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7篇 |
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基础医学 | 12篇 |
临床医学 | 2篇 |
内科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22篇 |
预防医学 | 110篇 |
药学 | 3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5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4篇 |
2002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目的了解镇宁县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方法对2008年1—12月到镇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体检人员,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HBsAg。结果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为3.25%。HBsAg阳性率〈45岁组与45~65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和女性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分别为4.36%、2.3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宁县从业人员的HBsAg阳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于大、中城市。加强对食品和公共卫生场所的预防性卫生监督,普及卫生知识,提高主动接种乙肝疫苗的积极性是降低从业人员HBsAg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2.
163.
164.
165.
许劲松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9,(8):738-740
[目的]为了解武城县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五病”(痢疾、伤寒、乙型病毒性肝炎、活动型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患病情况,便于今后的监督与管理工作。[方法]对武城县1998-2007年所有从业人员按食品、公共场所两大行业进行分类登记,询问既往病史(主要是传染病史),进行内科、皮肤科(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检查、X线胸透、采集粪便进行伤寒、痢疾杆菌培养,抽取静脉血2ml,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sAg,阳性者再检测HBeAg。[结果]1998-2007年共检测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42177人。检出HBsAg阳性、痢疾和肺结核3种疾病者1278例,检出率为0.03%;未检出伤寒和皮肤病。其中,HBsAg阳性率为3.01%,痢疾检出率为0.01%,肺结核检出率为0.01%。食品从业人员检出3种疾病患者1018例,检出率为0.03%;公共场从业人员检出3种疾病患260例,检出率为0.0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sAg阳性率,不同行业、年份、性别、年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武城县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五病”总患病(检出)率为3.03%,HBsAg阳性率为最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6.
目的掌握西安市临潼区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阳性的携带状况,以加强该行业乙型肝炎高危人群的干预工作。方法2006年用全血乙肝表面抗原(WB—HBsAg)检测试条对11402名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进行检测。结果HBsAg阳性235人,HBsAg阳性率2.06%。男性HBsAg阳性率2.90%,女性1.55%,男性高于女性。结论HBsAg阳性率低于全国水平(9.75%),但仍应加强对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67.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异常状况,为卫生监督工作提供指导。方法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顺义区2008年服务行业35367名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资料中HbsAg阳性及ALT异常情况。结果HBsAg阳性率为1.79%。ALT异常率为0.87%;男性HBsAg阳性率及ALT异常率(分别为2.38%和1.61%)均高于女性(分别为1.45%和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该区服务行业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虽然较低,但仍应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和疾病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68.
目的分析南宁市区从业人员沙门菌属的带菌情况及流行趋势,为加强卫生管理、防控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宁市2008--2012年162353名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肛拭样品中检出的沙门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沙门菌菌株333株,总检出率为0.21%;2008--2012年沙门菌检出率分别为0.31%、0.35%、0.25%、0.12%和0.10%;夏秋季沙门菌的检出率高于冬春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沙门菌带菌者年龄为18—57岁,不同年龄组沙门菌构成比以21—30岁年龄组最高;为57.96%;≥51岁年龄组检出率最低,为2.70%。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检出的333株沙门菌共有8个血清群,以B、C、E群为主;其中B群108株,占32.43%;D群2株,占0.60%。结论南宁市从业人员沙门菌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有较高的沙门菌阳性携带率,应加强这部分人群的卫生意识及其携带沙门菌的监测,尽早发现阳性带菌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夏秋季是沙门菌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9.
对日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民覆盖的历程以及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日本的健康保险制度演变有以下特点:以法律为依据,逐步实现全民覆盖;建立了健康保险基金的合理分担机制;不同保健制度覆盖人群的服务包逐渐趋同、补偿水平逐渐统一;不同保险方案之间建立了风险分担和资金转移机制;加强对供方的约束力,控制医药费用快速上涨。最后针对日本健康保险制度的演变特点给出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健全医疗保险的法律法规;调整筹资机制,逐步提高个人筹资责任;推进不同医保制度覆盖人群保障待遇的统筹和统一;建立不同健康保险制度之间的风险分担机制;积极探索支付方式改革,控制医药费用快速上涨。 相似文献
170.
广州市海珠区医疗单位控烟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海珠区医疗单位职工吸烟及开展控烟情况,为有关控烟措施的制定及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广州市健康教育所统一制定的调查表,对海珠区辖内的省、市、区属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共22个单位、5585个职工开展控烟情况和吸烟情况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医疗单位职工总吸烟率为8.1%,其中男性吸烟比例为27.2%,女性吸烟比例为0.03%,男性吸烟率远高于女性。设立控烟机构的单位与没有设立控烟机构的单位,其职工吸烟率有统计学意义,设立控烟机构的单位职工吸烟率较低。医疗单位职工中,临床医生与其他职工相比,其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高于后者,分别为26.7%和17.1%。区属医疗单位职工吸烟率低于省市属单位,分别为5.5%和10.1%。结论海珠区医疗单位开展控烟情况良好,总体吸烟率较低,但是临床医生特别是男性的吸烟率相对较高,有必要对其进行吸烟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