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5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8篇
特种医学   443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6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评价不同b值范围扩散模型参数在外周带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56例经病理证实的外周带前列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21个b值(0~4500 s/mm~2)的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磁共振成像检查。良性外周带和癌灶组织区的DWI信号强度分别使用单指数、双指数和峰度模型拟合。b值分为四个范围:0~1000,0~2000,0~3200和0~4500 s/mm~2,即组A、B、C和D。计算各兴趣区内A、B、C、D组的ADC、D、D*、f、D_(app)和K_(app)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除D*外各组中的所有参数在外周带癌灶组织和良性组织间均有显著差异。ADC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在C和D组中相当(P=0.980),并且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B和C组中ADC和K_(app)的AUC相近(P=0.07,0.954),并且显著高于其他参数(P0.001)。D组中ADC的AUC略高于K_(app)(P=0.002),并且两者均显著高于其他参数(P0.001)。结论在鉴别外周带癌灶组织和良性组织方面,双指数和峰度模型定量参数与单指数定量参数相比没有明显优势。使用b值高达3200 s/mm~2计算的ADC值是诊断外周带前列腺癌的优选参数。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分析儿童髓母细胞瘤组织病理学各亚型的MRI表现以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6例儿童髓母细胞瘤患者,本组中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MRI、DWI检查,其中50例同时行1H-MRS检查,比较分析各亚型间的平均ADC值(ADC_(mean))、最小ADC值(ADC_(min))、r ADC及代谢物的差异性。结果 136例中,经典型83例,促结缔组织增生/结节型28例,髓母细胞瘤伴广泛结节型11例,大细胞/间变型14例。常规MRI征象(包括T_1WI平扫和T_2WI平扫表现、强化程度、瘤周水肿、囊变、出血改变、播散等)未见明显差异(P均0.05)。促结缔组织增生/结节型的ADC_(mean)、ADC_(min)、r ADC低于经典型、大细胞/间变型,且大细胞/间变型的ADC_(mean)、ADC_(min)、rADC在各亚型中最高(P均0.05)。髓母细胞瘤伴广泛结节型与经典型、髓母细胞瘤伴广泛结节型与促结缔组织增生/结节型之间的ADC_(mean)、ADC_(min)、r AD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亚型的ADC_(mean)、ADC_(min)、r ADC大小为:大细胞/间变型经典型促结缔组织增生/结节型;而髓母细胞瘤伴广泛结节型与经典型、髓母细胞瘤伴广泛结节型与促结缔组织增生/结节型之间无明显差异。1H-MRS显示各亚型的Cho/Cr、NAA/Cr、NAA/Cho、m I/Cr以及Lip出现概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但Lac出现概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亚型出现Lac峰的概率为:大细胞/间变型髓母细胞瘤伴广泛结节型经典型促结缔组织增生/结节型。结论儿童髓母细胞瘤各亚型的常规MRI表现、各代谢物比值及Lip峰出现概率无明显差异,但各亚型的ADC_(mean)、ADC_(min)、r ADC值及Lac峰出现情况有一定特征性,其与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在髓母细胞瘤各组织学分型的鉴别诊断上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43.
Diffusion-bas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DWI) has been shown experimentally to detect both injury and functionally significant neuroprotection of injured spinal cord white matter that would otherwise go undetected with conventional MRI techniques. The diffusion of water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is thought to be affected by both its location (intracellular or extracellular), and by diffusion barriers formed by cell membranes and myelin sheaths. There is, however, controversy concerning how to obtain, interpret, and present DWI data. Computer simulations and MR microscopy have been helpful in resolving some of these issues, as well as determining exact histologic correlates to DWI findings.  相似文献   
44.
目的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以卒中样发病6h以内、临床怀疑脑梗死的患者进行单次激发平面回波DWI和常规T2WI扫描,测定梗死灶和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组织的ADC值。结果DWI上表现为高信号,ADC图上表现为低信号,病灶ADC值较对侧相应区域明显下降者,诊断为脑梗死阳性,共15例,其最终临床诊断均为超急性脑梗死;阴性2例,其最终临床诊断均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DWI和ADC图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比常规T。wI有更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论DWI和ADC图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5.
MRI弥散成像对脑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和ADC图对脑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脑缺血患者行DWI检查,其中急性和非急性脑缺血各15例,计算两组脑缺血病灶的ADC值,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急性脑缺血病灶的ADC平均为0.42×10-3mm2/s,ADC图可见异常拟合的局部低信号.非急性脑缺血ADC值平均为1.40×10-3mm2/s,急性与非急性脑缺血组的ADC值和ADC图均有显著性差异(F一42.29,P<0.01).结论结合病史ADC值能作出脑缺血的定量诊断,ADC值和ADC图可区分急性与非急性脑缺血.  相似文献   
46.
