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7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7篇 |
儿科学 | 15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8篇 |
临床医学 | 41篇 |
内科学 | 139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03篇 |
外科学 | 8篇 |
综合类 | 111篇 |
预防医学 | 21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28篇 |
中国医学 | 10篇 |
肿瘤学 | 1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33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32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41篇 |
2007年 | 52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 探讨面神经鼓乳段在斜矢状位最佳显示的扫描基线,为面神经鼓乳段疾病的影像诊断和耳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利用HRCT对16例(32耳) 外观无异常的成人颅骨标本行斜矢状位扫描获得层厚为0.625 mm的HRCT图像后,再用火棉胶包埋技术将颞骨标本切制层厚为1mm的连续斜矢状断面标本,选取面神经鼓乳段显示良好的CT图片与对应的切片标本对照观测。 结果 16例(32耳)在斜矢状位均可完整显示面神经鼓乳段全程,面神经鼓乳段全长为(23.58±1.44)mm,鼓室段到外半规管的距离为(0.75±0.12)mm,面神经鼓室段到鼓室的距离为(0.34±0.08)mm,鼓室段和乳突段的夹角为(108.88±2.49)度。 结论 颞骨斜矢状位HRCT图像结合对应切片标本能良好显示面神经鼓乳段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位置和毗邻关系,以与正中矢状面成(21.40±4.35)度为扫描基线作斜矢状位扫描显示面神经鼓乳段最佳,对颞骨的影像诊断和耳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肺高分辨力CT“马赛克”衰减的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HRCT的“马赛克”衰减的表现。结果:28例以间质病变为主中,“马赛克”衰减外周分布27例、边界模糊22例,均伴有间质病变征象;以肺实质病变为主7例中,弥漫分布5例,边界清楚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例中,弥漫分布和伴有小血管增粗7例,边界清楚6例。结论:虽然HRCT上“马赛克”衰减征象是非特异性征象,但可早期提示小气道病变,并可通过对其形态学特点的分析缩小临床拟诊范围,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方法 21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肺内直径小于2.0 cm炎性假瘤患者均经胸部高分辨力CT(RHCT)检查.其中,15例又经增强CT扫描.结果HRCT证实,21例病人中,浅分叶征见于6例,棘状突起5例,晕征8例,血管集束征5例.在接受增强扫描的15例中,增强后5例的病灶有轻度强化,而其余10例的病灶无明显强化,所有病例的病灶边缘均较光整.结论 HRCT对诊断肺内直径小于2.0 cm的炎性假瘤具有重要价值.而各种CT征象的综合分析有利于确诊. 相似文献
25.
引起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及HRCT表现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分析引起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 ,HRCT表现与预后的关系。材料和方法 :对 5 80例胸部肿瘤中放射性肺炎的 86例行HRCT检查 ,观察其征象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总结 7种引起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将HRCT表现分为4种类型 :片状渗出型。补丁实变型。含气不全型和浓密纤维化型。同时探讨了与预后。结论 :阐述引起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及HRCT对胸部肿瘤患者与各型放射性肺炎预后的关系。正确使用肺组织的放射剂量 ,定期HRCT检查对放射性肺炎的早期诊断和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6.
树芽征在诊断支气管肺疾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树芽征”(tree-in-bud sign)是常见的胸部CT征象,在胸部CT表现为小叶中央型结节影和与之相连的数条线形分支影,多分布在胸膜下3~5mm肺野内,直径2~4mm[1]。“树芽征”与次级肺小叶的解剖结构和病理改变有关。终末细支气管位于次级肺小叶的核心,直径<1mm,正常情况下CT或HRCT不显影。病理状态下,细支气管扩张、管壁增厚或者管腔阻塞,HRCT则表现为小叶中央型结节和线形分支影,即“树芽征”。“树芽征”最初被用于描述结核感染沿支气管播散时的CT表现(图1),但在过去的几年里,人们逐渐意识到“树芽征”并非为结核感染独有,凡是累及小气道… 相似文献
27.
Yuefeng Chen Kai Zhang Yanfeng Xu Yanxu Che Linna Guan Yefeng Li 《American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2018,39(2):150-152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iability of temporal bone high-resolution CT (HRCT)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facial paralysis.Methods
HRCT with cross-sectional scanning and multi-planar reformation (MPR) was performed on 26 cases with traumatic facial paralysis, and the preoperative imaging manifestations were compared with surgical findings.Results
Preoperative HRCT revealed fallopian canal damage at the posterior genu in 1 case, geniculate ganglion in 22 cases, labyrinthine segment in 4 cases, tympanic segment in 13 cases and mastoid segment in 0 case, while surgical findings confirmed fallopian canal damage at the posterior genu in 7 cases, geniculate ganglion in 23 cases, labyrinthine segment in 4 cases, tympanic segment in 17 cases and mastoid segment in 7 cases. The accuracy of temporal bone HRCT in revealing damage at those segments of fallopian canal was 14.3%, 95.7%, 100%, 76.5, and 0%, respectively.Conclusion
Temporal bone HRCT can generally estimate the extent of damage and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traumatic facial paralysis before surgery. However, it is unreliable in revealing the damage of fallopian canal at the posterior genu and mastoid segment. 相似文献28.
HRCT靶重建技术在尘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像学表现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HRCT靶重建技术在尘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影像学表现。方法对57例各期煤工尘肺作肺部常规CT扫描,然后在主动脉弓顶、隆突水平、气管分叉下3cm、右膈上2cm及兴趣区加作HRCT,并利用所贮存扫描之原始数据进行靶重建。结果HRCT靶重建放大成像清晰地显示了尘肺的微细病变(1)结节影100%;(2)小叶间隔增厚98.24%;(3)小叶结构异常98.24%;(4)胸膜下结节84.21%;(5)小叶中心型肺气肿63.15%;(6)胸膜下弧线影64.91%;(7)小支气管扩张63.15%;(8)磨玻璃样阴影35.08%;(9)蜂窝状阴影15.78%。并良好的显示了早期病变细节。结论HRCT靶重建技术提高了细节显示,是显示尘肺微细病变有效而可靠的方法,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29.
30.
术前面隐窝气房CT测量对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颞骨轴位高分辨CT(highresolationcomputedtomography,HRCT)测量面神经隐窝气房,以了解人工耳蜗植入患者面隐窝气房的发育情况。方法对210例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植入人工耳蜗前通过HRCT对面隐窝气房进行评估和形态测量,按患者的年龄分组对各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人工耳蜗植入者面隐窝的发育状况与年龄之间的关系;用术前的HRCT进行手术中定位指导,将术中发现的面隐窝气房形态与术前HRCT评估进行比较。结果210例人工耳蜗植入者有13例面隐窝未发育,占6%。197例面隐窝发育者其平均体积为4.26mm3,其中<5.0岁组(A组)为4.56mm3,5.0~12.0岁组(B组)为7.70mm3,>12.0岁组(C组)为3.09mm3。<5.0岁组、5.0~12.0岁组与>12.0岁组的面隐窝气房发育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术中面隐窝气房的发现与术前HRCT评价相符。结论210例人工耳蜗植入者94%的面隐窝有气房发育;12岁以下者面隐窝气房的发育者优于12岁以上;术前对手术侧耳HRCT的面隐窝气房进行认真地评估,术中利用HRCT对面隐窝气房准确定位,可克服手术的盲目性,避免术中面隐窝周边重要结构的损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