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47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22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69篇
药学   65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9篇
  1973年   7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2篇
  1969年   1篇
  1968年   3篇
  196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Alopecia in the scalp region leads to psychosocial embarrassment for an individual. Alopecia could be due to several reasons, including genetic, hormonal, traumatic and infections. Cicatricial alopecias (CAs) are considered as trichological emergency, since their progression is rapid and always results in permanent hair loss. The pathogenesis,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prognosis of CA are poorly understood, and the treatment process is still evolving. An early diagnosis must be established, and aggressive treatment protocol should be followed in the management of scarring alopecia. This article presents various aspects of CA and determines whether hair transplant (HT) should be done in this condition.  相似文献   
82.
视网膜大动脉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视网膜大动脉瘤(retinal arterial macroaneurysms)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其首诊诊断准确性。方法 对13例(13只眼)首诊诊断为其他眼底病的视网膜大动脉瘤患者行全身系统及眼科常规检查,重点是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眼底彩色照相 FFA,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部分行OCT(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检查。结果 13例患者均为单眼;12例患者为单个大动脉瘤,1例患者有2个大动脉瘤;瘤体均位于颞侧,颞上支6只眼,颞下支8只眼(有1例患者的大动脉瘤1个位于颞上支,另1个位于颞下支);动脉瘤位于第1级分支1只眼,第2级分支9只眼,第3级分支3只眼。13例患者中有高血压病病史者11例,有糖尿病病史者2例;眼底可见动脉硬化10例,伴视网膜动脉血管先天异常2例。6例行OCT检查,发现黄斑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水肿(包括囊样水肿)6只眼,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2只眼,黄斑区视网膜前膜形成2只眼。结论 眼底血管造影及眼底彩照有助于视网膜大动脉瘤的早期正确诊断,OCT有助于发现轻微的黄斑形态改变。  相似文献   
83.
杨衍滔   《现代预防医学》2015,(16):2979-2982
摘要:目的 研究运动前补充甘草黄酮对力竭运动大鼠血清睾酮、皮质酮、FFA含量及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通过建立灌服甘草黄酮大鼠的力竭游泳运动模型,测定大鼠血清睾酮、皮质酮、TC、TG、LDL- C、HDL- C 和FFA的含量。结果 血清睾酮水平在力竭游泳运动后低于安静对照组,补充甘草黄酮组大鼠血清睾酮水平低于安静对照组而高于运动对照组(P<0.05)。而血清皮质酮水平在力竭游泳运动后有所上升,补充甘草黄酮组大鼠血清皮质酮水平高于安静对照组(P>0.05)而低于运动对照组(P<0.05或P<0. 01);各组间血清睾酮与皮质酮比值变化与睾酮变化程度相一致。力竭游泳运动后大鼠血清TC,TG,FFA 和 LDL-C含量都有所升高,而HDL- C含量有所下降;通过补充不同剂量的甘草黄酮后,能够降低大鼠血清TC,TG和LDL-C的含量,FFA和HDL- C的含量有所升高。结论 在大强度运动中通过灌注甘草黄酮可以降低大鼠的血睾酮和皮质酮水平,改善大鼠的血脂水平和肌内脂肪氧化,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84.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患者的脉络膜血管造影特点,探究其发病机理。方法应用海德堡造影系统HRA2对41例41只眼急性CSC进行FFA和ICGA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8例急性CSC患者在ICGA早期于FFA渗漏点处见局限性脉络膜充盈缺损,其周围脉络膜静脉扩张,中晚期可见渗漏。3例CSC患者FFA检查未见渗漏点,但ICGA仍可见活动性渗漏。结论 ICGA对于研究急性CSC患者脉络膜的异常循环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5.
