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254篇 |
免费 | 1039篇 |
国内免费 | 18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0篇 |
儿科学 | 179篇 |
妇产科学 | 126篇 |
基础医学 | 1006篇 |
口腔科学 | 217篇 |
临床医学 | 1797篇 |
内科学 | 1766篇 |
皮肤病学 | 44篇 |
神经病学 | 503篇 |
特种医学 | 29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3124篇 |
综合类 | 2391篇 |
预防医学 | 415篇 |
眼科学 | 109篇 |
药学 | 1044篇 |
9篇 | |
中国医学 | 213篇 |
肿瘤学 | 20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259篇 |
2022年 | 447篇 |
2021年 | 576篇 |
2020年 | 526篇 |
2019年 | 501篇 |
2018年 | 480篇 |
2017年 | 425篇 |
2016年 | 415篇 |
2015年 | 409篇 |
2014年 | 775篇 |
2013年 | 725篇 |
2012年 | 676篇 |
2011年 | 740篇 |
2010年 | 563篇 |
2009年 | 582篇 |
2008年 | 588篇 |
2007年 | 608篇 |
2006年 | 507篇 |
2005年 | 457篇 |
2004年 | 388篇 |
2003年 | 304篇 |
2002年 | 251篇 |
2001年 | 242篇 |
2000年 | 201篇 |
1999年 | 169篇 |
1998年 | 157篇 |
1997年 | 161篇 |
1996年 | 125篇 |
1995年 | 146篇 |
1994年 | 96篇 |
1993年 | 115篇 |
1992年 | 104篇 |
1991年 | 87篇 |
1990年 | 69篇 |
1989年 | 68篇 |
1988年 | 75篇 |
1987年 | 59篇 |
1986年 | 45篇 |
1985年 | 66篇 |
1984年 | 48篇 |
1983年 | 40篇 |
1982年 | 43篇 |
1981年 | 29篇 |
1980年 | 25篇 |
1979年 | 13篇 |
1977年 | 13篇 |
1976年 | 6篇 |
1975年 | 8篇 |
1973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羟乙基淀粉对硬膜外阻滞血管扩张致血压下降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 12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羟乙基淀粉组 :硬膜外开始注药前 10分钟即输 6 %羟乙基淀粉 ,麻醉完全显效时 (首剂量后 10分钟 )输完 5 0 0ml,继之用平衡液维持。平衡液组 :硬膜外开始注药前 10分钟只输平衡液 ,麻醉完全显效时 (首剂量后 10分钟 )输完 5 0 0ml,继之用平衡液维持。观察硬膜外麻醉注药前以及注药后 5、10分钟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结果 :羟乙基淀粉组注药后 5、10分钟收缩压、舒张压较注药前无明显变化 (P >0 .0 5 )。平衡液组注药后 5、10分钟收缩压、舒张压较注药前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羟乙基淀粉可预防硬膜外麻醉致血管扩张引起的血压下降。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对预防颈丛阻滞后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60例颈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观察组、n=30),生理盐水组(对照组、n=30),颈丛阻滞药液为1%利多卡因加0.25%布比卡因混合液、总量20ml。两组均以C4一针法行双侧颈浅丛和颈深丛阻滞。观察组颈丛阻滞后即静推艾司洛尔0.5mg/kg,1min静推,对照组颈丛阻滞后即静推生理盐液5ml。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艾司洛尔能有效地预防颈丛阻滞引起的一过性窦性心动过速和高血压,降低心肌耗氧量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伴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将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AMI患者共240例分为AMI伴RBBB组和不伴RBBB组。根据RBBB发生的时间、持续间期以及是否合并左束支分支阻滞将前者分为新发生RBBB、陈旧性RBBB、持续性RBBB、短暂性RBBB、双束支阻滞和单纯性RBBB 6个亚组,观察各组的临床经过和住院病死率。结果240例AMI伴发RBBB 26例,占10.8% ,与不伴RBBB比较,其磷酸肌酸激酶(CK)峰值、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住院病死率均显著增高(P < 0.01)。RBBB组高发的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并非源自陈旧性RBBB和单纯性RBBB,而是来源于新发生RBBB和双束支阻滞。新发生的持续性RBBB住院病死率最高,为50%, 短暂性RBBB为11.1% , 而持续性RBBB的再灌注治疗率较短暂性RBBB明显降低(25% vs 88.9%, P < 0.05)。结论AMI患者伴发RBBB提示预后不良。再灌注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术中在椎旁肌肉中注射药物对控制腰椎手术后疼痛的治疗作用。【方法】153例腰椎后路手术患者,分为肌肉封闭组78例,注射利多卡因+罗哌卡因;对照组75例,不作封闭治疗。分别观察术后不同时间两组VAS疼痛评分、住院期间肢体感觉、肌力、腱反射、平卧翻身及下地行走时间等。