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739篇
  免费   7272篇
  国内免费   4151篇
耳鼻咽喉   387篇
儿科学   1775篇
妇产科学   1126篇
基础医学   16625篇
口腔科学   1845篇
临床医学   8022篇
内科学   17615篇
皮肤病学   1134篇
神经病学   9478篇
特种医学   15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5860篇
综合类   15682篇
现状与发展   24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6194篇
眼科学   1089篇
药学   12309篇
  12篇
中国医学   3298篇
肿瘤学   6093篇
  2024年   219篇
  2023年   1109篇
  2022年   2563篇
  2021年   3606篇
  2020年   2899篇
  2019年   2548篇
  2018年   2525篇
  2017年   2882篇
  2016年   3243篇
  2015年   3651篇
  2014年   6036篇
  2013年   6775篇
  2012年   6267篇
  2011年   6995篇
  2010年   5601篇
  2009年   5518篇
  2008年   5573篇
  2007年   5383篇
  2006年   4808篇
  2005年   4490篇
  2004年   3714篇
  2003年   3108篇
  2002年   2410篇
  2001年   2100篇
  2000年   1821篇
  1999年   1550篇
  1998年   1432篇
  1997年   1239篇
  1996年   1123篇
  1995年   934篇
  1994年   864篇
  1993年   771篇
  1992年   657篇
  1991年   610篇
  1990年   509篇
  1989年   424篇
  1988年   425篇
  1987年   376篇
  1986年   359篇
  1985年   472篇
  1984年   460篇
  1983年   280篇
  1982年   362篇
  1981年   279篇
  1980年   248篇
  1979年   198篇
  1978年   153篇
  1977年   127篇
  1976年   140篇
  1975年   8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目的 观察高糖作用下大鼠系膜细胞(MsC)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受体c-Met的表达,并探讨其机制和意义。 方法 用RT-PCR和Western 印迹方法检测高糖作用大鼠MsC的不同时间点(0、12、24、48、96 h)c-Met的表达。分别用光辉霉素A(mithramycin A)和SU11274抑制转录因子Sp1的DNA结合活性和阻断c-Met。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EMSA)观察Sp1与c-Met基因启动子的结合活性。以荧光探剂二氯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捕获细胞内活性氧。 结果 大鼠MsC的c-Met表达在高糖作用12、24和48 h都明显上升,96 h开始下降。光辉霉素A呈浓度依赖性抑制高糖作用下大鼠MsC的c-Met表达上调。大鼠MsC内Sp1与c-Met基因启动子的结合活性在高糖作用下明显增强。HGF及c-Met显著抑制高糖诱导的大鼠MsC内活性氧的增多。 结论 高糖作用下大鼠MsC的c-Met表达增强,其机制可能是通过Sp1介导。HGF-c-Met信号通路激活能抑制高糖所致大鼠MsC内的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72.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水平变化及血脂康的干预情况。方法69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血脂康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29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Hs-CRP、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另3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S患者Hs-CRP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心肌损害程度密切相关。血脂康治疗2周,能明显下调ACS患者的Hs-CRP水平。结论血清Hs-CRP水平与ACS的发生、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脂康的抗炎作用在ACS的早期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3.
The Last 5 Years of Basic Science Investigation in Transplant Immunolog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ny new insights have been gained over the past 5 years into the mechanisms that regulate immune reactivity to cell and organ transplants. This new knowledge is being appli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strategies that may soon be evaluated in the clinic.  相似文献   
174.
