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通心络治疗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于该院治疗的168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以6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粥样斑块面积和颈动脉狭窄率;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hs-CRP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粥样斑块面积和颈动脉狭窄率均显著减小,但试验组减少更加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外周血D-二聚体、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但试验组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hs-CRP水平更低(P0.05)。结论通心络治疗可有效降低脑梗死患者外周血hs-CRP和D-二聚体水平,延缓颈动脉狭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2.
潘宇红  黄璇  张烽 《中国微循环》2006,10(5):373-374,380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D—D)的含量在乙型肝炎病程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入选的131例经消化科确诊的患者分成四组:慢性肝炎54例,急性肝炎46例,重型肝炎6例,肝硬化25例。以52例正常人为对照。用乳胶凝集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D.D、FIB含量。结果乙型肝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纤溶活性增强和凝血功能障碍。其中急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组D—D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慢性肝炎和对照组(P〈0.05);重型肝炎,肝硬化FIB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联合检测D.D、FIB含量有助于病情的判断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53.
儿童紫癜性肾炎肾内凝血和纤溶活性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儿童紫癜性肾炎患者 (HSPN)尿中纤维蛋白肽A(FPA)和D 二聚体 (D dimer)的变化 ,探讨肾内凝血和纤溶活性与紫癜性肾炎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5 9例儿童紫癜性肾炎患者 ,根据血肌酐值 (sCr)分为正常 (N)、低 (L)、中 (M)和高 (H) 4组 ,分别检测尿FPA和D dimer的含量。结果 四组患者尿中FPA和D dimer含量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且两者与血肌酐呈显著正相关 (r值分别为 0 89和 0 85 ,P <0 .0 1)。结论 紫癜性肾炎患者肾内存在凝血和纤溶的激活 ,肾内凝血和纤溶活性的亢进促进了紫癜性肾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4.
目的 研究 D- 二聚体 (DD) 与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 的动态变化对早期预测全髋关节置换术 (THA)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 的意义。方法 选择 2012 年4月至9月,108 例初次 THA 手术患者,术前所有患者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测均阴性,根据术后5天下肢彩超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血栓组 (n=28) 和非血栓组 (n=80) 。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1、3、5天对血浆 DD、FIB 进行检测,将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B超检查结果对比,比较血浆 DD、FIB 两个检测指标及两个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与非血栓组比较,血栓组 DD 术后各时间点均明显升高 (P<0.01),FIB 术后3、5天明显增加 (P<0.01)。与基础值比较,两组 DD 术后各时间点均明显升高,于术后1天到峰值:非血栓组 (4.94±1.27) mg/L,血栓组 (8.96±1.67) mg/L (P<0.01);FIB 术后3、5天明显增加,且5天值较3天值增高明显:非血栓组 (5.13±0.48) g/L,血栓组 (7.24±1.23) g/L (P<0.01)。术后3天,DD 结合 FIB 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 94.7% 和 93.3%。结论 本研究涉及参数均提示术后血液呈高凝状态,深静脉血栓风险增大。血浆 DD、FIB 的联合检测对 THA 术后并发下肢 DVT 具有早期预测价值,其在术后第3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达到最优化。  相似文献   
55.
管洁  韩文慧  王辉 《癌症进展》2017,15(12):1453-1456
目的 研究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联合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老年NSCLC患者128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联合组(n=64)与SBRT组(n=64),SBRT组行SBRT治疗,联合组行SBRT联合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CD3+CD4+、CD3+CD8+、CD4+/CD8+水平变化,以及临床疗效与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PLT、FIB、D-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组PLT、FIB、D-D水平均较SBRT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联合组CD3+CD8+水平较SBRT组低,CD3+CD4+、CD4+/CD8+水平较SBRT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ORR(78.13%)、DCR(92.19%)高于SBRT组ORR(56.25%)、DCR(7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RT联合化疗可有效缓解机体血液高凝状态,解除机体免疫抑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对重症感染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进行研究。方法:将入住重症监护室病房的患者分为无临床感染指征组和有临床感染指征组,采用凝固法和胶乳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与无临床感染指征组相比,有临床感染指征组患者中PT、APTT、TT、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FBG水平明显降低。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可作为早期危重患者感染性疾病及其严重性的重要指标,D-二聚体水平检测对早期诊断患者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
张锐  黄浩  李莉芳  赵学峰  王小婕  刘瑾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9):1449-1450,1453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血浆P-选择素、D-二聚体及vWF的影响,评估腹腔镜手术是否存在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腹腔镜及开腹卵巢囊肿切除各30例患者,术前及术后10min、术后24h检查血浆P-选择素、D-二聚体及vWF值,分析腹腔镜及开腹手术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两组术后血浆P-选择素、D-二聚体及vWF均有不同程度增高,与术前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在同期相比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可导致血浆P-选择素、D-二聚体及vWF值升高,有引起DVT风险;腹腔镜术对血浆P-选择素、D-二聚体及vWF产生的影响与开腹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3例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无精神疾病和重大躯体疾病的健康体检者58例为对照组。空腹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枸橼酸钠抗凝血浆,检测D-D和Fib水平。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组血浆D-D水平为(240.42±245.78)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76.53±71.25)μg/L,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Fib水平(2.62±0.49)g/L显著低于对照组(2.87±0.65)g/L,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D-D水平的增高和Fib水平的降低与性别无关。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急性期可能存在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在D-二聚体(D-D)异常升高的复发性流产(RSA)孕妇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月2月于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诊治的D-D异常升高的RSA患者共206例.不同意采用肝素钠治疗的81例患者设为对照A组,妊娠后采用单纯传统安胎治疗.同意进行肝素钠治疗者分成两组,其中B组(71例)计划妊娠前1个月开始接受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至D-D降至正常,妊娠后继续接受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及传统安胎治疗;C组(54例)妊娠后开始接受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及传统安胎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以及自然流产时妊娠时间,观察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再次妊娠治疗成功率B、C两组均高于A组(P均<0.01).再次自然流产时妊娠时间B、C两组均长于A组(P均<0.01),B、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的125例中仅2例(1.6%)出现注射部位瘀青.结论:采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钠联合传统安胎治疗方法治疗D-D异常升高的RSA安全、有效,可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60.
D—二聚体在肝脏疾病中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20例各类肝病进行了D-二聚体测定,其中包括急性黄疸性肝炎23例,慢性活动性肝炎30例,肝硬化代偿期4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11例,原发性肝癌16例,其阳性率分别为34.78%、33.33%、62.50%、100%与68.75%。表明各类肝病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纤溶亢进现象,构成了出血倾向的综合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