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0592篇 |
免费 | 32535篇 |
国内免费 | 2256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373篇 |
儿科学 | 4974篇 |
妇产科学 | 3909篇 |
基础医学 | 32724篇 |
口腔科学 | 6061篇 |
临床医学 | 50132篇 |
内科学 | 49142篇 |
皮肤病学 | 4492篇 |
神经病学 | 10405篇 |
特种医学 | 871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00篇 |
外科学 | 22723篇 |
综合类 | 134583篇 |
预防医学 | 25974篇 |
眼科学 | 3743篇 |
药学 | 54360篇 |
824篇 | |
中国医学 | 88210篇 |
肿瘤学 | 2205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篇 |
2024年 | 7023篇 |
2023年 | 13790篇 |
2022年 | 15468篇 |
2021年 | 20182篇 |
2020年 | 15443篇 |
2019年 | 13718篇 |
2018年 | 7140篇 |
2017年 | 12407篇 |
2016年 | 13655篇 |
2015年 | 15227篇 |
2014年 | 22570篇 |
2013年 | 22182篇 |
2012年 | 29355篇 |
2011年 | 32054篇 |
2010年 | 30571篇 |
2009年 | 28137篇 |
2008年 | 29381篇 |
2007年 | 25547篇 |
2006年 | 23519篇 |
2005年 | 24137篇 |
2004年 | 19853篇 |
2003年 | 18139篇 |
2002年 | 14703篇 |
2001年 | 13748篇 |
2000年 | 11074篇 |
1999年 | 8658篇 |
1998年 | 7297篇 |
1997年 | 6429篇 |
1996年 | 5621篇 |
1995年 | 4565篇 |
1994年 | 3573篇 |
1993年 | 2346篇 |
1992年 | 2004篇 |
1991年 | 1803篇 |
1990年 | 1219篇 |
1989年 | 1201篇 |
1988年 | 493篇 |
1987年 | 403篇 |
1986年 | 329篇 |
1985年 | 292篇 |
1984年 | 173篇 |
1983年 | 123篇 |
1982年 | 75篇 |
1981年 | 35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5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3篇 |
195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3.
目的探讨大鼠肺发育过程中SUMO1、SENP1表达变化及其与肺发育的关系。方法新生大鼠随机分为4组(n=8),分别于生后1、4、7和14 d处死取肺组织,用RT-qPCR检测肺组织SUMO1、SENP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SUMO1、SENP1蛋白表达。结果生后14 d内SUMO1 mRNA稳定表达; 14 d较4 d游离SUMO1表达减少,SUMO1结合蛋白表达增加(P0. 05);生后4 d游离SUMO1蛋白表达较生后1及7 d均明显升高(P0. 05),于生后7和14 d表达趋于稳定; SENP1 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与游离SUMO1变化趋势一致。结论 SENP1通过介导蛋白去SUMO1修饰,维持蛋白SUMO化动态平衡,这一平衡调节可能在肺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4.
《中国药房》2019,(6):789-795
目的:探讨鸦胆子素D(BD)联合紫杉醇(Taxol)对人胰腺癌Capan-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以Capan-2细胞为对象,采用磺酰罗丹明B法检测不同剂量BD(5、10、15、20μmol/L)、Taxol(10、20、30、40 nmol/L)、BD+Taxol(5μmol/L+10nmol/L、10μmol/L+20 nmol/L、15μmol/L+30 nmol/L、20μmol/L+40 nmol/L)作用48 h后的细胞增殖情况,并计算细胞存活率和药物合用指数(CI)。采用克隆形成试验检测BD(20μmol/L,下同)、Taxol(40 nmol/L,下同)、BD+Taxol(20μmol/L+40 nmol/L,下同)作用24 h后的细胞克隆集落形成情况,并计算克隆形成率;采用DAPI染色法观察BD、Taxol、BD+Taxol作用24 h后的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的BD、Taxol、BD+Taxol作用后凋亡相关蛋白[Bcl-2、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胱天蛋白酶3(Caspase-3)、切割胱天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药物作用48 h]以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蛋白(药物作用4、6、12 h)的表达情况。结果:经10、15、20μmol/L BD,20、30、40 nmol/L Taxol以及两药上述剂量联合作用48 h后,细胞的存活率均显著降低,且联用组显著低于BD、Taxol同剂量单药组(P<0.05),各联用组(BD 5μmol/L+Taxol10 nmol/L、BD 10μmol/L+Taxol 20 nmol/L、BD 15μmol/L+Taxol 30 nmol/L、BD 20μmol/L+Taxol 40 nmol/L)的CI值分别为0.63±0.04、0.68±0.08、0.89±0.12、0.84±0.05。经20μmol/L BD、40 nmol/L Taxol以及两药上述剂量联合作用后,细胞的克隆集落形成有所减少,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染色质浓聚和细胞核皱缩,细胞的克隆形成率(24 h)以及Bcl-2(48 h)、RAPR(48 h)、Caspase-3(48h)、JNK(4、6 h,Taxol单药组除外)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Cleaved-caspase-3(48 h)、p-JNK(4、6、12 h)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且BD+Taxol联用组均显著优于同时间点BD、Taxol同剂量单药组[JNK(4、6、12 h)、p-JNK(4 h)除外](P<0.05或P<0.01)。结论:BD、Taxol均可抑制人胰腺癌Capan-2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且两者联合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效果优于任一药物单用。上述作用可能与激活Caspase通路以及JNK磷酸化等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45.
