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44篇
  免费   1644篇
  国内免费   297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97篇
口腔科学   99篇
临床医学   212篇
内科学   206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科学   149篇
综合类   3295篇
预防医学   128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781篇
  11篇
中国医学   7477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228篇
  2022年   627篇
  2021年   947篇
  2020年   872篇
  2019年   490篇
  2018年   303篇
  2017年   536篇
  2016年   595篇
  2015年   420篇
  2014年   1126篇
  2013年   688篇
  2012年   1023篇
  2011年   914篇
  2010年   696篇
  2009年   468篇
  2008年   419篇
  2007年   416篇
  2006年   320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金祎敏  谢燕  王东帆  章晨峰  曹亮  谢雪  肖伟  王振中  吕耀中 《中草药》2023,54(22):7482-7488
目的 从桂枝茯苓胶囊(Guizhi Fuling Capsules,GZFLC)临床用于治疗痛经的功效出发,探索建立基于子宫平滑肌收缩活性测定的GZFLC质量生物活性评价方法。方法 通过注射雌激素增加小鼠子宫敏感性,建立缩宫素诱导的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模型,采集给药前后小鼠子宫平滑肌的收缩频率、幅值和峰面积,以收缩峰面积为指标进行统计并对药效进行归一化处理。考察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模型的主要影响因素如雌激素注射方式与天数、缩宫素浓度、动物周龄和GZFLC前处理方法。建立GZFLC质量生物活性评价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测定10个批次GZFLC合格样品及2个GZFLC高温破坏样品的生物活性。结果 连续3 d ip雌激素10 mg/(kg·d)后小鼠子宫平滑肌收缩峰面积较高且收缩节律较好;最适缩宫素造模质量浓度为0.050 μg/mL;将GZFLC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125 g/mL的药液并超声溶解60 min有利于药效发挥;重复性考察RSD为11.298%,日内精密度RSD为12.452%,日间精密度RSD为10.438%;10批次GZFLC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1.526~1.631 mg/mL,高温破坏后GZFLC的IC50明显增大。结论 基于子宫平滑肌收缩活性测定的GZFLC质量评价方法重复性和精密度较好,为后续GZFLC的综合质量评价标准建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2.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三仙汤干预骨质疏松症(OP)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等,从而明确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获得三仙汤中3味药物的化学成分,通过Uniprot数据库,将已筛选出的靶点名称进行标准化。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检索骨质疏松症的相关靶基因。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筛选得到疾病-药物成分共同靶蛋白在String网站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模型。在Cytoscape软件中绘制药物、疾病、靶基因网络图,并进行基因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讨三仙汤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结果通过数据库筛选得到三仙汤的28种有效成分以及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靶点127个,其中蛋白激酶、白介素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基因为PPI网络中的核心基因; GO富集分析显示靶点主要影响核受体活性、转录因子活性、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蛋白质异二聚活性、血红素结合等生物过程;以及影响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IL-17信号通路、前列腺癌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乙型肝炎等信号通路。结论三仙汤中的有效成分通过关键信号通路作用于核心基因,影响细胞分化、凋亡、炎症、氧化应激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为其后续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联合自膨式金属支架(SEMS)在左半结直肠恶性梗阻(MLBO)治疗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天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因MLBO行SEMS治疗的患者78例。随机化分为大承气汤组38例,聚乙二醇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限期手术治疗,在后续治疗时,大承气汤组口服大承气汤(1袋,125 mL/次,2次/d),聚乙二醇组口服聚乙二醇(舒泰清,A剂+B剂各2袋/次,饮用水冲调至125 mL/次,2次/d),比较2组术前准备时间、腹腔镜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造口率、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病理水肿程度等差异。结果:大承气汤组的术前准备时间为6(5,7) d,低于聚二乙醇组的8(6,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大承气汤组限期手术的腹腔镜率为65.8%,高于聚乙二醇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大承气汤组在造口率(21.1% vs 50.0%)及并发症发生率(15.8% vs 40.0%)方面亦优于聚乙二醇组(均P<0.05)。两组的淋巴清扫数目无明显差异(P=0.2),但大承气汤组的病理组织水肿程度比聚乙二醇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大承气汤可有效提高MLBO放置SEMS后限期手术的肠道准备效率及质量,提高腹腔镜成功率,并明显降低限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造口率。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益气行水汤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有效性及对患者膀胱残存尿量、自行排尿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因肛肠术后尿潴留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0 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益气行水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临床指标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77%,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的膀胱残存尿量(119.0±18.2) mL、自行排尿时间(38.4±17.3) min、排便时间(34.0±8.4) h 及住院时间(4.6±2.1)d 均少于对照组的(168.0±22.9) mL、(54.2±18.8) min、(75.1±6.0) h 及(8.5±3.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治疗后3 d 与7 d 的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分别为(3.1±0.4)分、(1.9±0.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3±1.0)分、(3.0±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采用益气行水汤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减少患者膀胱残存尿量,缩短其自行排尿时间,疼痛情况得到显著改善,缩短其病情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究八珍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患者的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余姚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2019年 2月—2020年 2月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 6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八珍汤治疗。观察比较治疗 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脊柱功能障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患者视觉模拟(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 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患者脊柱功能障碍( 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 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患者加用八珍汤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益气通络方对大鼠短暂性脑缺血后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DND)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制作全脑缺血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脑缺血加生理盐水组和脑缺血加益气通络方组。缺血再灌 3天后进行HE染色、TUNEL染色。结果 :①HE染色 ,光镜下观察CA1区组织病理学变化 ,并用显微测微尺测量CA1区存活锥体细胞密度 (存活锥体细胞的个数 /mm) ,表明益气通络口服液组 ( 1 1 4 .5± 1 9.0 )与生理盐水组 ( 1 0 .5± 3.0 )比较 ,P <0 .0 1。②TUNEL染色 ,光镜下假手术组未见阳性结果 ,缺血再灌流加生理盐水组CA1区大部分锥体神经元发生凋亡 ( 1 2 4 .0± 1 1 .5) ,益气通络方组CA1区凋亡的锥体神经元明显减少 ( 2 4 .5± 3.0 ) ,存活细胞增多。结论 :益气通络方能够显著降低大鼠短暂性脑缺血后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抑制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临床疗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7.
