周炎组及对照组.GCF中TNF-α水平与反映糖代谢控制状况的糖化血红蛋白无相关性.结论:糖尿病可使牙周炎病人龈沟液TNF-α水平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水平;方法:应用放射免疫与微柱层析法分别检测5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清中IL-6及HbAlc的水平;结果: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bAlc及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且控制了年龄与性别后,HbAlc与IL-6的水平呈正相关(r=0.31,P<0.01)。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bAlc和IL-6水平明显增高;联合检测HbAlc与IL-6的水平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状态评价和病情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3.
目的对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前进行血糖及糖基化蛋白水平的检测,了解其与介入治疗围术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住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65例,根据是否出现围术期心绞痛、心肌梗死及死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心血管病术前临床危险因素、血糖、糖基化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评价各组术前危险因素、糖代谢及炎性反应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年龄、性别、BMI、吸烟史、高血压及高脂血症发病率、用药情况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增高(P〈0.01);以220μmol/L为界值,糖化血清蛋白升高患者出现围术期心肌梗死的风险明显增加(OR=2.69,95%CI:1.32~5.48,P〈0.01)。结论糖基化产物中,术前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增高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不良预后的危险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4.
王联耀  李江 《西部医学》2012,24(11):2110-2111
目的了解具有糖代谢异常危险症状患者初诊Ⅱ型糖尿病(T2DM)、糖尿病前期(IFG、IGT)的临床特征。方法242例患者根据空腹血糖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t(OGTT)服糖2小时后血糖分为4组:正常血糖(NOR)、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T2DM,对各组平均年龄、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进行分析,并对各组在不同HBAlc浓度中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检出IFG24例,IGT79例,T2DM63例,NGR76例,阳性率68.59%。结论加强对伴有糖代谢异常危险症状患者的筛查,行OGTT,可有效提高初诊T2DM、糖尿病前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耳针治疗仪刺激耳甲腔对糖尿病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对符合标准的45例糖尿病患者,用耳针治疗仪刺激耳甲腔,每日1次,每次30min,连续治疗3个月。采用自身治疗前与治疗后对照的方法,观察其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75g葡萄糖负荷2h后血糖(P2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经统计学处理,HbAlc明显下降(P<0.05,P<0.01),FBG及P2BG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P<0.05,P<0.01)。结论:利用耳针治疗仪刺激耳甲腔具有改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小板参数及纤维蛋白原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糖尿病的控制程度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微循环敏感指标血小板参数和纤维蛋白原(Fbg)的关系。方法对研究对象的HbAlc、血小板参数即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纤维蛋白原(Fbg)等指标进行测定,并根据HbAlc的高低及有无微血管病变将糖尿病患者分为三组:HbAlc升高A组(HbAlc〉6.0%)即血糖控制不佳且伴有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HbAlc升高B组(HbAlc〉6.0%)即血糖控制不佳但无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HbAlc正常C组(HbAlc≤6.0%)即血糖维持相对稳定且无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并将三组的血小板参数及Fbg结果与健康对照(非糖尿病)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A、B组的多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循环敏感指标MPV、PDW及Fbg与HbAlc具有相关性。对HbAlc升高的糖尿病患者,无论有无临床指征,其微循环敏感指标已发生改变,应定期监测血小板参数(血常规)和Fbg,以便及时纠正糖尿病血管及微血管病变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止渴养阴胶囊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0月于延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起始剂量0.6 U/kg,每隔1~2天根据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调整剂量。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止渴养阴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FPG、2 h PG、Hb Alc、空腹C肽、2 h C肽水平、血糖达标时间、日血糖波动情况、日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40%、95.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PG、2 h PG、Hb Alc水平下降,空腹C肽水平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FPG、2 h PG、Hb Alc和空腹C肽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日胰岛素用量减少,低血糖发生率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渴养阴胶囊联合门冬胰岛素能够显著的提高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减少日胰岛素用量少,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68.
门诊糖尿病患者治疗管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门诊糖尿病患者治疗与管理现状.方法:选取在本院门诊连续治疗1年以上糖尿病患者,通过门诊访谈、病历调查,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治疗检查状况、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以及慢性并发症情况.结果:入选患者257名,年龄(61.8±12.3)岁,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值为7.3%±1.5%.患者血糖、血压、血脂的达标率均高于2003年中国的调查结果(P<0.05).现患率排前3位的并发症为白内障、糖尿病神经病变和微量白蛋白尿.而影响血糖达标治疗的因素包括吸烟、饮食、运动、糖尿病教育、病程和文化程度.结论:本院2005年门诊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血脂达标率高于2003年全国平均水平,但仍有72.7%的患者血糖未能满意控制.因此,仍需强化糖尿病教育,减少晚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临床治疗相关问题。方法纳入近年于我院诊治的糖尿病足患者83例,对其进行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降糖、抗感染等处理。将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患者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80.7%患者治疗有效,感染得到控制溃疡面不同程度缩小;19.3%患者经治疗无效,予截肢。(2)比较显示截肢组患者HbAl显著高,P〈0.05。结论糖尿病足防范和治疗关键在于控制血糖达标,同时对血压、血脂进行相应控制可进一步避免糖尿病并发症产生。  相似文献   
70.
目的评估对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西格列汀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其中研究组采用西格列汀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肾功能、尿常规及心电图等指标的变化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FPG、PPG及HbAlc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但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无肝肾损害,研究组患者体重较治疗前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1,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安全有效改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