《中国药理学通报》2019,(7)
目的构建含RAC1启动子萤光素酶报告基因CNE1-RAC1-Luc2稳转细胞模型,探讨其在转录水平筛选靶向调控RAC1抗肿瘤活性的大黄酸衍生物中的应用。方法利用RAC1启动子序列,设计合成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慢病毒重组载体,感染鼻咽癌CNE1细胞,获得稳定表达萤光素酶的细胞;采用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检测RAC1激活剂PMA和抑制剂NSC23766刺激该细胞后的萤光素酶发光值,并观察系列大黄酸衍生物对RAC1启动子萤光素酶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验证细胞RAC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双酶切实验显示,含RAC1启动子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经嘌呤霉素筛选,获稳定表达萤光素酶的CNE1-RAC1-Luc2细胞,转染效率达90%以上; RAC1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对RAC1激活剂和抑制剂反应灵敏,萤光素酶活性与Western blot实验中RAC1蛋白表达结果一致;系列大黄酸衍生物对CNE1-RAC1-Luc2细胞萤光素酶活性的调控作用与Western blot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含RAC1启动子的萤光素酶报告系统的细胞模型,为高通量进行靶向RAC1药物的筛选提供一个实用的平台。 相似文献
46.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12)
目的通过观察麻醉剂诱导活化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对前列腺癌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过程的影响,比较吸入麻醉剂异氟烷与静脉麻醉剂异丙酚单独和组合使用的区别。方法采用异氟烷和异丙酚处理前列腺癌PC3细胞,观察HIF-1α的表达水平及其下游分子效应,研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结果异氟烷在临床常用浓度可诱导HIF-1α及PC3细胞系中的下游效应分子上调,使癌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增加;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抑制剂通过上游途径抑制HIF-1α的生成;特异性HIF-1αsiRNA可消除异氟烷诱导的效应。异丙酚可抑制由缺氧或氯化钴(CoCl_2)诱导的HIF-1α激活,预防异氟烷诱导的HIF-1α激活并减少癌细胞运动。结论在前列腺癌细胞中,异氟烷通过PI3K/Akt/mTOR途径上调HIF-1α,引起标记物和血管生成,同时导致癌细胞活性增加、抗药性增加;异丙酚联合异氟烷可通过拮抗Akt磷酸化抑制上述效应。因此,在癌症手术时应避免异氟烷的使用。 相似文献
48.
《中国药理学通报》2019,(5)
目的阐明一种多肽标签Lucy-tag对于海七鳃鳗(Petromyzon marinus)嗅觉受体膜表达的促进作用。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Luciferase)系统和钙流检测法,验证多肽标签Lucy-tag对于海七鳃鳗嗅觉受体的作用。结果多肽标签Lucy-tag促进了20个嗅觉受体中13个嗅觉受体的膜表达,并且Lucy-tag不影响嗅觉受体的固有活性,Lucy-tag也不影响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GPCR)的IP_3信号通路。结论该技术为寻找嗅觉受体的配体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手段,为进一步深入研究GPCR与配体的功能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