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98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360篇
综合类   602篇
预防医学   13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17篇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3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观察比较等效剂量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开胸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gesia,PCIA)的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40~60岁择期全麻下行开胸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每组20例.全麻诱导后双腔管气管内插管,术中异氟烷吸入维持全麻,罗库溴铵维持肌松.病人清醒拔管后接韩国奥美2300电子镇痛泵行PCIA.F组:芬太尼2mg 咪唑安定10mg 生理盐水至200ml;R组:瑞芬太尼0.2mg 咪唑安定10mg 生理盐水至200ml.背景剂量2.0ml/h,指令剂量2.0ml/次,锁定时间15min.所有术后病人鼻导管吸氧2~3l/min,分别记录术后24h、48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法)、镇静、恶心和呕吐评分,记录脉搏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和累计镇痛药消耗量(CAC).结果:R组术后24h、48h镇痛药耗量和VAS评分均低于F组,其中术后48h 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R组术后24h、48h镇静评分达2分者明显多于F组,其中术后24h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48h呕吐者和静息时感恶心者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48h内无1例呼吸抑制(SpO2持续低于90%者)发生.两组术后24h、48h脉搏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和平均动脉压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等效剂量的瑞芬太尼用于开胸术后PCIA,镇痛、镇静效果优于芬太尼,而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发生率低,是开胸术后更为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92.
张丽敏 《黑龙江医学》2006,30(7):513-513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芬太尼合剂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4例无产科正常分娩禁忌证的足月孕产妇。ASA分级为Ⅰ~Ⅱ级。宫口开至2.0~3.0 cm。选择L2~3间隙进行硬膜外腔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注入0.2%罗哌卡因3~5 mL,观察3~5 min,测试麻醉平面并连接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低浓度罗哌卡因(0.1%)与芬太尼(2μg/mL)合剂,输注速度为8.0~24 mL/h。当宫口开大为8.0~10cm时硬膜外腔停止输注药物。结果正常分娩16例,侧切为5例,行剖宫产手术3例。镇痛效果为:满意21例,比较满意3例,不满意0例。结论硬膜外腔持续泵入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和芬太尼的混合液,减少了产妇因疼痛刺激产生的不良反应,有效地避免了运动阻滞。  相似文献   
93.
鼻及鼻窦手术后的镇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双氯灭痛栓剂(diclofenac suppository,DS)塞肛、芬太尼针加氟哌利多针微泵静脉注射维持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简称芬氟合剂PCA)、颅痛定肌肉注射用于鼻及鼻窦手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对1998~2004年鼻及鼻窦手术后178例患者进行镇痛对比研究,DS塞肛组(D组)82例,芬氟合剂PCA组(F组)36例、颅痛定肌肉注射组(T组)60例,统计学分析术后镇痛疼痛、恶心、呕吐和镇静等评分及镇痛处理的费用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的VAS评分:术后镇痛D组和F组无明显差别(P>0.05),均低于T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D组和T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D组和T组无一例患者需要抗呕吐药物治疗,F组中有9例(25%)需给予胃复安;F组患者(5,36)嗜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D组(1/82)和T组(5/60),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和P<0.05);D组费用明显低于F组。结论DS塞肛和芬氟合剂PCA具有同样镇痛效果,DS塞肛不良反应轻,费用低廉,应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是一种有价值的鼻及鼻窦手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CYP3A4基因的多态性,了解其对芬太尼类药物的敏感性及不同基因型的人群分布特征,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方法对50例OSAHS患者进行CYP3A4基因的多态性检测,采静脉血,通过DNA抽提-PCR扩增-焦磷酸测序方法检测CYP3A4基因。结果野生纯合型型34例(68%),突变杂合型15例(30%),突变纯合型型1例(2%)。结论OSAHS患者中约2%为AA型,该型对芬太尼类药物极其敏感,术后有易发生窒息的风险,应高度警惕芬太尼类药物呼吸抑制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芬太尼和依托咪酯复合诱导气管插管对神经外科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2013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需气管插管全醉的成年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20例(芬太尼1μg/kg)、B组22例(芬太尼2μg/kg)、C组22例(芬太尼3μg/kg)。A、B、C组患者在1 min内分别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2μg/kg、3μg/kg,30 s后静脉给予依托咪酯0.3 mg/kg、维库溴胺0.1 mg/kg,3 min后进行气管插管。记录3组患者在手术室静卧(T0)、麻醉诱导前(T1)、插管即刻(T2)及插管1 min(T3)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峰值血流速度(Vp)、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结果 T0时各组Vp、Vd、Vm、PI和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及T3时B和C组Vp、Vd、Vm低于A组,RI高于A组(P0.05)。