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08篇
  免费   500篇
  国内免费   173篇
耳鼻咽喉   580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815篇
口腔科学   1107篇
临床医学   462篇
内科学   196篇
皮肤病学   136篇
神经病学   115篇
特种医学   3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502篇
综合类   1571篇
预防医学   155篇
眼科学   498篇
药学   379篇
  5篇
中国医学   64篇
肿瘤学   29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83篇
  2022年   230篇
  2021年   374篇
  2020年   434篇
  2019年   325篇
  2018年   342篇
  2017年   308篇
  2016年   314篇
  2015年   297篇
  2014年   675篇
  2013年   760篇
  2012年   683篇
  2011年   720篇
  2010年   594篇
  2009年   553篇
  2008年   563篇
  2007年   625篇
  2006年   565篇
  2005年   477篇
  2004年   437篇
  2003年   341篇
  2002年   324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270篇
  1999年   272篇
  1998年   212篇
  1997年   198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8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The records of 28 patients who underwent free jejunal graft reconstruction after resection for cancer involving the pharynx were analysed. Seven patients had a T3 carcinoma, 15 patients T4 and six patients recurrence after laryngectomy. Ten patients had received radiotherapy in the past. Post-operatively, 15 patients (54%) had complications and two patients (7%) di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the complication rate between the group that received radiotherapy in the past and those who did not. Nineteen patients received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Nine patients had no radiotherapy on the basis of complete resection or because of serious complications. For the whole group the 2-year recurrence free period and survival were 42% and 51% respectively. The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better survival (73%) and recurrence free period (63%) than the group without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0%). Thus,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seems indicated irrespective of resection margins.  相似文献   
102.
四肢带表浅静脉干的局部皮瓣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4种带表浅静脉干的局部皮瓣用于修复四肢创面14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该皮瓣所包含的一条浅静脉干,不仅有利于静脉回流,且其血流对皮瓣亦有营养作用。因此,该皮瓣容易成活,长宽比值可大于传统任意型皮瓣。并具有操作简便,不损伤主要动脉等优点。文中介绍了皮瓣的设计及手术方法,并对该皮瓣的血液循环特点、适应证及供区选择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3.
Aneurysmal rupture into the intestinal tract is a rare but disastrous complication of an internal iliac artery aneurysm. We report herein the successful surgical repair of a fistula between a huge aneurysm of the right internal iliac artery and the rectum in an 81-year-old man. After a femoro-femoral cross-over bypass had been performed, the aneurysm was opened and its patent arterial branches were ligated with sutures. The fistula was then intra-aneurysmally sutured and covered with an omental flap. The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approaches to this severe complication are discussed with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following the presentation of this case.  相似文献   
104.
邻近部位皮瓣转移修复鼻端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选择不同的邻近部位皮瓣修复鼻端部软组织缺损。方法:根据鼻尖、鼻翼及鼻小柱不同范围的软组织缺损,选用邻近部位皮瓣转移修复22例(鼻唇沟皮瓣9例,反流轴型耳廓复合组织瓣3例,轴型鼻背旋转皮瓣4例,额部皮瓣6例)。结果:皮瓣转移至受区后在色泽、质地上与受区原有组织接近,修复效果满意。结论:邻近部位皮瓣转移是修复鼻端部不同范围的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5.
前臂桡侧复合血管网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报道前臂桡侧神经血管复合岛状皮瓣的解剖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对手部创面及瘢痕挛缩以该皮瓣进行修复 2 2例 2 3处 ,切取皮瓣面积最大 13cm× 6cm ,最小 8cm× 4cm ,旋转点至皮瓣顶端最长 2 2cm ,旋转点设计在鼻烟窝或其近端 ,蒂部及皮瓣下筋膜中含有桡神经浅支、头静脉及桡动脉鼻烟窝上行支 ,含或不含前臂外侧皮神经。 结果 临床应用 2 2例 2 3块皮瓣 ,其中皮瓣全部成活 2 2块 ,部分坏死 1块。术后随访 1~ 3个月 ,成活的皮瓣质地优良 ,外观比较满意。 结论 前臂桡侧复合皮瓣的临床应用 ,皮瓣切取面积大 ,旋转点更远 ,可达手部较远端创面 ,给手部创面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新选择。  相似文献   
106.
