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17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87篇
预防医学   5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Background

Hospital stays for patients with pressure ulcers (PU) increased nearly 80% from 1992 to 2006. Most PU’s developed during an admission, often despite preventive efforts from clinical staff. Data from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EMR’s) were used to prepare daily patient risk factor and PU information for nurses to help prevent PU development and exacerbations.

Objective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determine whether: 1) dissemination of an automated daily report with patient risk and current status of pressure ulcers (“PU Daily”) helps prevent the development of pressure ulcers, and 2) using the PU Daily information impacts the severity of pressure ulcers that develop in an acute care setting.

Methods

A pre-post study with four control units was designed to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the PU Daily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ICU) in a large medical center. The control units included ICU’s using the same EMR and similar complexity of cases with a high risk of developing a PU. The pre-post study took place over a six month period (March – August 2009).

Results

A total of 6,735 case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 intervention unit show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p = 0.004) in PU’s at post-evaluation; none of the four comparison units showed a decrease at the p<0.05 level. The intervention led to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total number of PU’s documented (p <0.000) and the number of Stage II PU’s (p = 0.046).

Conclusion

The intervention with the PU Daily show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he total PU’s and severity of PU’s and allow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interventions that help prevent the development of PU’s. As EMR’s become more widely available, this intervention showed a reduction in PU’s. Future studies should further develop this intervention and include multiple institutions and patient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92.
93.
94.
95.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结合上海市级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建设的实际情况,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建立市级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体系模型,研发评估系统产品,组织评估系统应用示范,完成对34家市级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的等级评估,积极推进及提高各市级医院电子病历建设水平,引导市级医院科学合理的发展电子病历系统。  相似文献   
96.
探讨基于临床路径的半结构化电子病历建设的基本理念、流程、功能模块等,并评价其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采用半结构化的电子病历有利于促进临床路径管理,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及降低医疗成本。建设基于临床路径的半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应加大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覆盖力度,同时大力发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半结构化电子病历。  相似文献   
97.
基于电子病历平台实施临床路径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我国目前电子临床路径实施情况,针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电子临床路径实施情况、临床路径嵌入HIS后的使用情况以及重症监护病房临床路径实施应用情况,提出存在的问题,并解析问题原因,为相关部门制定临床路径工作流程图和有针对性地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依据,以寻找最佳成本效益的临床路径,减轻医务人员工作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8.
王长奎 《中国病案》2011,12(12):51-52
目前电子病案在我国仍未得到真正意义的普及,阻碍其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自身的安全性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根据电子病案系统的安全需求,本文提出了以《电子签名法》为依据,以电子签名技术为手段的完善的技术保障体系。基于PKI技术的电子签名是目前国内外公认最可靠的解决方案。经过电子签名的电子病案在内容和形式上如有任何改动都能被发现,从而真正确保其完整、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99.
张威 《中国病案》2011,12(4):45-47
目的探讨数字化病案特点及作用,以利广泛实行门诊病案数字化。方法通过纸质病案与数字化病案应用优劣对比,分析目前数字化病案在门诊的应用状况。结果门诊病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能优化就医流程,工作效率提高5倍。结论提倡广泛实行门诊病案数字化,形成较为完整的信息库,为以后与电子病案对接、保证病案的连续性奠定坚实基础,使门诊病案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0.
结合临床路径实施过程,重新整合支持临床路径的电子病历系统流程,研究基于HL7 CDA的电子病历数据结构化和标准化原则以及混合关系数据库和XML的存储模式,提出一种支持临床路径的电子病历系统解决方案,并通过原型系统进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