The present series of experiments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five benzodiazepine receptor (BZR) partial inverse agonists on the behaviour of rats on an elevated plus maze. The drugs were tested in a standard plus maze with 3-cm walls added to the open arms, as this has been shown to increase the sensitivity of the plus maze to anxiogenic-like drug effects (Jones and Cole 1995). The drugs tested were FG 7142 (0–100 mg/kg),-CCE (0–30 mg/kg), ZK 132 556 (0–100 mg/kg), ZK 90 886 (0–30 mg/kg) and Ro 15–4513 (0–30 mg/kg). In addition, to allow a comparison with previous studies, the effects of three reference substances, DMCM (0–2.5 mg/kg), pentylenetetrazol (PTZ; 0–30 mg/kg) and yohimbine (0–5 mg/kg), were also examined. These three reference compounds produced a dose-dependent reduction in the duration of open arm exploration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open arm entries, indicative of anxiogenic-like effects. DMCM produced significant effects at the doses of 1.25 and 2.5 mg/kg, PTZ at 30 mg/kg, and yohimbine at 5 mg/kg. The BZR partial inverse agonist FG 7142 (10, 30 and 100 mg/kg) also reduced the duration of open arm exploration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arm entries. The minimally effective dose resulted in a receptor occupancy of approximately 80%. Ro 15–4513 also produced anxiogenic-like effects, but only at a dose (30 mg/kg) that resulted in a receptor occupancy of approximately 95%. In contrast, the other BZR partial inverse agonists, ZK 132 553 and ZK 90 886, did not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duration of open arm exploration, even at doses that produced greater than 95% receptor occupancies.-CCE also did not reduce open arm exploration at any dose tested (0–30 mg/kg). The GABA shift, a biochemical index of intrinsic activity, indicates that these latter three compounds are more inverse agonistic than Ro 15–4513. In summary,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not all BZR receptor partial inverse agonists have anxiogenic-like activity in the rat plus maze, and that the GABA shift, a biochemical index of intrinsic efficacy, does not predict which BZR partial inverse agonists are anxiogenic.  相似文献   
68.
中药2号方抗肝纤维化的形态学和血清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复制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用以清热利湿、补气健脾、养血活血为主要治法的中药2号方进行预防和治疗,用光镜观察肝脏HE、Malory染色的变化,用电镜观察肝脏超微结构的变化,并检测了血清生物化学的变化。结果证明中药2号方有明显的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9.
《伤寒论》中以栀子豉汤为代表方的栀子豉汤类方,由于在理论上对其证治缺乏充分的认识,致使在临床上不能如桂枝剂、柴胡剂等经方那样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提出栀子豉汤所治主证是热郁胃中所致的“心中懊”而非热扰胸膈的“虚烦”,而“心中懊”实乃胃中嘈杂。并进而分析了从热郁胃中至阳明腑实证与阳明湿热发黄证之间存在的内在病机演变过程,指出栀子豉汤是治疗阳明热证之第一法。  相似文献   
70.
为研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早期白细胞粘附强弱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变化及其与肺损伤的关系,以及大承气汤能否减轻肺损伤的程度,将14 只家犬随机分成承气汤组(n= 5,ANP模型+ 大承气汤治疗),盐水组(n= 5,ANP模型+ 生理盐水治疗)和假手术组(n= 4)3 组。术后在流室系统下观察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强弱,并测定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TNF活性和肺损伤程度。结果显示:实验犬ANP时白细胞粘附活性增强,外周血及BALF中TNF活性升高;承气汤组白细胞粘附活性低于盐水组(P< 0.05),血清及BALF的TNF活性低于盐水组(P< 0.01);承气汤组肺损伤程度轻于盐水组。结果提示:白细胞粘附和TNF的过度分泌参与ANP病理生理及肺损伤的发生,大承气汤能够减轻二者介导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