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24篇
  免费   2326篇
  国内免费   2772篇
耳鼻咽喉   340篇
儿科学   244篇
妇产科学   453篇
基础医学   3323篇
口腔科学   355篇
临床医学   3582篇
内科学   3663篇
皮肤病学   493篇
神经病学   424篇
特种医学   9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7篇
外科学   1289篇
综合类   11729篇
预防医学   3422篇
眼科学   243篇
药学   6624篇
  20篇
中国医学   7626篇
肿瘤学   2729篇
  2024年   187篇
  2023年   745篇
  2022年   780篇
  2021年   737篇
  2020年   676篇
  2019年   832篇
  2018年   554篇
  2017年   829篇
  2016年   1012篇
  2015年   1126篇
  2014年   1753篇
  2013年   1800篇
  2012年   2189篇
  2011年   2555篇
  2010年   2308篇
  2009年   2426篇
  2008年   2779篇
  2007年   2474篇
  2006年   2410篇
  2005年   2780篇
  2004年   2198篇
  2003年   1963篇
  2002年   1885篇
  2001年   1749篇
  2000年   1448篇
  1999年   1163篇
  1998年   1013篇
  1997年   904篇
  1996年   859篇
  1995年   706篇
  1994年   656篇
  1993年   502篇
  1992年   443篇
  1991年   334篇
  1990年   319篇
  1989年   278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71.
目的 观察肾性高血压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DNA修复蛋白X线修复交叉互补组 1(XRCC1)蛋白的表达及与DNA片段化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肾双夹法建立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在此基础上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后 3h、6h、12h、2 4hXRCC1蛋白表达 ,采用TUNEL方法检测DNA片段化损伤。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 ,假手术组大脑皮质和海马区出现大量XRCC1表达的阳性细胞 ,再灌注 3h缺血区皮质和海马CA1区XRCC1表达阳性细胞减少 ,即缺血区皮质和海马CA1区XRCC1灰度值升高 ,并一直持续到缺血再灌注 2 4h。缺血再灌注后 3h、6h、12h和 2 4h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TUNEL染色显示 ,假手术组大脑皮质和海马CA1区未见阳性细胞 ,再灌注 2 4h缺血区皮质和海马CA1区可见较多阳性细胞。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XRCC1蛋白免疫活性下降和DNA修复机制的失败与DNA的片段化损伤及凋亡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72.
南瓜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复方口服液的降血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炜锋  王兆富  陈捷  蔡皓 《药学进展》2004,28(11):515-518
目的:提取和纯化南瓜、葛根及黄芪中的降糖有效成份,并考察由南瓜多糖、葛根黄酮及黄芪皂苷组成的复方口服液的降糖作用。方法:采用水提、醇提及柱层析法,分别提取和纯化南瓜、葛根及黄芪中的降糖有效成份,并将其配制成3种不同配比的复方口服液;建立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模型,比较3种复方口服液的降糖作用。结果:提取获得南瓜多糖、葛根黄酮和黄芪皂苷,由其配制的3种复方口服液均能降低四氧嘧啶致高血糖小鼠的血糖值,并初筛出最佳的复方口服液。结论:本文中南瓜多糖、葛根黄酮及黄芪皂苷的提取和纯化方法简便,得到的南瓜多糖和葛根总黄酮纯度高,其复方口服液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973.
新疆中麻黄DNA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疆3种中药麻黄(Ephedra)进行了RAPD分析,回收随机引物s13的PCR产物(750bp左右),克隆到pMD18-T载体中,经电泳鉴定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已成功克隆并获得了新疆中麻黄771bp的DNA片段,对中药材的鉴定和标准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74.
目的进一步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血清学标志物及与HBV DNA病毒复制载量的关系。方法研究病例为170例,其中急性乙型肝炎14例、慢性乙型肝炎88例、肝硬化24例、重型肝炎18例、肝细胞癌2例和慢性无症状携带者24例。抽取其外周血,用酶免疫法(EIA法)测定其基因型,同时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和HBV DNA病毒复制载量,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检出C基因型105例(61.76%),B基因型59例(34.71%),D基因型3例(1.76%),B+C基因型1例(0.59%)和基因型未明2例(1.18%)。B、C基因型在慢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和肝细胞癌病人中分布存在差异(分别为22.94%、52.35%),C基因型病人的HBeAg阳性率与B基因型的HBeAg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C基因型病人的HBV DNA病毒复制水平高于B基因型病人的HBV DNA病毒复制水平(P〈0.01).结论C基因型的血清HBV DNA病毒复制水平高于B基因型,病毒复制活跃,C基因型与较重的肝脏损害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75.
目的 探讨HBV感染者血清标志物,HBV—DNA水平和小儿性别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通过ELISA和荧光定量PCR法进行HBV感染血清标志物和HBV—DNA的检测。结果 三种组合模式的HBVDNA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女性在HBeAg阴性模式中的比例与瑚kAg阳性模式中的比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 HBV感染血清标志物HBV—DNA水平和性别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系,女性在HBV—DNA高水平HBeAg阴性组合中的比例较小,与女性在肝癌病例中所占比例低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76.