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一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方法 从 1999年 2月~ 2 0 0 2年6月 ,采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小腿内侧皮瓣修复足跟后部软组织缺损 2例、内踝部软组织缺损 2例以及踝前与足背软组织缺损 4例。 结果 临床应用 8例 ,皮瓣面积最小为 7cm×5cm ,最大 2 2cm× 7cm ,术后 8例皮瓣全部成活 ,随访 3~ 2 4个月 ,皮瓣感觉恢复 ,质地良好 ,外形不臃肿。 结论 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血运可靠 ,手术切取简便安全 ,皮瓣厚薄适中 ,质地好 ,不牺牲胫后血管 ,是一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7.
保留胸背神经的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   总被引:30,自引:15,他引:15  
目的 为减少背阔肌皮瓣切取时供区的代价,尽可能保留肌皮瓣切取后背阔肌的功能。方法 通过了解胸背神经、血管的解剖特点,切取肌皮瓣时不将胸背神经完全切断,保留部分或全部神经的支配。手术前后对背阔肌的神经肌肉动作电位进行检查,了解术后保留的背阔肌功能。临床应用20例修复下肢或前臂软组织缺损或伴骨外露。结果 19例移植皮瓣成活良好,保留的背阔肌有收缩功能存在。结论 在切取一定大小的背阔肌皮瓣时,保留胸背神经的支配,可减小背阔肌的功能损失,使供区的代价降低,符合皮瓣切取原则。  相似文献   
108.
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目的 报道改进手术方法的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临床应用的效果。 方法 在多普勒血流仪引导下设计以胫后动脉发出的筋膜皮穿支为血管蒂及旋转点 ,沿隐神经营养血管轴线切取皮瓣逆向转位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皮肤缺损创面。 结果 临床应用 7例 ,皮瓣全部成活 ,皮瓣面积为 15cm× 8cm~ 5cm× 4cm ,穿支血管蒂位于内踝上方 8~ 2 0cm处。随访 6~ 18个月 ,皮瓣质地优良 ,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 该皮瓣设计灵活 ,切取方便 ,血供可靠 ,适于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 ,为一种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穿支蒂皮瓣相结合的新型皮瓣。  相似文献   
109.
腓动脉皮支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与应用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腓动脉皮支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新鲜及防腐尸体下肢共25肢,对腓动脉皮支进行解剖学观测。于2003年9月~2005年6月收治足跖趾关节处软组织缺损患者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21~55岁。其中背侧6例,跖侧4例,缺损范围10cm×6cm~15cm×10cm。应用带有外踝上11.0±1.7cm腓动脉固定皮支的腓动脉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皮瓣范围11.0cm×6.5cm~16.0cm×11.0cm。供区6例直接减张缝合,4例行自体游离皮片覆盖。结果解剖学观测外踝上11.0±1.7cm自腓动脉发出一固定皮支,起始点直径1.45±0.12mm,入深筋膜点距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轴线15.70±1.20mm。10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血运良好,无静脉回流障碍;供区愈合良好。术后获随访6~12个月,皮瓣外形良好,质地、色泽与周边相似,足功能恢复良好,两点辨别觉11~18mm。结论腓动脉皮支逆行岛状皮瓣经改进后血运好,逆转距离长,修复范围大,操作简便,为临床修复足中远端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缩小乳头的理想方法。方法:楔形切除乳头组织缩小乳头周径;将正常高度以远的乳头组织形成三个大小适中的三角形皮瓣,对合后形成新乳头的顶面或在乳头基部环形去表皮直接缝合降低乳头高度。结果:新乳头形态、感觉良好,勃起、哺乳正常。结论:三角瓣法乳头缩小术设计灵活精确,操作较简单易学,而且安全可靠,能够解决各种类型的乳头肥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