20岁以下学生高度近视眼底改变自然病程转归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国人高度近视眼形成初期眼底退行性病变自然病程观察,即20岁年龄组屈光度、眼轴、眼球形态下的眼底改变演化趋势。方法入选学生包括:20岁以下、屈光度-6D(10岁以下-4D)、眼轴25mm(10岁以下24mm)。并将年龄分为3组:-10岁组,-15岁组,-20岁组。对门诊查体和就诊学生76只眼进行眼底照相、A/B超、验光等相关眼科检查,记录并归纳整理。SPSS10.0统计。根据眼底镜、眼底照相、Heidelberg HRA2激光扫描眼底荧光造影系统进行荧光/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将眼底形态分为4组:无变化、黄斑局限病灶、豹纹状眼底、后极广泛病灶或混合(即病理性近视)。A/B超仪测量眼轴,并将眼球形态分为无变化、均匀扩张、后巩膜葡萄肿3组。复方托比卡胺散瞳,主观检影验光测定眼屈光度。结果76例中,眼底改变82%为非病理性改变,病理性改变相对在较稳定的低构成15.8%。(1)~10岁组平均近视度-5.71D,平均跟轴25.5mm。但眼轴微小改变(1mm)时眼底呈现明显改变:-4.5D(-4.58±2.78),25mm(25.10±0.71)时可无眼底表现,-8.3D(-8.33±1.26)、26mm(25.99±0.99)时即可呈现病理性改变,而-5.5D(-5.50±1.12)、26mm(25.99±1.54)时眼底也可呈豹纹状改变。(2)~15岁组眼轴的增长、近视度的增加和年龄的增长与眼底演变呈较陡的线性关系,平均近视度一7.89D,平均眼轴27mm;但度数-6D(可到-8D,-5.25±3.46)、眼轴26mm(大到29mill,25.81±2.09)可以无眼底改变,且波动范围较大;-15D(-15.13±3.01)、29mm(29.10±1.87)可呈现病理性改变,发展至-8.75D(-8.75±4.09)、28mm(28.08±1.48)眼底仅呈现豹纹状改变。(3)~20岁组,平均近视度在高度近视-9.68D,平均眼轴27.5mm。但发展至-8D(-6.73±1.78)、26mm(24,84±1.40)时仍可以无眼底改变,-15D(-14.42±6.37)、30mm(30.69±1.11)可呈现病理性改变,-10D(-9.68±4.03)、28mm(27.53±1.29)眼底仅呈现豹纹状改变。(4)3组间,-15岁组无眼底改变明显迟于-10岁组的改变,后2组中,无眼底改变时可耐受最大度数为-8D,而眼轴分别为29mm、26mm;豹纹状改变时,最低眼轴均为28mm,但度数分别为-9、-10D;病理性改变时,最低度数均为-15D,眼轴分别有进展为29mm和30mm,呈现交替性的在眼轴/度数相对稳定时、度数/眼轴增加的现象。结论20岁以下学生的高度近视形态变化与年龄、度数有着内在的规律。(1)10岁以内屈光度-6D、平均眼轴26mm时多预示病理性过程的发生,眼球对眼轴等变化的耐受程度差;(2)10~15岁之间存在着快速的眼球发育演变规律,与青春身体发育吻合,但眼轴从26mm到28mm、再到29mm、屈光度从-5.25D到-8.75D、再到-15D形成无改变、到豹纹状、再至病理性改变的过程有着较长的发展时间阶段,则眼球对屈光和眼轴扩张变化的耐受性随年龄的增大而加大;(3)特别是在10-18岁间、眼轴25—28mm、屈光度-9~-10D的豹纹状改变可作为重要的病理前改变标志,延缓豹纹状改变可能阻止进入病理性改变的演变和发生。  相似文献   
86.
冯春阳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7):1372-1373
目的:应用第四代傅立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fourier-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FDOCT)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FDOCT表现及视网膜光凝术后黄斑体积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观察。方法:对40例40眼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确诊为CSC的患者,先行FDOCT检查,观察其黄斑结构变化;再行532激光治疗后跟踪FDOCT检查。结果:FDOCT显示CSC有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或合并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脱离、RPE层断裂三种表现。激光治疗后病员视力恢复情况与黄斑体积缩小相一致。结论:FDOCT在CSC的诊断中对FFA有补充和完善,对CSC激光治疗的预后估计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7.