T0时各组SBP、DB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和T3时B和C组SBP低于A组(P0.05)。结论不同剂量芬太尼和依托咪酯复合诱导气管插管对神经外科患者均有良好的效果,其中2~3μg/kg芬太尼麻醉诱导能更加有效地稳定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96.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孔清 《医学综述》2013,19(6):1111-1114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与进步,分娩镇痛的研究逐渐成为产科临床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由原来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方式的研究到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常用的药物,最后到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对母婴产生的影响。该文着重从上述三方面对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在结肠镜检查中的镇静镇痛作用及护理支持。方法165例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2组:无痛结肠镜检查组(A,n=95),传统结肠镜检查组(B,n=70)。A组静脉推注咪唑安定0.05mg/kg、芬太尼1μg/kg,1~2min开始进行结肠镜检查;B组施行传统结肠镜检查。观察镇静、镇痛、满意、遗忘的程度、愿意再次检查调查及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A组注药开始检查后1minMAP、SpO2较注药前有明显下降(P<0.01),5、10和15min时时段无显著性差异(P>0.05),呼吸抑制(SpO2<90%),发生率占3.2%;B组检查开始后1、5、10和15min时MAP及HR较检查前明显上升(P<0.01)。A组93%患者达Ramsay2~3级清醒镇静镇痛。A组镇静、镇痛、满意及遗忘程度和愿意再次检查率均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用于结肠镜检查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耐受性,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是安全有效的;且护理支持中必须加强呼吸、循环监护及镇静观察。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意识指数(IOC)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对麻醉用药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拟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OC组和常规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芬太尼1μg/kg、丙泊酚2 mg/kg后,IOC组根据IOC监测值(45~60)给予丙泊酚维持量调节,常规组术中根据一般监测指标和患者体征进行丙泊酚用量调节,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T2)、胃镜插入即刻(T3)、苏醒时(T4)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的波动及麻醉情况。【结果】IOC组和常规组的丙泊酚诱导用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IOC组患者的追加丙泊酚次数、丙泊酚总用量、苏醒时间均显著的低于常规组(P<00.5);T1、T2、T4时刻IOC组和常规组患者的 HR、MAP及SpO2监测值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T3时刻IOC组患者的HR、MAP值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IOC组患者发生体动反应、恶心呕吐、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显著的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呼吸抑制、头晕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OC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有利于更加准确的对患者应用麻醉药物用量,可以有效的达到麻醉效果并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乳腺癌患者术中麻醉药物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择期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入手术室后(T0)、诱导前(T1)、插管后1分钟(T2)、手术30min(T3)、手术结束(T4)、拔管后5min(T5)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术中芬太尼用量按标准换算成瑞芬太尼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丙泊酚的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29%[2.0(1.3~3.4)vs3.1(2.2~4.7)mg/(kg?h),P=0.005)],瑞芬太尼的用量也明显减少[0.16(0.09~0.21)vs0.10(0.07~0.15)μg/(kg?h),P=0.03]。术中两组患者MAP、HR及BIS值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全麻可明显减少乳腺癌患者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两组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应未见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通过使用SNAP指数(SI)监测麻醉深度,以寻求合适剂量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胃镜检查.方法 选择60例ASA Ⅰ~Ⅱ级自愿接受睡眠胃镜检查的病人,随机分为A、B、C共3组,每组20例,应用SNAPTM监测仪监测SI,丙泊酚首次剂量均采用1.5 mg/kg,3组病人均于丙泊酚给药前1 min分别注射枸橼酸芬太尼0.5、0.7、1.0 μg/kg.3组均待病人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置胃镜,检查中根据SI调整丙泊酚用量,胃镜抵达十二指肠降部停止用药.结果 对比0.5 μg/kg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胃镜检查,增加剂量至0.7及1.0 μg/kg并不能进一步减轻咽喉反射、减少体动、加速苏醒及定向力恢复,而应用较大剂量(1.0 μg/kg)芬太尼可明显增加呼吸抑制发生率(χ2=17.65,P〈0.01).结论 推荐使用小剂量芬太尼(0.5 μg/kg)复合丙泊酚用于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