背景信号抑制弥散加权成像在臂丛神经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结合STIR-EPI背景抑制技术在臂丛神经成像的技术参数及其可行性。方法对32名接受颈部MR检查的患者(17~66岁,男15例,女17例)行常规臂丛神经冠状位STIR/longTE序列及横断位STIR-EPIDWI序列扫描。对STIR-EPIDWI序列原始图像行MIP重建,获得臂丛神经任意角度的冠状位图像。观察两种成像方法获得的臂丛神经图像,计算32例患者共64侧可清晰显示的臂丛神经根、神经节、锁骨上神经及锁骨下神经的数目,并对两者臂丛神经的显示率进行配对资料的χ2检验。结果在总共64侧臂丛神经中能清晰显示的臂丛神经根、神经节、锁骨上神经及锁骨下神经在STIR-EPIDWI的冠状位重建图像分别为60/64、57/64、56/64、50/64;在STIR/longTE序列为37/64、28/64、52/64、44/64。在STIR-EPIDWI的冠状位重建图像上,能较充分展现臂丛神经的走行。STIR-EPIDWI序列对臂丛神经根及神经节的显示率要高于STIR/longTE序列(χ2=18.983,P<0.05;χ2=33.072,P<0.05),而且有良好的背景信号(脂肪、血管)抑制效果。对锁骨上和锁骨下神经的显示,两者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背景信号抑制STIR-EPIDWI序列与常规STIR/longTE序列相比,能同样满意地显示臂丛神经,而且对神经根和神经节的显示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47.
肝脏常见病变弥散系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肝脏常见占位病变的弥散系数.方法对10例正常人29例肝脏占位病变病人行常规平扫和弥散成像,比较肝脏与病变的ADC、D值和f.结果随着b值的增大,肝脏及其病变的ADC值不断降低.血管瘤的ADC值高于原发性肝癌和转移瘤.肝脏及其病变的ADC值高于D值.结论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肝脏占位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8.
椎体转移瘤扩散加权成像与MRI增强扫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扩散加权成像(DWI)与MRI增强扫描对MRI增强扫描有强化的椎体转移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恶性肿瘤合并脊柱转移病例57例,行常规MRI(T1WI,T2WI,STIR,MR增强扫描)及DWI扫描,113个病灶有强化;测量DWI与MR增强扫描对比噪声比(CNR),计算病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骨髓对比率,比较病变椎体在DWI和MR增强扫描的信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WI和MR增强扫描序列的CNR无显著差异;椎体转移灶ADC值平均为(1.37±0.56)×10-3 mm2/s,正常椎体ADC值(0.64±0.22)×10-3 mm2/s,两者ADC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DWI和MR增强扫描病灶骨髓对比率平均为(1.54±1.39)和(0.64±0.54),二者有良好相关性(P=0.01),DWI骨髓对比率高于MR增强扫描.结论DWI在显示病灶方面有一定优势,病灶骨髓对比率高于MR增强扫描.临床上应用DWI结合ADC值,可以提高对椎体转移病灶的诊断.  相似文献   
49.
常规Gd-DTPA增强后脑DWI检查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常规增强扫描之后行DWI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西门子1.5T超导型MR扫描系统对86例颅内病变患者进行检查,先行常规T1WI、T2WI及DWI(b=0、1000s/mm^2)横断面扫描,然后行常规增强T1WI扫描,对比剂为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剂量为0.1mmol/kg,注药速度为1ml/s,注入对比剂4min后以相同的参数再行一次DWI扫描,将增强前后的DWI原始图像均输入工作站获得表观弥散系数图。分别计算出肿瘤强化实质区、坏死囊变区、脑梗死区、正常脑灰质区、正常脑白质区,正常神经核团区域增强前后的DWI信号噪声比(SNR)、对比噪声比(CNR)、ADC值。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不同区域增强前、后SNR、CNR及ADC值的差别。结果正常脑组织DWI的SNR和ADC值于增强前后均无明显差别,P〉0.05;增强前后肿瘤强化实质区、囊变坏死区、脑梗死DWI的SNR、CNR以及ADC值的差别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Gd—DTPA增强4min后,正常脑组织和不同的病变组织的DWI(b=0、1000s/mm。)SNR、CNR及ADC值无明显改变,常规Gd—DTPA增强4min后行脑DWI(b=0、1000s/mm^2)扫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ed weighted imaging, DWI)对兔脑超急性期脑梗死模型中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 , NVU)损伤的诊断价值。 方法 15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和实验组(10只)。 其中实验组用微导丝超选择性栓塞法制作兔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模型,并根据存活时间分为0.5 h和4 h组。所有动物行磁共振DWI扫描和T2-flair扫描并分析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和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elativ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rADC),之后立即取全脑固定,切片进行尼氏染色、GFAP(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和CD31(血管内皮标记物)染色。 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 0.5 h组缺血区DWI成像见高信号,ADC成像见低信号,T2-Flair成像未见异常信号,尼氏染色未见异常,GFAP染色表达增加;4h组缺血区DWI成像见高信号,ADC成像见低信号,二者成像范围和强度较0.5h组扩大增强,T2-Flair成像见高信号,尼氏染色见尼氏体数目显著减少,GFAP染色表达较0.5h组显著增加。与0.5h组比,4h组缺血区的ADC值及rADC值均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rADC值与GFAP荧光强度值呈负直线相关关系(r=-0.672,P<0.001)。 结论 DWI对超急性期兔脑梗死可以及时准确的进行诊断,对应时间点梗死模型的NVU损伤特点符合影像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