张兴彩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1):2202-2203
目的:总结分析慢性眼部缺血综合征的发病特征、风险因素及预后,为该病的早期诊断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2例临床确诊的慢性眼部缺血综合症患者的详尽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史眼部常规检查,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头部MRI检查。对检查结果治疗及视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选取12例患者平均年龄69岁,男女比例2∶1,全身合并症包括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高血脂、高血糖、烟酒嗜好,视力下降时间1mo~3a,其中6例视力下降前6mo有黑矇病史,眼部检查视力:无光感~0.12,虹膜新生血管5例,高眼压4例,眼底表现:动脉细,部分动脉看不到血柱,静脉不同程度扩张,不迂曲,视网膜小片状出血和棉絮斑,视乳头旁新生血管和黄斑区不典型樱桃红。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见有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缓慢或看不到血流或血流加快;FFA检查8例表现有动脉前锋现象,臂-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视网膜循环时间长,头部MRI检查9例,其中7例发现腔隙性脑梗塞,脑白质缺血性改变,陈旧性脑软化灶。12例均接受扩张血管治疗及改善微循环治疗,疗效不明显。结论:眼部缺血综合征早期诊断需要依靠FFA和超声多普勒,晚期病例单纯扩血管及活血化瘀治疗效果不佳,需要联合心内科,神经内科进行病因治疗。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 MEWDS)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确诊的8例MEWDS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 8例MEWDS患者均为单眼发病,其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为33岁(19~48岁).就诊时平均发病时间为6.5 d(2~12 d).初诊时平均矫正视力为0.54(0.15~0.8).所有患眼玻璃体内均有炎症细胞.眼底检查所有患眼视网膜深层均可见多个灰白色圆形斑点状病灶,直径约50~500μm,边界欠清晰,表面无隆起.有3例(37.5%)还伴随视乳头充血.FFA早期所有患眼白点状病灶对应部位呈圆形强荧光斑,晚期呈强荧光染色;4只眼(50%)出现视乳头强荧光,3只眼(37.5%)伴随视网膜血管节段性渗漏.ICGA早期所有患眼均基本正常;而晚期所有患眼(100%)眼底后极部均可见大量边界清晰的斑点状低荧光灶散在或密集分布,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呈小叶状分布的解剖特征相符.OCT检查发现白点状病灶部位视细胞内节/外节( IS/OS)层反光带紊乱,部分完全消失.经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2~3月后所有患眼均完全痊愈.结论 MEWDS属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炎症性病变,发病较快,视功能中度受损,预后好.FFA及ICGA检查对MEWD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而OCT检查对病情的随访观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超声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在葡萄膜转移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9例(9只眼)葡萄膜转移癌病例的超声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进行同顾性分析,其中8例脉络膜转移癌,1例虹膜转移癌。结果 脉络膜转移癌者A超扫描为中-高强度反射且波峰不规则;B超检查为眼球后极部或视盘周围呈扁平状隆起的内回声不均病灶并伴有病灶周围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眼底血管造影早期表现为无脉络膜背景荧光的暗区,而后逐渐显现斑点状高荧光,晚期荧光融合增强呈斑驳样。虹膜转移癌者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可见虹膜实质层的广泛增厚隆起,边缘较整齐,内回声较均匀呈中等强度。结论 超声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在葡萄膜转移癌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对于不典型病例,与其他脉络膜占位性病变难区分的时候,应注意其眼底典型的表现以及影像学的特点,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型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4,TIMP-4)、可溶性E-选择素(soluble E- selectin,SES)、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水平在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终点事件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心内科住院部CHF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另选取健康体检中心的正常人群120例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使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uble antibody sandwich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DAS-ELISA)法测定血清TIMP-4、SES水平,使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FFA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TIMP-4、SES、FF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TIMP-4与SES、FFA呈正相关(均P<0.001),SES与FFA呈正相关(P<0.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