目的 探讨检测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在糖尿病肾病 (DN)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对 4 2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36例健康对照者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测定尿RBP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α1 微球蛋白 (α1 M )、β2 微球蛋白 (β2 M)。结果 糖尿病组三种尿微量蛋白排泄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且以尿RBP敏感性最高。结论 尿RBP的检测可敏感反映早期糖尿病患者肾小管损伤。  相似文献   
175.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后热休克蛋白27(HSP27)、表皮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s)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基因表达及甲基强的松龙(MP)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脊髓损伤组(损伤组)及脊髓损伤+大剂量MP治疗组(MP组),每组10只.应用改良的Allen's打击法致T8脊髓损伤.MP组大鼠伤后即刻从尾静脉内注射大剂量MP(30mg/kg).损伤后24h切取损伤平面上下0.5cm的脊髓组织,进行RT-PCR反应,检测HSP27、FABPs和TIMP-1的基因表达.结果术后24h假手术组HSP27、FABPs和TIMP-1的基因表达相对丰度分别为0.0643±0.0152、0.6413±0.1005和0.7091±0.0577;损伤组上述三个因子的表达升高,分别为1.0013±0.3861、1.2187±0.2851和0.8971±0.1092,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P<0.05);MP组上述三个因子的表达继续升高,分别为1.2858±0.1384、1.7122±0.1766和1.2081±0.1093,与损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和P<0.01).结论脊髓损伤后,邻近损伤处的脊髓组织中HSP27、FABPs及TIMP-1的基因表达显著增高,大剂量MP能进一步促进三个因子表达,发挥组织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6.
Gene expression regulation and cance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7.
目的探索G蛋白耦联受体激酶结合蛋白1(GITI)在成骨细胞迁移中的作用,并分析其机理。方法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GIT1蛋白在鼠的成骨细胞内的表达;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确定: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不刺激和刺激的条件下,GIT1和细胞外调节激酶1/2(ERK1/2)在成骨细胞内的位置;用共同免疫沉淀的方法测定GIT1和ERK1/2相互结合,并且用免疫荧光双染的方法确定这两种蛋白相互结合的位置;用包含GIT1-RNA发夹结构的腺病毒感染成骨细胞后,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确定磷酸化ERK1/2(pERK1/2)在成骨细胞内的位置,用划痕愈合法检测在PDGF刺激下的迁移能力。结果在成骨细胞内,PDGF刺激导致了GIT1和ERK1/2的相互结合,并且这种结合发生在成骨细胞的局部粘附内。包含GIT1-RNA发夹结构的腺病毒明显抑制了pERK1/2招募至成骨细胞局部粘附内以及PDGF所刺激的成骨细胞的迁移。结论在PDGF刺激下,GIT1招募pERK1/2至成骨细胞的局部粘附内,从而促进成骨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178.
目的比较强化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脱离胰岛素治疗和继续胰岛素治疗时的临床特点,分析脱离胰岛素的相关因素。方法统计66例入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患病时间,检测开始胰岛素强化治疗、治疗过程、治疗结束时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 c)、体重指数(BM I)、胰岛素用量,观察脱离胰岛素所需时间。结果34例患者脱离胰岛素治疗,32例继续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治疗开始时间、BM I、HbA1 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患病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离时的胰岛素用量和HbA1 c比继续治疗患者显著减低(P<0.01)。结论患病时间长短是胰岛素脱离与否的重要因素,胰岛素投入量及HbA1 c数值对脱离胰岛素与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9.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调控造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简述了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Vascularcelladhesionmolecule 1,VCAM 1)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 ,总结了VCAM 1在恶性血液病骨髓基质中的表达和意义 ,探讨了VCAM 1在造血干细胞动员和归巢中的作用 ,指出VCAM 1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将对恶性血液病的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0.
基底动脉缝隙连接蛋白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正常脑血管缝隙连接蛋白的分布。方法:采用RT—PCR、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多种缝隙连接蛋白在大白兔基底动脉的表达。结果:(1)RT—PCR发现大白兔基底动脉血管组织中至少存在Xx45、Cx43、Cx40和Cx37四种缝隙连接蛋白mRNA表达;(2)免疫组化证实Cx45和Cx43主要分布于血管内皮,平滑肌细胞间末见Cx45和Cx43的染色。结论:大白兔基底动脉血管组织存在丰富的缝隙连接蛋白的表达,与体内其它弹力血管相比,缝隙连接蛋白的分布模式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