为开发从丹参中提取高纯度丹酚酸B的新工艺,采用水提-壳聚糖絮凝-过滤-浓缩-醇沉-萃取工艺制得丹酚酸B含量在80%左右的丹酚酸提取物EB80。用硅胶柱层析法精制EB80,得到丹酚酸B含量为96%的提取物EB96。EB96的IR、M S1、H-NMR测试结果表明:其分子结构特征、相对分子质量与丹酚酸B相同。本工艺便于工业化实施。  相似文献   
977.
[目的]研究多环芳烃受体(AhR)G1661A和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Msp1位点多态性与焦炉工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20名焦炉工和65名无职业性多环芳烃(PAHs)暴露的工人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及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ASA)方法分别检测CYP1A1及AhR基因型,使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评价淋巴细胞DNA损伤,使用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吸烟和饮酒、职业暴露史等信息。[结果] 经过广义线性模型对外暴露等级和工龄进行校正后,焦炉工中AhR基因1661位点A/A G/A基因型者经自然对数转换的Olive尾矩(1.36±1.04)高于G/G基因型者(1.03土1.16),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发现CYP1A1 Msp1位点多态性与Olive尾矩有关。[结论]焦炉工AhRG1661A位点多态性与其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78.
[目的]探讨沙尘暴和正常天气细颗粒物(PM2.5)及其水提取物和有机提取物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性和DNA的损伤作用。[方法]沙尘暴和正常天气PM2.5于2004年3月采集自甘肃省武威市和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细胞毒性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分析法观察,细胞DNA损伤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检测。[结果]沙尘暴和正常天气PM2.5及其水提取物和有机提取物均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产生一定的细胞毒性,且随剂量的增大而增强;然而,沙尘暴与正常天气之间除了包头沙尘暴PM2.5有机提取物之外,余差异均无显著性。正常天气PM2.5和沙尘暴PM2.5水提取物和有机提取物均可引起细胞DNA损伤,且随剂量增加而损伤增大;正常天气PM2.5比沙尘暴PM2.5水提取物和有机提取物对细胞DNA损伤作用更大。不论正常天气PM2.5还是沙尘暴PM2.5,其有机提取物对DNA的损伤作用均比水提取物作用更强,表明PM2.5中引起DNA损伤的主要化学物是有机化合物种类。武威与包头两城市工业水平不同,大气污染程度不同,但两地沙尘暴PM2.5及其水提取物和有机提取物对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在两地之间并无明显差异。[结论]正常天气PM2.5和沙尘暴PM2.5及其水提取物和有机提取物均可引起DNA损伤,且正常天气PM2.5的损伤作用更强;然而不同地方沙尘暴PM2.5毒性作用未见差异,推测其所含遗传毒性化学物可能类似。  相似文献   
979.
基于GADD153启动子的环境致癌物快速筛选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快速检测环境中痕量致癌物DNA损伤效应的重组人肝细胞株。[方法]构建含生长抑制与DNA损伤基因153(GADD153)启动子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的重组稳定转染人肝肿瘤HepG2细胞;发光检测不同致癌物对稳定转染细胞的DNA损伤效应;同时RT-PCR检测内源性GADD153mRNA的表达;彗星试验(Cometassay)检测DNA的损伤效应。[结果]稳定转染GADD153-LUC细胞株可检出多环芳烃、芳香胺、重金属、农药等已知环境致癌物以及实际水样中的含量。检测结果与彗星试验结果相比,大多数检测下限均低于彗星试验的检测限,其中对苯并芘、氯化镉和2-氨基芴的检测灵敏度分别高于彗星试验1000、300和100倍;对Aems试验不敏感的重金属、四氯化碳、氟化钠等重组细胞株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性。10μmol/L的氯化镉可诱导内源性GADD153mRNA和萤光素酶活性表达增加,相关分析表明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2=0.9539)。[结论]重组细胞株GADD153-LUC细胞可快速检测环境中痕量污染物的DNA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980.
[目的]探讨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性与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某焦化厂248名焦炉作业工人,其中炉顶区作业工人99人,炉侧作业78人,炉底作业71人。120名与之相匹配的对照人群选自该厂非职业多环芳烃(PAHs)暴露者。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运用多重PCR方法检测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被调查者的年龄、吸烟、饮酒和个人职业暴露史。[结果]炉顶和炉侧区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Olive尾矩(OliveTailMoment,OTM)经对数转换后分别为1.37±1.16和1.46±0.97,均明显高于炉底区和对照组(OTM分别为0.98±1.18、0.56±0.99),差异显著(P<0.05)。经调整年龄、吸烟、暴露等级等因素后,焦炉作业组中GSTM1(-)基因型和GSTM1( )基因型的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分别为1.36±1.15和1.15±1.10,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中炉顶区作业工人GSTM1(-)基因型OTM明显高于GSTM1( )基因型(分别为1.56±1.08、1.09±1.25,P<0.05)。此外,在焦炉作业组中,GSTM1(-)GSTT1( )基因型OTM为1.44±1.13,明显高于GSTM1( )GSTT1( )基因型0.94±1.0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GSTM1( )GSTT1(-)和GSTM1(-)GSTT1(-)基因型OTM分别为1.36±1.10、1.28±1.17,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炉顶作业工人中,GSTM1基因型可以明显影响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程度。GSTM1和GSTT1基因存在交互作用,同时携带GSTM1( )和GSTT1( )基因型的焦炉作业工人淋巴细胞DNA损伤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