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9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建立比较分析不同基源中药贝母品种中淀粉粒的新方法。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几种常见的贝母药材包括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湖北贝母Fritillaria 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和平贝母Fritillariaussuriensis Maxim中所含的淀粉粒进行观察,同时采用X射线能谱分析对其所含的无机成分进行元素分析。结果:淀粉粒在形态学上差异甚微,然而其无机元素的差异比较明显,平贝母中含有P元素(0.23%),在湖北贝母和浙贝母中没有该元素。结论:该方法简单可行,为贝母属植物的资源鉴定提供了新的依据,为其它中药材资源的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目的对川贝母的外观性状进行客观量化,完善其质量评价方法。方法用游标卡尺测定高度和直径,在人眼对外观色泽观察的基础上用色差仪对粉末色泽进行客观量化,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的含量,对高度、直径、△E值与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外观性状与内在成分之间的相关程度。结果高度与总生物碱的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 <0. 01)、直径与总生物碱的含量呈负相关,综合来看随着川贝母鳞茎的增大,总生物碱含量呈降低趋势。△E值与总生物碱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由于总生物碱含量可以客观地反映川贝母的质量,本实验的结果为川贝母传统以"个小为佳"、"碎贝、破贝不可入药"的观点赋予了科学的依据,肯定了川贝母"不得水洗"的传统加工方法。不同规格的川贝母中以松贝为优。  相似文献   
23.
目的对乳康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TLC法对乳香和浙贝母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丹参中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 TLC法斑点清晰圆整,分离度好。丹酚酸B峰与相邻峰分离度良好,进样量在0.023 62~0.472 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值为1.5%(n=9)。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乳康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4.
瓦布贝母的生物碱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瓦布贝母(Fritillaria uabuensi S.Y.Tang et S.C Yueh)的野生松贝及家种松贝、家种青贝,进行薄层层析和总生物碱、西贝碱的含量分析。方法 从中性、碱性提取液两方面作了薄层层析,两相滴定法测定总生物碱百分含量,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所含的西贝碱含量。结果 薄层层析看野生松贝及家种松贝、家种青贝的色谱相近,但因含量不同,斑点的清晰度也不相同;定量测得总生物碱百分含量(野生松贝0.103%、家种松贝0.148%,家种青贝0.120%)、西贝碱含量(野生松贝0.0103%、家种松贝0.0375%、家种青贝0.0153%)。结论 3种川贝母的生物碱成分在薄层色谱上基本相近,总生物碱含量及西贝碱含量家种品高于野生品。  相似文献   
25.
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浙贝母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浙贝母药材H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比较全面的评价方法。方法:Welch XtimateTM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10 mmol·L-1乙酸铵溶液(氨水调pH至10.0),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柱温25℃,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包括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对色谱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测定了16批浙贝母药材,提取7个色谱峰作为指纹图谱共有峰,采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所收集的16批样品进行系统比较与归类,16批样品分为2类。结论:该法重复性好,简便可靠,可以为浙贝母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
川贝母药材分子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川贝母基源鉴定对于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非常重要,但基于性状、显微或化学成分的鉴定方法缺乏专属性,因此,建立专属性强的川贝母分子鉴定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川贝母商品药材(干鳞茎)的简便可行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图谱(PCR-RFLP)分子鉴定法,即称取贝母干鳞茎20 mg,依次用75%乙醇和灭菌超纯水清洗后,以新型广谱植物基因组DNA快速提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以所提取的DNA为模板进行ITS1区PCR扩增和酶切反应,最后将酶切液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所得图谱显示川贝类核糖体DNA的ITS1区存在限制性内切酶SmaⅠ的酶切位点,在100~200 bp之间有2条清晰的酶切条带,而非川贝类均不能被酶切,没有这两条特征性条带。该方法应用于12批贝母商品药材的鉴定,可将川贝类药材与非川贝类药材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27.
贝母属(Fritillaria)植物属百合科(Liliaceae),包括暗紫贝母(F.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浙贝母(F.thunbergii Miq.)等13种国内外固有品种,以及约50余新种、40余新变种及变型。[1]中药用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多种植物的的干燥鳞茎,根据产地、药效的不同,贝母药材大致分成以下几大类:浙贝母、伊贝母、川贝母、湖北贝母、平贝母等。[2]贝母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良好功效,广泛运用于多种复方中成药中,如蛇胆川贝口服液及其他多种保健品。经过对于相关文献的研究与比较,笔者发现贝母属植物中的主要成分之一的贝母辛(peimisine)可…  相似文献   
28.
人工蛇胆川贝制剂的药效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人工蛇胆川贝制剂与其同类品的药效学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参考文献方法,观察其在镇咳、祛痰、抗炎及平喘方面的作用。结果:人工蛇胆及天然蛇胆川贝散均可明显延长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及减少其3min内咳嗽次数;促进小鼠呼吸道分泌,增加酚红排泌量;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朵炎症反应,降低肿胀度。人工蛇胆川贝液及其天然品均能明显抑制Ach所致的离体豚鼠 管痉挛反应。结论:人工蛇胆替代天然蛇胆与川贝配伍制成复方制剂是有效的,其镇咳、祛痰、抗炎及平喘的功效与其同类天然品相当。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究瓜蒌-薤白药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主动脉斑块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及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饲养ApoE-/-小鼠40只复制AS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瓜蒌-薤白组、雷帕霉素组、阿伐托他汀组,以普通饮食C57BL/6J小鼠10只为正常组。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瓜蒌-薤白组、雷帕霉素组及阿伐托他汀组每日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共8周。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酶标仪检测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主动脉油红O染色观察并测量主动脉斑块面积占总面积之比。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中膜VSMCs增殖相关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水平。透射电镜观察VSMCs自噬小体并检测VSMCs自噬相关蛋白酵母ATG6同源物(Beclin-1),酶联相关轻链蛋白Ⅱ(LC3Ⅱ),p62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瓜蒌-薤白组可显著减少AS小鼠主动脉脂质积累及斑块面积,降低TC,TG,LDL-C水平(P<0.01),升高HDL-C(P<0.05)。瓜蒌-薤白显著降低主动脉VSMCs内增殖相关抗原PCNA及α-SMA水平(P<0.01),抑制VSMCs过度增殖;瓜蒌-薤白显著上调主动脉VSMCs内Beclin-1及LC3Ⅱ蛋白表达,降低p62积累(P<0.01),增加VSMCs自噬小体的表达,上调VSMCs自噬水平。结论:瓜蒌-薤白调节AS小鼠体内血脂水平,抑制主动脉VSMCs过度增殖抑制AS小鼠主动脉的斑块形成,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VSMCs自噬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0.
Summary The formation of the ventricular septum was studied in human embryos ranging from 3.6 to 25 mm CR-length.Before septation, two distinct chambers are present which will contribute to the adult ventricles. They are called the bulbus and the ventricle. The circular constriction between these chambers is the bulboventricular fold.The anterior portion of the ventricular septum develops from this bulboventricular fold. Posteriorly, it fuses with a second septum, which is of purely ventricular origin. This is the inlet septum. Another portion of the bulboventricular fold persists as the trabecula septomarginalis. The trabecula septomarginalis divides the normal right ventricle into an inlet portion, stemming from the embryonic ventricle, and an outlet portion which derives from the bulbus.This study was partly supported by the Netherlands Heart Foundation (Grant no. 79-030)I am indebted to Prof. Dr. H.G. Schwarzacher, Director of the Histologisch-Embryologisches Institut der Universität Wien, who allowed me to study his collection of human embryo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