【结果】术后1d、1周、2周VAS评分,椎旁肌封闭组为(5.75±0.76)、(4.22±0.80)、(3.37±0.79),对照组则为(7.82±0.69)、(6.32±0.79)、(5.53±0.79),各时间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旁肌封闭组对止痛药物的依赖性低,患者术后平卧翻身时间(1.85±0.31)d和下地行走时间(3.09±0.39)d均较对照组(2.09±0.36)d和(3.47±0.43)d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期间封闭组没有发现明显的胃肠道反应、心血管系统异常反应、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论】术中椎旁肌封闭能有效控制腰椎手术后的早期疼痛反应疼痛,对术后功能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时皮肤电传导(SC)基态值和反应波的变化。方法选择25例ASAⅠ或Ⅱ级下肢手术患者。记录硬膜外给药前(T0)、给予1%利多卡因5ml后5min(T1)、给予0.75%罗哌卡因10ml后5、10、15、25和45min(T2~T6)时的SC基态值(SC0)、针刺非阻滞区SC反应波的振幅差值(SC1)和痛觉阻滞区的SC反应波的振幅差值(SC2)。使用ROC曲线、逻辑回归分析评价SC反应波的振幅差值区分痛觉阻滞区和非阻滞区的准确性。结果与T0时比较,T3~T6时的SC0及SC1的均值明显降低(P<0.05),T1~T6时SC2明显低于SC1(P<0.05)。SC反应波的振幅差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928±0.017(P<0.01),特异性与敏感性分别为78%和88%,预测整体准确率84%。结论 SC基态值及反应波振幅差值的变化对定位硬膜外麻醉平面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评价右旋美托咪啶加入布比卡因对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的影响。方法选择63例ASAⅠ~Ⅱ级拟行上臂或手部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布比卡因组(B组)与布比卡因和右旋美托咪啶混合液组(BD组),B组32例,BD组31例。使用神经刺激仪引导行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B组给予0.25%布比卡因25 mL,BD组给予含有1μg/kg右旋美托咪啶的0.25%布比卡因混合液25 mL。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运动和感觉的阻滞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HR、MAP和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运动和感觉的阻滞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加入布比卡因用于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可以延长感觉和运动的阻滞时间,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8.
S. Serge Barold Roland X. Stroobandt Alfons F. Sinnaeve E. Andries Bengt Herweg 《Annals of noninvasive electrocardiology》2012,17(1):3-7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ditional Wenckebach phenomenon is enhanced by using a modified ladder diagram where AV conduction in any cycle is represented by a slanted line in the AV bar together with similar AV conduction lines of all the preceding cycles. The diagram facilitates calculation of the duration of RR intervals (equal to the basic PP or sinus interval minus the PR or AV increment applied to this particular cycle) and the duration of the pause (equal to 2 × PP or sinus interval minus the sum of all the increments applied to the AV delay). The modified Wenckebach diagram should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ysterious clustering of QRS complexes or “paradoxical” increase of the ventricular rate that occurs during a Wenckebach sequence. Ann Noninvasive Electrocardiol 2012;17(1):3–7 相似文献
79.
《Modern rheumatology / the Japan Rheumatism Association》2013,23(6):678-683
AbstractThis case report describes findings in a 61-year-old woman who manifested scleritis, small pulmonary nodules, otitis media, periaortitis, and progressive epidural spinal tumor, associated with elevated serum myeloperoxidase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MPO-ANCA) levels. She was clinically diagnosed with Wegener’s granulomatosis, although vasculitis was not diagnosed due to the lack of typical histological findings. We discuss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in this patient, and the association of MPO-ANCA with periaortitis or epidural spinal tumor.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