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362篇 |
免费 | 5247篇 |
国内免费 | 88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17篇 |
儿科学 | 648篇 |
妇产科学 | 609篇 |
基础医学 | 2106篇 |
口腔科学 | 719篇 |
临床医学 | 43600篇 |
内科学 | 4512篇 |
皮肤病学 | 212篇 |
神经病学 | 2904篇 |
特种医学 | 86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5552篇 |
综合类 | 10307篇 |
一般理论 | 3篇 |
预防医学 | 7833篇 |
眼科学 | 387篇 |
药学 | 4056篇 |
506篇 | |
中国医学 | 2790篇 |
肿瘤学 | 136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40篇 |
2024年 | 2165篇 |
2023年 | 2285篇 |
2022年 | 2791篇 |
2021年 | 3866篇 |
2020年 | 4946篇 |
2019年 | 3345篇 |
2018年 | 2740篇 |
2017年 | 3301篇 |
2016年 | 3587篇 |
2015年 | 3292篇 |
2014年 | 6954篇 |
2013年 | 6520篇 |
2012年 | 5716篇 |
2011年 | 5713篇 |
2010年 | 4626篇 |
2009年 | 4137篇 |
2008年 | 3721篇 |
2007年 | 3760篇 |
2006年 | 3197篇 |
2005年 | 2673篇 |
2004年 | 1985篇 |
2003年 | 1492篇 |
2002年 | 1196篇 |
2001年 | 1090篇 |
2000年 | 884篇 |
1999年 | 702篇 |
1998年 | 552篇 |
1997年 | 406篇 |
1996年 | 310篇 |
1995年 | 222篇 |
1994年 | 179篇 |
1993年 | 145篇 |
1992年 | 152篇 |
1991年 | 111篇 |
1990年 | 84篇 |
1989年 | 60篇 |
1988年 | 68篇 |
1987年 | 53篇 |
1986年 | 33篇 |
1985年 | 43篇 |
1984年 | 30篇 |
1983年 | 26篇 |
1982年 | 38篇 |
1981年 | 19篇 |
1980年 | 22篇 |
1979年 | 30篇 |
1978年 | 20篇 |
1977年 | 12篇 |
1976年 | 1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17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结合治疗前后血气参数值的对比分析,总结出以下护理体会:心理护理,选择合适的体位及鼻(面)罩是应用NIPPV的前提;防止漏气和面部皮肤压迫性损伤,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患者通气效果及呼吸机性能是应用NIPPV的护理重点;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进行氧疗,协助患者排痰是NIPPV治疗后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究预警系统联合集束化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卒中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集束化护理,试验组给予预警系统联合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的影响。结果:护理前两组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Barthel指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GCS得分及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01),NIHSS得分低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卒中救治中应用预警系统联合集束化护理,可提升护理效果,促进预后。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病人,按照病人入院顺序,并采用单双号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临床护理中引入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对比两组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护理缺陷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干预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69%、25.00%,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满意度分别为96.15%、76.92%,观察组病人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缺陷评分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预警机制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病人的临床护理中,有利于改善病人肝功能指标,减少并发症及护理缺陷,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缩短病人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肝衰竭病人营养支持中实施夜间营养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肝衰竭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日间组(41例)及夜间组(41例)。日间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日间营养干预,夜间组在日间组的基础上加强夜间营养护理。比较两组相关营养指标、Child-Pugh评分、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NRS-2002)评分、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经夜间营养护理干预后,夜间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水平高于日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2周、4周后夜间组Child-Pugh评分均低于日间组,NRS-2002评分明显低于日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夜间组营养护理干预4周后生活质量GQOL-74量表评分高于日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肝衰竭病人住院期间加强实施夜间营养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病人营养状况,降低营养不良发生风险,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5.
从认知负荷的定义、分类、测量方法以及在医疗护理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对国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医院管理者在改善医护人员实施治疗与护理措施时认知负荷的水平发挥积极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6.
高压氧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肢体运动障碍4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高压氧综合治疗对小儿病毒性脑炎肢体运动障碍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小儿病毒性脑炎肢体运动障碍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进行比较观察。采用Fugl—Meye积分评价运动功能,Ashworth痉挛等级评价肌痉挛。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2%,对照组有效率67.5%,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患儿肢体运动障碍恢复率明显提高。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对小儿病毒性脑炎肢体运动障碍恢复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7.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其慢性并发症逐渐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威胁.其中糖尿病足患病率达6%~20%[1].我科2000年1月~2006年10月,共收治2级糖尿病足的患者42例.其中21例给予中西药联合治疗,疗效明显,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8.
白血病病人口腔溃疡护理方法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血病病人因化疗药物作用常可引起口腔溃疡,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肿胀、充血、出血、糜烂、疼痛,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在达到最佳护理效果同时最大限度减轻病人痛苦。为此,对我科2003年8月~2006年1月住院白血病病人化疗后引起口腔溃疡的71例病人,分别应用常规口腔护理和紫外线治疗仪照射方法护理,进行疗效及伴随症状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3年8月~2006年1月我科住院白血病病人化疗后引起口腔溃疡发生病例:溃疡面积≥1cm×1cm,且不伴有感染者,单处溃疡53例,多处溃疡18例…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背景音乐对白内障手术病人术中心率、血压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5年9月~2006年1月我院收治的白内障病人100例,其中单日手术50例(术中应用背景音乐)为音乐组,双日手术50例(术中常规护理)为对照组,观察术前和术中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 在手术过程中,音乐组心率、血压变化幅度较小,较对照组稳定.两组术前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心率、血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音乐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能使病人情绪平静,心率、血压平稳,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0.
随着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及外科治疗和灌注技术的不断进步,术前、术后管理的完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得以早期进行手术矫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